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信社贷款突破7 000亿

2018-02-12 05:07本刊编辑部
乡村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信农信社支农

从河南省农信联社了解到,全省农信社(含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7 000亿元,稳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其中,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均居全国农信系统首位,河南省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更加凸显。

近年来,河南省农信社坚持“资金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主动对接广大城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发展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资金实力最强、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3月末,河南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7 098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6。

唱好“支农调”,念好“小农经”,全省农信社在“支农”“支小”方面不遗余力。截至2018年2月末,河南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6 240亿元,较年初新增24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88.5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 548亿元,较年初新增17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64.53%。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均居全国农信系统首位,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均超过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份额的三分之一。台前、中牟、新郑、兰考和济源5家农商银行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百家支农支小服务示范单位。

河南省农信社大力推广“兰考经验”“卢氏模式”,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勇挑金融扶贫重担。截至2018年2月末,已投放各类扶贫贷款13.71万户、余额25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02万人。全省金融机构投放的扶贫小额贷款,超七成来自各级农信社。

猜你喜欢
农信农信社支农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农信今年将投放47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