实践视阈下的新闻创新*
——基于上海A网站新闻生产的个案研究

2018-02-12 02:57白红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稿件

■ 白红义

一、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

新旧媒体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表明,新闻业的数字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线新闻将成为新闻生产和消费的主流形态。以发布原创内容为主要特征的新闻客户端和新闻网站的大量上线是当前中国新闻业出现的一种新闻创新,它的创新之处表现在对原有媒体形态和主流网络新闻的双重超越上。首先,纸质形态的报纸还是一种“我出版,你阅读”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新闻消费数字化、移动化和社交化的趋势;其次,以门户网站和报纸电子版为主流的网络新闻业仍是一种缺乏原创内容的“改编”“复制”或“聚合”模式①,缺少原生的在线新闻媒体。

新闻创新是指“发生在新闻领域的,由新闻实践的主体采纳、实行和扩散新观念的行为,包括由一连串这样的行为构成的过程。”②它已经成为新闻业应对技术变迁和经济衰退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不仅是新闻业正在发生的鲜活现实,也成为新闻研究透视现实的透镜(Lens),正在成长为一个显著的新兴研究领域。③新闻创新现象不是始自今日,而是始终存在于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中,只不过我们在当下开始以这样的概念来界定类似的现象。在早期关于创新的研究中,新闻创新被视为一种应对技术变迁的方式,多从技术创新的维度讨论新兴技术对于新闻业的冲击和挑战,比如采用创新扩散的理论研究特定技术的传播。但在新闻行业里,记者面对的是一堆创新,从数字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到记者及其社群关系的重塑,乃至在新的从业环境下专业文化的重构。因此,需要转换理论视野为记者和新闻组织面对的多面向的剧变提供一个更深刻的解释。④新闻创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阐释新闻业变迁的新的透镜。二者的区别在于,技术创新更多强调了技术对新闻业的冲击和影响,隐含着新闻业被动承受的意味;而新闻创新则表明,新闻业开始正视技术带来的影响,并力图通过创新接受这些变化,彰显出更强的能动性。⑤

新闻创新研究一开始通常都集中在对在线新闻的研究上,着眼于在线新闻这一创新产品的出现过程⑥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在线新闻生产文化。⑦如果说这些研究还在强调在线新闻本身作为一种新闻创新,那么,时至今日,研究者们讨论更多的则是在线新闻室内部的创新,即在线记者的新闻生产实践的发展、新的产品特征或新的技术工具,包括那些能够帮助在线新闻分发、获得、处理、展示和存储的系统、程序或应用⑧,比如数据新闻⑨、无人机⑩、推特等。斯廷森(Steensen)认为,创新成为研究在线新闻的重要视角有两个原因:其一,经济危机使创新成为一个主宰变迁话语的流行词,以广告作为商业模式的新闻行业也未能例外;其二,在线新闻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被创新话语的框架所限定。

二、新闻创新的研究盲点

新闻创新是一个发生在特定地点(新闻室)、因特定行动者的决策而演化的历史性的嵌入过程。相应地,新闻创新研究的核心议题就是探讨影响创新过程的各种因素、动力和作用机制。西方学者集中从个体、组织、网络三个维度对新闻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在新闻室内,新闻工作者是具体进行技术运用、参与创新过程的群体,他们的日常实践如何与创新发生勾连成为研究者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新闻工作者个体在创新过程中的能动性问题。但事实上,个体行动者的创新行为都是在新闻组织所建立的场景中展开,新闻组织作为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可能发挥的角色更不可忽视。除了关注个体和组织在新闻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外,一些学者也开始讨论新闻室之外的其他行动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如何在新闻室内外形成联动、构建创新网络,强调新闻室外其他协同创新主体的作用。

比较而言,在个体、组织与网络三个维度中,个体和组织一直是讨论创新的原因、动力、过程和障碍等问题的重点。现有研究中已经一再证实新闻人作为创新个体的重要性。尽管早前有研究指出,记者通常以是否能够改进新闻工作的质量来判断一项创新的优劣,一旦他们认为如此可以带来更优的新闻业就更乐于拥抱创新和组织变迁。但此后的研究则更多指出了新闻人“钝于变迁”的一面,在新闻室内部开展创新的步伐往往被那些不愿接受变化的工作人员延缓,成功的新闻室重构并不容易实现。有研究者认为,新闻室内的不同行动者分别拥有不同的角色、责任,对待创新也拥有不同的态度,他们可能会产生冲突并形成新的权力关系,从而成为创新过程的主要阻力。因此,新闻记者个体及其彼此之间的互动是决定创新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能够缓解这些个体行动者之间的冲突、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创新才更有可能顺利发展。莱夫(Ryfe)则从惯例(Habits)、投入(Investments)、界定(Definitions)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新闻人为何会对创新产生抗拒。除了新闻记者的价值观、态度外,还有一些研究考察了组织结构、新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保卢森(Paulussen)等人的研究就认为,即使记者们的怀疑和抗拒态度确实影响了新闻室创新的采纳,但还有其他一些实际的、结构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新闻室的组织特征、可用的人力资源、新闻劳动的组织以及对于新闻室创新的专业态度等。也有学者指出,新闻文化中的技能、观念和实践是影响新闻创新的行动者,弱化了技术对创新和受众导向的新闻业模式的潜在影响。新闻业在权力场域中的位置也会对创新产生影响。一个对美国西雅图和法国图卢兹的在线新闻初创机构的比较研究就发现,受此影响两地记者所拥有的资本数量和类型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每座城市形成初创机构的程度以及结构化记者将资本转换成创立初创机构所需资源的能力。保卢森把现有研究所概括出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因素,如组织结构、新闻室整合、资源的再分配、专业文化、习惯、角色认知等;另一类是非结构性因素,如实践转向和物质转向。这些结构和非结构性因素在新闻创新的具体案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它们既有可能成为促进创新的因素,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创新的因素,从而直接影响创新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创新成功的案例或是仍处在创新过程中的案例,而很少关注那些创新失败的案例。这也是新闻研究中长久以来存在的一个盲点,即过于在意新技术而忽视旧技术、重视成功而漠视失败、关注创新而忽略抗拒、追逐前沿而贬低保守,因此沃尔·乔根森(Wahl Jorgensen)呼吁要“严肃地对待失败”,包括失败的实践和机构。以往少数对新闻业中失败案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失败报纸(Failed newspapers)的讨论,但多侧重于报纸关闭后的话语阐释,如报纸关闭对新闻范式、恒久价值、记者工作的冲击及威胁,却很少涉及对失败原因的探讨,而对失败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业的变革为何如此艰难。在现实中,新闻创新可能并不总是成功,失败才是常态,研究新闻创新的失败会从另一个维度加深我们对创新的理解。

此前的新闻创新研究借用的理论资源主要包括创新扩散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这与研究者多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考察新闻创新有关。而本文将从新闻生产的微观角度来讨论研究案例的失败原因,引入莱夫提出的新闻生产中的实践路径(Practice approach)来展开分析。这一路径认为社会行动是由一些不连贯的实践构成的,这些实践则经由个体的表现而得以生产和再生产。实践路径为新闻生产研究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分析工具,从宏观层面的场域(Fields),到中观层面的实践(Practice),再到微观层面的表现(Performance)。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层面,较少从新闻表现的微观角度着手,即观察记者如何具体地从事新闻业。本文讨论的就是一个失败的在线新闻的创业项目,它的创新之处不在于某个具体的产品,而是整体的新闻操作形态具有创新特质。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

本文分析的案例是一个位于上海的数字新闻初创公司A网站。在英文文献里,这些被称为新闻初创公司(Digital news startups)的机构通常具有如下特征:其一,这些组织主要提供在线新闻,完全以网络为生产、发布和传播平台;其二,它们通常并不隶属于现有的传统新闻组织;其三,它们的内容以时政、财经等严肃新闻为主。这些特征都在A网站有所体现:首先,A网是一个完全以互联网为生产和发布平台的新闻组织,它所有的新闻实践都建基于网络平台之上;其次,它是一家美国财经新闻网站的中文版,并不隶属于任何国内的新闻机构;最后,A网是一个综合性的新闻网站,包括时政(国内和国际)、财经(公司、产业、金融)、文化、评论四大板块,涵盖硬新闻与软新闻两大基本的新闻类型。A网正式上线于2012年12月,次年8月宣告创业失败。在它运营时,中国的在线新闻要么是由门户网站以转载的形式提供,要么就是传统媒体所创办的网站对自有纸质内容的简单呈现。而A网抛弃了纸质载体,直接以数字新闻的形态与用户见面,并以生产原创内容为主要特征。

本文的经验材料来自于笔者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间对A网所做的参与式观察。在数字新闻的研究中,新闻民族志被认为是研究在线新闻室最为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提供“一个关于技术的社会使用、工作常规和记者间关系的深入描述”,帮助研究者仔细审视新闻专业的急剧转型,理解新闻室及其新闻实践在数字时代的演化。笔者与A网站总编辑L曾是一家广东报纸的同事,L为报社编委兼上海记者站站长,笔者则为时政部驻上海记者。2012年9月,L要为网站组建采编团队,希望笔者为他推荐一位时政新闻的负责人。在推荐之余,笔者希望能亲身体验一下网络新闻的生产,于是向L表达了能够参与进来的愿望,获得了他的同意。10月,网站的筹备工作正式开始,笔者从一开始就以时政部编辑的身份介入进来,直到2013年8月,L决定放弃这个创业项目,采编团队解散。在此期间,笔者于每周的一、三、四前往网站工作,从早上7点30分抵达办公室开始,直到晚上7、8点离开办公室。笔者负责的主要工作有寻找选题、指导记者采访、修改稿件、上传稿件等工作,偶尔也需要写稿。作为网站时政版的唯一责任编辑,由于承担的工作较多,笔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工作内容,因此,笔者的实际参与要远多于观察。在繁忙的工作之外,笔者有意识地观察了整个网站的日常新闻生产过程。除了参与每日的编辑部会议(包括全网采编人员的大会与时政频道的小会)外,还观察了网站总编辑、频道主编、编辑、记者的生产实践及其内部工作群的业务讨论。

总编辑L是A网站的核心人物。他1997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南方报业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工作,创办A网站是他在长期从事传统媒体采编和管理工作后的一次新媒体创业。主要的采编团队也基本出身于传统媒体,除了时政版主编原在《瞭望东方周刊》工作外,财经版、文化版、评论版的三位主编以及社交媒体总监均为L的旧同事,同样来自笔者曾供职过的那家广东报纸,其中财经版和文化版的主编都从广州来到上海。各频道主编负责把控各个版面的新闻业务,包括选题、策划、记者编辑的管理等。在频道主编之下,各频道有一到两位责任编辑,负责转载、选题、改稿、传稿,有时也要自己整合稿件。不过,最初只有时政版确定了笔者这一位责任编辑,财经、文化和评论版的编辑都是在网站的第一轮招聘中确定的。笔者所在的时政版面一开始就有两位已有两三年从业经验的年轻记者,其他版面的记者则是在一轮大规模招聘后录用的,绝大多数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这样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降低人力成本,应届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期,视其表现才能决定是否正式录用。另一个考虑则在于,缺少经验的新人更容易被塑造成适合网络新闻生产环境的劳动者。

不管是已经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的熟手,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制作网络新闻都是他们此前没有过的经历。甚至是总编辑L本人,实际也对网络新闻的现实了解不够充分,不断被迫更新着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在短短的10个月内,业务方向、操作方式、版块分类等一直处于变动中。创办伊始,L在为网站员工撰写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中,雄心勃勃地提出了网站的企业使命是“使网络新闻成为中国主流的新闻方式”。他的判断是,由于传统新闻所具有的影响力、发展阶段和盈利能力,传统新闻仍将长久地与网络新闻共存。但在他看来,网络新闻代表着新闻新的生产方式,也将是主流的新闻生产方式。因此,A网站不仅仅要努力建设成一个强大的新闻网站,还将不遗余力地推动网络新闻在中国成为主流的新闻生产方式。他具体提出了三个目标:其一,打造网络新闻生产的标准化模式;其二,创造网络新闻操作的新方法和工具;其三,使A网成为中国网络新闻的主流产品。这些目标在此刻看来确实过于理想化。2013年3月,在网站运营的半年后,A网进行了一轮比较大的内容调整。L在写给采编团队的内部邮件中写道:

“我们公司的成员,多数是来自于传统媒体的,包括多数的管理者以及我本人在内。以往,我们曾经傲慢地以为,网络媒体也是我们所能够把控的。但是,当真正的网络媒体置于我们手中时,我们一时之间,竟然根本无从掌握。

我在过往的几个星期中,密集拜访了包括百度、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络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观念被不断地洗刷,甚至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使我明白,对于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人来说,进入网络媒体,并不是一个华丽转身,而是一次抽筋扒皮的转变。需要的是一次次的洗脑,重新来过。”

如果说在当初制定目标时,网站并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竞争对手,那么,在这一次的内容调整中,L则更明确地把下列几家机构当做自己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一类是境外媒体创办的中文网站,一类是中国本土的财经新闻网站。这主要是因为A网站本身是由美国的一家财经新闻网站投资的。在这次调整中,L强调了两个目标:要创造的是一个具有外媒独特性的媒体;要彻底地成为一个符合网络特性的媒体。尽管L不断地调整网站的内容方向以适应网络新闻的现实,但网站的流量始终不如人意,也难以获得广告。一次敏感新闻的发布导致网站的主域名被封闭,被迫启用备用域名,严重影响了网站的推广。团队陆续有人出走,士气低落。2013年8月,L最终决定退出A网,由作为资方代表的总经理G另组团队继续维护,但不再发布原创新闻,以转载填充网站页面。作为一个新媒体的新闻创业项目,A网站最终以原有采编团队的退出宣告了它的失败。创新的失败有着组织内外的复杂原因,比如政治环境、经济资本、市场、技术、团队等等。本文则聚焦于网站的日常新闻生产,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因素。

四、作为创新的在线新闻

A网的创新是一种相对于彼时在线新闻发展状况的整体创新,不仅是媒体形态的改变,还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新闻生产实践。这部分将从过程——实践——文化予以解析。

1.过程

从笔者的田野观察来看,尽管A网站仍只是个刚刚起步的小网站,但其新闻的采集——编辑——发布的过程很快就步入正轨。A网站一天的新闻生产是由早晨的编务会发起的。早会一般在上午8:30召开,历时一个小时左右。总编辑、频道主编、编辑、记者和实习生一起参加,早会以全体人员报题的方式进行内部讨论,各个频道依次汇报。主编和编辑对于记者的报题给予指导,确定报道方向,并基本确定出稿时间,以保证网站更新的定时进行。报题结束后,由总编辑和当日执行主编共同商议当日头条安排,并分配给各部门主编。除了早会外,一般情况下在下午4:00还会召开一个晚会,历时一个小时,同样由全体采编人员参加,汇报次日早上拟做选题。报题结束后,由总编辑和执行主编共同商议次日上午的头条安排,并分配各部门主编。总编辑不在场时,执行主编须在下午5:30之前向总编辑汇报次日的头条安排。

这种早晚的编务会是网站最重要的与内容生产有关的“仪式”,每个参加者都要在会前搜集选题及相关资料,在会上汇报,听取其他人的建议和意见。A网站的编务会实现了两个功能:其一,会议最主要的功能是确定具体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一般可分为硬性和弹性两种安排。硬性安排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或是一定的时间节点之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这一般都与记者的截稿日期有关,具体包括诸如对稿件中所涉及的事实进行核实、背景资料的补充以及确定采访时间等这些必须完成的任务。由于A网站执行着一种一小时头条更新制度,必须保证在各个时间点上有确定的稿件更新。在早会上,总编辑和执行主编共同确定不同时段的头条,并分配给各主编执行,主编则要求记者按照确定时间及时交稿。与之相比,弹性安排则大多不涉及具体的时限,而是涉及一些预期性、计划性的任务,比如专题策划、不具时效性的选题等。其二,对大多数尚缺乏新闻从业经验的见习记者和实习生来说,通过选题会这种形式,他们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网站所认可的新闻价值、操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从而适应网站的需求。

网站实行头条一小时更新制度,每小时更换一次,正点更新。早期具体执行人是当日的轮值执行主编,由各个频道主编轮流担任,负责当日头条和网站主页的更新。到了后期,时政版的记者X被安排担任头版编辑,专门负责主页的更新。头条的更新顺序一般是:8:00,时政;9:00,时政或评论;10:00,财经或评论;11:00,财经;12:00,文化;13:00,均可;14:00,时政;15:00,时政或财经;16:00,财经;17:00,财经或评论;18:00,文化;19:00,文化或评论;20:00,时政。此外,频道主页的更新则由各频道编辑负责,实行动态更新。头条的更新从早上8点开始,直到当晚8点结束,但网站内容的更新实际在早上7点多就已经开始了,在开编务会之前,率先上班的总编辑、频道主编和编辑会先转载一批新闻,保持网站处在持续更新新闻的状态。即使是双休日,也会安排轮值编辑负责更新。由于是所谓的“外媒”,在美国还有两位工作人员负责剩余时段的更新,不过他们不具备采编能力,只是做一些单纯的转载,这种跨时区的接力可以保证网站的内容与当日新闻同步。

从一开始A网站就鼓励记者编辑从事原创新闻的制作,这是快速塑造品牌的需要,但只靠网站的人力,要想填满一个实际上没有容纳限制的网站是非常不现实的。在运营几个月后,L为A网站制定了一份更加详细的稿件类型及标准的要求。第一类是原创稿件,分为新闻稿和评论稿。原创新闻稿件指的是记者以原创内容作为主要构成的稿件。原创稿件的元素包括:对于新闻相关人物的采访,对于新闻相关事件的调查及还原,对于新闻相关物件、新闻相关流程的描述等等。主要以已经报道的内容作为稿件构成的稿件不计入此种稿件类型。以已经发表的中外文内容作为稿件的部分内容,同时加入记者的研究和深度挖掘的稿件,可以计入此类稿件。原创评论稿指的是以作者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主要构成的新闻评论稿件。主要摘引他人的评论作为主要观点的稿件不计入。第二类是改写稿件。以已经发表的单篇或一组文章作为主要构成,经过记者的加工,包括对于事件顺序的调整、事件的重新描述,将原有的内容重新改写成为一篇面貌不同、适合网站发表的稿件。改写稿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稿件的写作质量,提高稿件的传播性,或者涉及到重大的话题而网站记者暂时无法操作的情况。第三类是整合稿件。以已经发表的、来自于多个媒体的多篇文章,整合进一篇文章,从而使多篇文章的内容呈现在一篇文章,其目的主要是在无法采访到相关新闻当事人、或者本网暂时无法操作该新闻、或者为了使事件得到更加完整的呈现、或者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以此种稿件类型进行概括的情况。第四类是编译稿件。以已经发表的外文文章为基础,通过记者的翻译、改写成为合适本站发表的新闻稿件。以多篇外文报道作为主要构成,通过记者的整合成为一篇稿件的情况,也列入编译稿件。以多篇外文文章内容为部分构成,同时经过记者的研究和深入挖掘的稿件,可列入原创稿件。编译稿件的目的主要是国外重要国际、国内新闻事件的报道,国外对于中国的报道等等情况,通过编译稿件给予报道的情况。第五类是转载稿件。将其他媒体发表的稿件转载到网站。转载稿件必须注明来源,并且必须确保稿件的版权安全。在有条件的基础之上,转载稿件需取得版权同意。在没有条件的基础上,转载稿件必须清晰注明稿件的来源。

根据要求,网站记者可发表从第一种到第四种类型的稿件,但必须完成原创稿件的工作量要求,非原创稿件2篇只相当于1篇原创稿件。记者未经同意,不得发表转载稿件。如果转载稿件,非但不计入记者的工作量,甚至给予警告处分。编辑可发表以上5种类型的稿件。因此,在A网站,编辑和记者因为岗位分工的不同,工作模式也很不一致。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三类:一项主要内容是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一项内容是编辑记者的稿件,然后将其上传到相应的频道页上;还有一项工作内容是在网站运营到半年多以后增加的,即编辑每日也要提供两篇整合类的稿件,但又不纯粹是信息类的整合,而是强调有一定的视角。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本网生产的原创稿件,这种稿件又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就是所谓的整合稿,原创的比例相对较低,新闻的由头和内容多来自现有媒体的报道,只是由记者选择新的角度或叙述方式改写;另一种则是原创稿件,如果能刊发独家新闻自然最好,但在独家新闻已经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记者通过新的采访增加现有新闻报道的信息量,也能称得上是原创新闻。网站对新闻报道的字数也有非常明确的限制。因为,“A网相信网络新闻的写作规律将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写作,在新闻的操作和策划上,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首先在新闻报道的字数上,必须给予一定的限制。”普通新闻一般在1000字以内,1200以内需通过频道主编批准,1500字及以上则必须通过总编批准。深度报道类稿件则允许超过1500字的上限。但是,编辑在处理稿件的时候,必须将其切割成多个1500字以内的多篇文章,并且以专题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稿件在网站上的呈现同样不得超过单篇1500字。评论的写作一般情况下不得也超过1500字,2000字以内的必须经过版块主编批准,超过2000字的必须经过总编批准。

2.实践

新闻网站的容量和更新等特点既是它相对于报纸的优势,却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既要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稿件,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即时性压倒了其他新闻价值的考量,开始在在线新闻中享有神话地位。即时性在新闻网站上体现为三条原则:第一,新闻网站上最突出的网页位置要摆放最重要的新闻;第二,新闻网站必须通过持续地发布重要新闻才能在与其他新闻组织的竞争中胜出;第三,新闻网站上最突出的位置并不限定发布某些类型的新闻,而是面向所有能吸引用户的新闻。A网站的每小时头条更新制度就是这些原则的体现,只不过受制于网站的人力短缺,原创内容的生产能力其实相当有限,导致这一制度未能实现它的设计初衷。

在A网站,不管是编辑还是记者,首要面临的都是一个新闻的来源问题:编辑要选择合适的新闻来转载,以便填充本网站的频道页面;记者则要寻找合适的选题进行整合或者进一步的采访报道。这就涉及到新闻生产中新闻网络的问题。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如何转化为新闻,关乎新闻组织如何设置新闻网、获取新闻来源的问题,塔克曼(Tuchman)对此述之甚详。在她的研究中,现实社会被新闻组织分割成若干细格,新闻组织内部则设计出特定的“路线(Beat)”,配备专门的记者长久而定期地获取路线信息。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传统媒体的新闻网或以地域划分,比如国内诸多媒体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设立的记者站;或以机构划分,比如时政记者中有的跑人大,有的跑市政府;或以话题划分,如环境、卫生。除了组织自设的新闻网络,还可利用通讯社、媒体合作联盟等形式扩大新闻来源,保证一定数量及质量的稳定供应。简要来说,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络主要建基于科层组织及地域空间。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也成为许多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平台。

而在A网站,除了个别记者还偶尔利用此前工作过程中结识的同事、同行关系获得线索外,绝大部分的新闻来源都出自互联网。时政部记者T在来网站工作之前,曾在浙江杭州的一家都市报工作,他能经常从原来的同事那里获取一些来自浙江的新闻线索。在此之外,他还是主要依靠互联网来寻找新闻,如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网络论坛与社交网络,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在很多热点事件中,当事人会通过个人微博发声,记者关注这些微博就可以尽快地撰写消息稿件。网站的总编辑、频道主编及各部门编辑也会向记者提供选题,他们的主要来源也都是互联网,区别就在于因各自负责的领域不同而搜寻不同类型的网站。比如总编辑经常会从国外媒体的网站上精选与中国有关的报道和评论,放到工作群里,由各频道负责人认领并下派给翻译小组的实习生着手编译。时政频道的编辑则会关注一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网站,寻找合适的时政选题。除了寻找选题之外,网站编辑还承担着繁重的更新页面的任务,在原创稿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要大量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以提供稳定的文章数量。因此,基本上编辑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完成所有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编让报道更加适合于网络以及加快信息的流通。而记者外出采访的机会也不多,只是在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曾派出记者,比如2013年3月全国两会、4月四川雅安地震、6月长三角地区H7N9疫情等。这样重大新闻的采访机会一般也只会派出资历较深的记者,而且人数也不会太多。在A网站,通常是记者T和X才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他们在加入网站之前都在日报有过两三年的工作经历,其他见习记者则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在此之外,网站日常的原创稿件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进行采访,也只有这样,原创稿件的数量才能满足网站运营之初就定下的每个小时更新一次头条和首页的规定。为了完成工作任务,A网站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待在新闻室,而不是出去跑新闻。这与国外研究者的发现一致,网络记者大多很少离开新闻室,他们利用其他记者搜集的材料,网上的消息来源以及电话来尽可能快速地制作新闻,而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如此之多,也令他们无法离开新闻室。

除了来源问题,时间成为另一个制约网站新闻质量的因素。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A网站实际执行着三种不同的上班时间。第一类是网站总编辑与各频道的主编、社交媒体主编,他们每天早上的到岗时间是7点钟,因为网站刚刚投入运营,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前一天网站的运营情况,管理层需要讨论大量事务;第二类是各频道的编辑,一般会在7点30分左右到岗,他们要在这段时间里浏览其他网站的页面,选择适合转载的内容进行转载,还有寻找适合记者操作的线索;第三类是各部门的正式记者、见习记者与实习记者,他们可在早上8点到岗。从上述的时间节点来看,网站新闻工作者的上班时间明显要早于每天出报的日报。即使是记者的上班时间,也比上海一般白领的上班时间9点钟提早一些。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频道主编以及各部门编辑可以在早上9点之前就完成网站当日第一轮的内容更新,尽管此时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对其他媒体的转载,但如果转发的时间足够早,这些内容同样可以带来一定的流量。从A网站的实际运营来看,通常上午是用户访问较多的时段,下午2点以后访问量逐渐走低,到下班以后就更是乏人点击了。网站出于对流量和点击率的追求,也会倾向于将原创稿件安排在用户访问的黄金时期刊发。这就意味着,当早上9点30分开过选题会后,留给记者操作选题的时间并不是很充分。当新闻网站企图以此证明新闻组织的生存价值时,不仅让速度独断地主导了新闻价值的判准,也让媒体与新闻工作者在此过程中丧失对新闻选择的主体性。

互联网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一方面提高了记者的生产效率,但另一方面则导致新闻组织强化了对记者工作绩效的考核力度。A网站记者的基本工作量是三到四篇稿件,其中要求至少一篇是经过采访核实、写作精良的原创稿件,而剩余的也要求是经过记者精心选择角度、充分搜集信息的整合稿件。记者完成工作的单位时间比以往被压缩了很多,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新闻生产,必须面对时效性所带来的压力。这种对时间的过分强调也会带来一定的恶果,导致对时效性和新奇、突发新闻的偏好胜于准确性、多元信源和持久价值。来自国外的研究也表明,在时间短缺的情况下,新闻工作确实系统性地减少了多样性和交叉核实。笔者在A网站进行田野研究期间,网站单篇点击率最高的报道是一篇对红十字会的批评报道,从网站的编辑后台显示,这篇报道已经有13万的点击率。但这篇报道存在着一定的事实问题,不但遭到了红十字会的反弹,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批评。

3.文化

与传统新闻业不同的是,网络新闻生产不以新闻的发布为最终端,如何将内容有效地传播出去,吸引用户访问网站才是最重要的。A网站作为一个商业取向的新闻网站,其运营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制作独具特色的网络新闻来盈利,网站的流量和点击率是必须纳入考量的关键指标。网站的流量来自用户点击,它可以直观地反映用户的阅读新闻的习惯和偏好。借助于类似Web Analytics的网站分析技术,网站的新闻工作者可以即时地掌握流量信息,如用户经由哪些途径来访问网站、哪些报道的点击量比较高、在哪个页面停留的时间较长。总编辑L、文化版主编Z在工作时都会打开一个Web Analytics网站,实时监控网站的流量数据。在国外的网络新闻室中,这也是一个应用非常普遍的技术。一个对美国报纸编辑的问卷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在定期监控网络分析数据,52%的人声称每天都要监控。通过这种技术,记者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有关用户行为的信息:每篇报道有多少人阅读、读者会在每篇报道上花费多长时间、哪些网页可以把读者导向网站主页、当他们离开网站时他们最后看的网页是什么。实际上,资方对L的考核也是以流量为标准的,因此,他对流量数据的实时掌握会及时反映在对编辑记者的工作要求上。比如编辑拟制报道标题时要注意把网络上的热词放进标题,这样才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抓取到前面。他曾专门发布了一篇总编辑主体思想课,用近5000字的篇幅讲授如何做流量。在网站制定的考核标准里,流量值被放进了考核标准中的首要位置,占到了记者和编辑工作量60%的比重,版面主编则达到了70%。考核与收入挂钩,这就逼迫采编人员将流量作为新闻制作的主要判断标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A网站作为一个后来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利用外媒的身份发布一些容易引起关注却游走在禁区边缘的选题,但这样做的后果却很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流量对新闻实践的影响根本上是用户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被大大提升。当下的用户不再是传统媒体时期沉默的、被动的受众,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及其他媒体平台日渐深入地参与到新闻的建构过程。即使是《纽约时报》这样的精英媒体,也不得不加强自身对用户参与的关注。除了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导入流量外,新闻内容的选择也势必会受到用户反馈的影响。在A网站的国际新闻页面上,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朝鲜新闻,主要内容包括朝鲜政治秘辛,如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及其妻子的新闻;朝鲜社会现状,以揭示朝鲜饥荒、脱北者等题材为主。这些朝鲜新闻部分由时政版面的编辑转载自韩国、日本等国媒体的中文网站,还有部分则是由网站请人直接从韩国媒体翻译和改写过来。之所以造成朝鲜新闻在网站国际新闻中独大的局面,恰是因为这种带有强烈的“黑”朝鲜风格的新闻往往会获得良好的点击率。网站内部戏称这种新闻为“无节操新闻”,一般会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

还有一种提升点击率的方式就是追随网络热点,尤其是那些颇具争议性的新闻话题。在关注此类事件时,网站一方面通过常规的新闻采访刊发动态稿件,及时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比如在H7N9禽流感疫情期间,网站不断更新和集纳最新消息,同时还派出记者前往杭州、南京等疫情严重的地区进行现场报道,记者亲身探访医院、菜场观察,并采访家属、医生等消息来源。另一方面,网站也通过新闻评论进行更有倾向性的意见表达,这一做法往往使网站自身陷入不同立场的网友的攻击,但客观上却会大幅地提升网站流量。在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淫秽视频丑闻中,大量媒体试图揭开视频中的女子赵红霞的面纱。一家广东媒体独家刊发了赵的大头照,在网络上引起了支持与反对两方的论辩。A网站总编辑撰写了评论,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做法,带来了不错的流量。

以L为首的A网站的新闻从业者陷入了一个有些两难的境地。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仍秉持着一些正统的新闻观念,希望提供真实、客观的硬新闻给用户。在最初的设想中,总编辑还希望记者能够每个月提供一篇调查性报道,记者T就曾被派去重庆,试图完成一篇揭示薄熙来下台之后重庆现状的报道。编辑也被要求提供专业的深度分析稿件。但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这些试图提供优质新闻的设想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方面是成本、精力和时间的约束,另一方面则是用户阅读兴趣的总体转向。在一个强调速度的液态社会里,新闻的主题发生变化,政治、经济等传统的硬新闻不受青睐。体现在点击率上,就是那些严肃的、正经的政治、国际新闻往往点击率较为惨淡,而一些耸动的新闻反倒备受欢迎。为了追求网站的流量和点击率,网站的新闻工作者也不得不向用户的品位屈服。L在2013年4月的总编来信中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和我们以前所做过的事情、我们的个人经历、我们的经验,是完全迥异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个人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每天都在被新的观念冲刷,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而且,每天都在流量和新闻的双重纠葛中惴惴不安。”

除了在新闻制作本身下功夫之外,如何将网站内容有效地推送出去成为另一个增加流量非常重要的途径。从目前来看,网络新闻的发布分为“拉”和“推”两种方式。拉的方式是指网站根据受众定位,将他们需要的信息呈现出来,网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寻找感兴趣的新闻,符合小众化的需要,比如微博官方帐号的运用。推的方式则主要体现为网站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主动推送新闻,比如现在颇为流行的微信公众帐号。这两种方式都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由此还衍生出新的工作岗位-社交编辑。A网站在创立之初就设置了社交部门,有总监和编辑各一位。社交编辑最主要的工作是维护网站的官方微博,发布网站制作的报道,在140字内不仅要简练地概括报道的主题,还要将报道在网站上的网址附在后面,吸引用户点击阅读完整报道。社交编辑要熟悉网言网语,用当下流行的话语方式发布内容。各个版面的编辑会有意识地把需要推送的报道发给社交编辑进行发布。此外,社交编辑还要主动与其他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借用对方的平台增加流量。

由于网站的流量一直未能获得巨大提升,网站的所有采编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加入推广的行列,“变成一个推广中心、流量中心”。新闻生产从一开始就要有对流量的考虑。记者寻找选题时就不得不关注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首页、搜索引擎上的热门话题等已经表明用户关注度的新闻。而编辑在上传新闻时,也要注意嵌入关键词,设置易于被搜索引擎抓取的标题,进行搜索引擎优化的目的是让网站的新闻能出现在用户搜索相关新闻时的最前列。除有专门的社交编辑负责维护网站的官方微博、官方博客,以及向人人网、抽屉网等推广平台发送内容外,由于流量压力过大,每位编辑和记者也被要求通过个人博客、微博、人人、开心等自媒体平台,以及天涯、凯迪、抽屉等公共平台主动向外推广稿件。按照L的说法,“既然是一个生产者,就得想着销售。如何销售,就是推广。”由于用户对新闻业的存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记者在传统的生产者角色之外,不得不“销售新闻”(Marketing the news),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把新闻产品传送到用户那里,这一新的角色再一次强调了记者要回应用户的需求。

五、创新何以失败

在梳理了布尔迪厄、吉登斯和拉图尔等所谓的实践理论家的相关论述后,莱夫提炼了实践路径中的四个要素:实践、表现、环境、秩序与变革。本文分析A网站的创新失败就以这四个要素为分析框架。

第一,A网的新闻生产构成了这些社会理论家们所说的实践,它由一系列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行动组成,并受各种不同的规则或策略约束,在时间上有所延伸使之持续成为可识别的行动。费什曼(Fishman)曾将传统新闻制作具体区分为四个基本步骤:侦测、选材、查证、组合。区家麟对一家香港电台新媒体部门的新闻生产的研究发现,费什曼概括的传统步骤也基本适用于当前的网络媒体。不过,A网的新闻生产要更为复杂一些,除了上述这些在新闻的具体生产中仍然生效的步骤外,新闻呈现和新闻分发成为新的重要实践。笔者此前对A网站的新闻常规的研究则发现了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传统新闻生产所形成的新闻常规继续在互联网环境下使用,只不过需进行程度不等的调适,既有新闻常规具有强大的吸纳能力以适应变换的环境;另一就是完全基于互联网平台所形成的新的工作常规,比如通过社交媒体所进行的新闻分发就是一种新兴的内容。此外,原创新闻不仅有质量的要求,还要符合数字时代的特性。从新闻的表现形式来看,新闻网站是不同于报纸的媒介形态,本身具有创新性,但A网没有充分地体现出这种优越性。除了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外,它对在线新闻的两个新价值互动性与参与性都毫无触及,也不符合新闻消费移动化的趋势。

第二,实践不能脱离具体的个体而存在,它体现为社会生活中个体的实际表现。作为一位“新闻原教旨主义者”,L和他领导的采编团队在新闻网站这一新平台上继续贯彻他在以往传统媒体工作时形成的新闻理念,试图形成一种“旧价值、新媒体”的嫁接形态。只不过这种嫁接未能形成良好的效果,要么不如人意,要么无法实现。网站的首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新闻。从采编团队的人员构成来看,总编辑和各频道主编都出自于传统的精英类媒体,他们依然信奉新闻的深度、客观以及专业性,对于在线新闻的特性认识有所不足。从新闻类型来看,A网涉及到了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文化新闻三大领域,每个类型下又设置了更为具体的类型。在有限的人力下,要想观照到如此多的议题显然会有很大的困难,面面俱到的结果是无法在某个领域产生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虽然A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原创新闻,但却缺乏持续供给的能力,无法快速地塑造网站的品牌,令用户想到某一类型的新闻就能想到A网。

第三,实践也可以联系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场域、环境或网络,并受这种环境的约束。在中国特殊的网络生态下,A网站的失败似乎是注定的,它不但缺乏强大的资本支持,也没有足够的平台可以导入流量。一旦在短期内看不到流量的上涨,采编团队就不得不承受来自投资方的压力,这是导致L萌生退意的根本原因。网站的运营状况取决于网站吸引用户前来阅读新闻的能力,直观地体现为每日的UV(Unique visitor)和PV(Page view)数据,流量已经成为在线新闻机构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A网获取流量的能力则与它的日常实践有着密切关系,但仅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看,A网的创新实践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A网的采编团队多数来自传统的深度类媒体,虽然试图继续在网站上呈现调查类的深度新闻,但此类新闻的供给不足十分明显:一是因为多数记者的资历较浅,还难以胜任复杂事件的调查报道;二是因为财力所限,记者前往新闻现场的机会也十分有限。因此,网站生产的大多数具有负面性质的新闻都是记者在新闻室里借助电话和网络完成的。尽管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新闻的方式,但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只能将替代方式变成了主要方式。这类新闻对于吸引用户点击很有帮助,网站比报纸和电视更经常和直接地受到点击率的压力,因为点击率的测量和呈现是如此的方便、便捷和准确。流量至上的逻辑正在改变着新闻业与受众的关系,专业媒体越来越屈从于受众的阅读兴趣,在巨大的盈利压力和时间约束下,网站新闻的制作有时无法遵从这些核心要素。

第四,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但也要在重要关头保有变革的可能性。对A网来说,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意味着要建立一套能够持续供给优质新闻的工作机制,但从网站的运作来看,始终处于调整、更改、变动的状态中。不仅网站的定位频频发生改变,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安排也难以稳定下来,甚至是新闻的类型和生产新闻的方式也曾多次有所调整。这种不稳定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与创业团队的目标、文化、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因此,A网不仅未能形成稳定的新闻生产秩序,也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来解决这一问题。

总体而言,A网的新闻生产实践仍处于一种新旧杂糅的状态。这种“新技术、旧实践”的发展现状表明,在“常”与“变”的互动关系中,前者更具有主导地位。当在线新闻室作为一个新的组织嵌入到旧有的新闻架构时,传统的抑或是陈旧的新闻制度、实践、规范、文化等势必会影响乃至延缓创新过程的演化。在线新闻仍处在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之中,A网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种嫁接不可行,研究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关注和更多案例考察。

六、结语

A网站只是2012年至2013年间中国在线新闻发展的一个缩影,不能完全代表数字化时代中国新闻业的全貌。以单个机构的变动来看,它是一次失败的创新尝试,但在线新闻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2014年后半年,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相继上线,拉开了传统媒体创办新闻客户端的序幕。此后几年,主打原创内容的新闻客户端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澎湃新闻带来的示范效应不无关系。如果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这些新闻客户端绝大多数还处于持续接受供血的状态。然而衡量新闻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仅在于经济指标,还要看它能否体现出创新的特质,是否对现有的新闻工作有所助益。澎湃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新闻机构,尽管也有研究形容它依然是一种“我出版,你阅读”的传统模式,但互联网技术给它提供了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机会却是不争的事实。有趣的是,很多新闻客户端在上线时都会通过创刊宣言展示它所希望达到的愿景,却很少在宣言中表达出更好的提升新闻服务的办法,比如技术如何推进了报道方式、产品、流程等方面的创新。显然,在线新闻室内的创新也将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失败更有可能是常态,但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错,才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

注释:

① 李艳红:《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从认知维度解析网络新闻业的职业模式》,《新闻记者》,2012年第12期。

② 王辰瑶:《新闻创新:不确定性的救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5日。

④ Ekdale B.,Singer J.B.,Tully M.,Harmsen,S.(2015).MakingChange:DiffusionofTechnological,RelationalandCulturalInnovationintheNewsroom.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92(4),938-958.

⑥ Boczkowski P.J.(2004).DigitizingtheNews:InnovationinOnlineNewspapers.Cambridge,Mass.:MIT Press.

⑦ Domingo D.(2006).InventingOnlineJournalism:DevelopmentoftheInternetasaNewsMediuminFourCatalanNewsrooms.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

⑨ 李艳红:《在开放与保守策略间游移:“不确定性”逻辑下的新闻创新——对三家新闻组织采纳数据新闻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9期。

⑩ Valerie Belair-Gagnon,Taylor Owen Avery E.Holton .(2017).UnmannedAerialVehiclesandJournalisticDisruption.Digital Journalism,5(10),1226-1239.

猜你喜欢
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本刊稿件规范
稿件書寫格式
稿件書寫格式
本刊2 0 1 7年第三季度稿件刊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