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2018-02-13 09:05张观民王英斌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白痢肌肉注射乳汁

张观民,王英斌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畜牧兽医局 252400)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的统称,是因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的一种哺乳仔猪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因此也称之为新生猪的腹泻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母猪管理方面,针对母猪日粮供给的营养不稳定、配合饲料不当、营养成分不全面,从而导致了母猪过于肥壮乳汁过浓或是过瘦而缺乏乳汁。二是仔猪肠胃功能方面,由于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还不完善,胃酸的分泌能力较差,抑制、杀灭细菌的能力弱,为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导致仔猪的消化道机能出现紊乱从而致病。三是环境及应急因素方面,由于仔猪机体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猪舍环境潮湿、通风不良、不清洁及气候剧变都会导致黄白痢的发生[1]。

1 环境管理

诱发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猪场环境、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该病的预防首先应从环境消毒、种猪饲养管理方面着手。夏季,应做好猪舍的通风降温等防暑工作,尽可能减少对仔猪的热应激。冬季,应加强对猪舍的保暖工作,勤换垫草,避免贼风侵袭等应急因素导致仔猪发生感冒而继发仔猪黄白痢。同时还应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猪舍养殖密度不宜过高,同时注意保暖通风。

2 饲养管理

母猪怀孕期间,应确保饲喂营养全面,保障饲料的品质,严禁使用霉变的饲料。为了避免母猪的乳汁浓度过高,在母猪产前1周左右应减少15%的精料饲喂量,以防仔猪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做好母猪产前消毒工作,在产前5d时对猪舍使用1:100的消毒威经消毒,确保产圈卫生,及时清洗母猪的乳房、阴部,挤掉少许的乳汁并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房乳头,将乳头孔的细菌、污物清除干净,以防仔猪吃奶时产生感染;母猪产后,应及时将猪舍内的粪便清扫干净,每10d带猪进行1次消毒,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对于仔猪而言,做好保温是预防黄白痢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母猪产圈温度应控制在18℃~20℃之间,同时在产圈内设置仔猪保温箱,在保温箱内距箱底约40cm处吊250W的红外线灯。仔猪分娩3d内,温度应控制在32℃~28℃之间,出生后4~7d温度应控制在28℃~25℃间,出生8~30d温度应控制在25℃~22℃。应保障仔猪出生后尽早吃上初乳,迅速从母体获取抗体,仔猪5日龄便可使其饮用干净的水,7日龄时便可适当补料,及早就仔猪的胃肠功能进行锻炼。

3 疫苗接种与药物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基础工作,同时还应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在母猪产前40d、15d到21d时向每头母猪肌肉注射2mL的仔猪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苗或是三价灭活菌苗,对于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选用大肠杆菌自家菌苗来进行接种,这样能有效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与致死率。

母猪产后可以使用鱼腥草、乳炎必治、母猪全能等药物进行保健治疗,能有效控制母猪乳房炎的发生,促进母猪子宫早期恢复,提高母猪乳汁的质量,降低母猪乳汁的菌落指标数。在仔猪产后2~3d时,每头仔猪口服1mL的庆大霉素,产后3d、5d、7d时分别肌肉注射1mL的长效土霉素,同时在产后3d内还应予以注射1mL的牲血素注射液,进一步提升仔猪的抗病能力。

一旦仔猪发生黄白痢,应及时将其进行隔离治疗,根据仔猪的病情对症进行治疗,对于仔猪黄痢,肌肉注射蒽诺沙星注射液0.2mL/kg·体重、腹泻免疫球蛋白注射液0.2mL/kg·体重,每头2mL的杨树花口服液或是2mL的安肠微生态止痢口服液。对于仔猪白痢,肌肉注射毒痢转移肽A+B注射液0.2mL/kg·体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mL/kg·体重[2]。仔猪如果有明显的脱水症状,还应及时进行补液,头孢阿莫西林5~10mg/kg·体重、黄芪多糖注射液0.2mL/kg·体重,维生素C、5%葡萄糖生理盐水、口服补盐液等进行治疗,缓解病猪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白痢肌肉注射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乳汁点目需谨慎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仔猪黄白痢发病原因与综合防制措施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腹腔镜术后肌肉注射天花粉蛋白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