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岂能漠不关心

2018-02-13 05:53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王建华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心率心血管

○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王建华

大家知道,单纯血糖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在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当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当属心血管并发症。“中国心脏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4倍,大约3/4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8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以往,人们习惯于把糖尿病和冠心病作为两个独立的事件,如今这种观点已经动摇。目前认为,这两种病皆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是结在一根藤上的两个苦果。糖尿病病人不光是血糖升高,往往还同时存在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黏度、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而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大量医学证据表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简称“糖心病”)具有发病早、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而且其临床症状也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或漏诊。那么,糖尿病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和特点呢?

特点之一:由卧到立,“压差”骤变

许多糖尿病病人起床后,常常感觉一阵头晕、眼花、心慌、出汗、眼前发黑,严重者甚至出现昏厥。测血压时发现:患者由卧位到站立时收缩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临床称之为“体位性低血压”。

正常人在体位变化时,机体可通过提高血管紧张度和心排出量使血压基本维持正常,但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期高血糖使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发生病变,致使血管不能及时收缩,从而导致一过性血压下降。

特点之二:休息不(活)动,心率照快

正常人在运动时心率增快,休息时心率减慢。但有些糖尿病病人静息状态下心率也快,每分钟心率多在90次以上,同时伴有心悸、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长期糖毒性导致迷走神经功能受损的缘故。

此外,还有部分糖尿病病人表现为“固定心率”,即心率不随着活动或休息而增快或减慢。这是由于患者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同时受损,心脏完全失去了植物神经支配的缘故。

特点之三:发生心梗,常无胸痛

普通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缺氧时,组织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刺激心脏的感觉神经,产生疼痛(即心绞痛)。但糖尿病患者即便心脏发生了严重的缺血、缺氧,也往往没有心绞痛症状,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极易被漏诊或误诊,是导致糖尿病病人猝死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觉神经普遍迟钝乃至功能丧失,使得疼痛症状变得轻微和不典型。

特点之四:年纪轻轻,照得“心(脏)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不仅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而且其发病年龄也比非糖尿病患者提前5~10年,许多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是集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于一身,因而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风险增加,年龄提前,而且病情更加严重。

由于“糖心病”症状常常不典型,因此,对于病程长,年龄大或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即使临床上无心血管病症状,仍应给予高度重视,需要定期(每年至少一次)检查各项代谢指标及心电图,必要时应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性心脏检查,以便于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大量的循证医学实验证实,单纯控制血糖尽管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却并不能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为减少危及生命的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病人除了要严格控制好血糖以外,还要积极控制并存的其他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降压、调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黏、抗凝、减肥(因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戒烟(因吸烟可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等等。

换言之,应当彻底改变以控制血糖为中心的治疗观念,代之以全面控制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要求治必达标,这就是当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理念。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心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