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背景下乡村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2 05:07陈皓琪
乡村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

陈皓琪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对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作用巨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会生产与销售模式、人们的消费观念均发生了改变。农村市场目标用户群体众多,产品供应缺口较大,存在着巨大的电子商务发展空间[1]。然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加快乡村物流业发展尤为必要。

1 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消费观念、社会生产与销售模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子商务技术在农村市场上得到了推广。由于农民人口众多、农民生产及生活用品存在供应缺口、农产品缺乏网络化的销售渠道,因此乡村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然而,乡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便是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由于乡村的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村民住址分散等固有限制,乡村物流市场网点建设资金投入大且配送成本高,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现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不匹配。因而,推动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尤为必要。

2 乡村市场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配送网点过于分散

在地域广阔的乡村,居民的住所相比于城市较为分散,村与村之间、同一村的周边与中心之间往往距离较远。目前,乡村物流配送市场居民收货地址过于分散且订单配送数量较少,物流配送企业出于成本与效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大规模开拓乡村物流市场。同时,乡村居民的收货地址十分模糊,通常只能精确到村名,而不像城市居民收货地址能够精确到道路及门牌号,这就大大增加了乡村物流配送的难度,降低了乡村物流配送效率。

2.2 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落后

乡村市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乡村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相比于城市,乡村在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较为落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农村交通不发达,道路通畅状况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讯设施落后,难以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现代化体系。并且,由于配送地址不集中,订单数量受农产品影响季节性差异大,乡村物流配送中心与包裹调配仓库的选址和规模难以确定,难以用配送距离最短为目标建设位置科学的物流集散中心,存在着资源闲置与空间不足的矛盾。

2.3 物流配送规模不经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建设的推进,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乡村工程建设,各地纷纷启动日用百货及农村生产资料连锁销售进乡村、农副产品连锁经营进城镇的城乡市场连锁经营项目,一些物流公司在乡村初步建立了运行畅通、渠道规范、服务优质的乡村市场物流配送体系。但是,这些物流公司缺乏合作、经营分散、职能体系不统一,存在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资源重复、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共享不足且利用率低的问题。再加上乡村市场配送订单数量有限、种类繁杂、存在季节性差异的固有限制,乡村物流配送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4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当前,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占据着城市物流配送市场,而对农村物流配送的市场开发度较低。这使得农村物流配送市场成为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市场开发目标。而这些中小型公司自身实力较差、技术资源有限且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企业间缺乏充分的交流合作,面临基础设施资源重复浪费、物流配送成本较高的问题。再加上农村物流市场本身在客户分布及订单数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企业难以在乡村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3 乡村电子商务市场物流配送的发展对策

3.1 依托城市物流中心建设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建成了设备专业化、体系现代化、理念科学化的物流配送网络,与城市发达的电子商务行业相辅相成。然而,由于乡村居民住所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乡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落后,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健全,缺乏足够的资金及技术支持。而农产品及农村生产资料的物流运输前景广阔,因而,乡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可以参照城市配送体系,选择人员较为密集、交通较为便利、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建立固定的物流配送站点,并根据农村的基本情况不断改进现有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乡村居民对本地的交通、人文情况都较为了解,因而可以鼓励当地乡村居民加盟到乡村物流配送网点中,并对所有门店网点进行统一化管理,从而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颜色醒目、易于识别的集装箱进行运输,以利于经营管理的标准化运行以及物流企业的宣传与推广[2]。

3.2 形成市县乡三级配送网络格局

乡村建设的推进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乡村生产资料及生活日用品连锁经营模式得到了不断发展,农民在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中获得了优质的消费体验,乡村物流配送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因而,物流企业应与电子商务企业继续加强合作,依托电子商务企业的销售网络,整合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及生活用品等产品资源,建立连接城市和乡村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发展模式,形成市县乡三级配送网络格局,促进农产品进城市、生活资料进乡村的双向物流模式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积极开拓乡村物流配送市场,促进乡村互联网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上接城市、下连乡村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3.3 建设乡村物流信息沟通平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与企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电子商务背景下乡村物流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共享的支持。因而,为了推动乡村物流配送市场的发展,建立乡村物流信息沟通平台尤为必要。一是有效整合乡村物流信息资源。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应充分利用乡村互联网平台,将农产品信息通过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传输到城市网络用户端,对农产品的品牌、标识、包装等进行规范设计,促进农产品信息在互联网信息渠道的顺畅流动。同时,对于输入乡村市场的农村生产及生活资料,应采用适合农民的营销及配送方式,为乡村居民网络购物及收寄快递提供便利[3]。此外,应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培训,加强农民对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知识的了解,从而使农民在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中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3.4 构建物流配送联盟体系

建立良好的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以及物流配送风险,避免由于基础设施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提高乡村物流配送的经济效益。目前,邮政系统、连锁超市及农村供销社是乡村物流市场的主要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模式的规范性以及业务合作度方面均存在不足,物流配送链条存在漏洞及资源重复等问题。因而,物流企业应加强配送业务合作,在乡村市场建立物流配送合作联盟,实行统一化、标准化、集中化及体系化的运营管理,根据乡村市场物流配送链条整合物流网点及人力资源,如由某一公司控制联盟内某地区的所有资源并配送该地区的所有订单,从而实现物流联盟内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体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1]张颖川.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给物流业带来的影响[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10):92-96.

[2]钱廷仙.现代物流助推新农村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40-41.

[3]王鑫.农村电商物流业储运信息化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7(19):42-43.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