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场(户)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建议

2018-02-13 09:05刘广喜田亚娜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养羊

刘广喜,田亚娜

(衡水市冀州区农牧局 053200)

羊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羊流产。病羊和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病羊流产或分娩时大量布鲁氏菌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大量布鲁氏菌。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病羊也是布病的主要的传染源,消化道或破损的皮肤黏膜伤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通过使食用病羊奶、肉而引起感染,人与人不传染。近年来,我国采取了检疫、隔离、扑杀、消毒和防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羊布鲁氏菌病得到了一定程度扼制。近4年来,全国人间病例逐年减少,2014~2017年人间病例分别是 57222例,56989例,47139例,38554例,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羊等家畜布鲁氏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扼制。但是,每年人发病数仍是数万人,居高不下,这也说明羊等家畜布病还未得到很好控制。根据自己了解的布病防控知识,结合布病防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浅谈一些羊布病防控建议,供畜牧兽医者、广大肉羊养殖户、羊屠宰加工人员及食用羊奶肉的人员参考。

1 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养羊场(户)对布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大了布鲁氏菌病防控力度,对肉牛和羊进行强制免疫,扑杀病羊或阳性羊财政有补贴。但是,仍然有部分养羊场户对布鲁氏菌病不了解,对布鲁氏菌病复杂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很好的落实各种布鲁氏病防控措施,这是造成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和人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养羊场(户)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不当或不规范

1.2.1 引进羊不进行检疫或仅进行临床检疫,往往引进布病病羊或阳性羊而引发本场羊发病,造成大批孕羊流产,污染环境。

1.2.2 个别养羊场户发现羊群患布病流产后,不认真查找原因,而是把病羊卖掉,造成疫情传播。

1.2.3 在对羊群防疫时,有些养殖场户为图省事,采用饮水免疫,每只羊饮苗量不均,免疫效果不好。

1.2.4 在对羊群进行防疫时,个别养羊场不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对怀孕羊肌肉注射S2疫苗,造成80%以上的孕羊流产。

1.2.5 疫苗运输保管不注重冷藏,给羊服用失效疫苗,免疫效果差或根本起不到免疫作用。

1.2.6 养殖场消毒不科学。一是消毒前未对圈舍粪便、尘土进行彻底清扫,消毒药液仅能喷洒在粪便尘土表面,起不到消毒作用。二是消毒液用量不足。消毒时仅在圈舍表面喷一下,药液喷不严,药液用药少,维持时间短,一会即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7 免疫后抗体转阳率低。近4~5年来,每年春秋集中防疫结束后,都抽查部分羊场血样做抗体转阳率检查,抗体转阳率在0%~80%左右之间,转阳率多在20%~30%之间,有些场抗体转阳率为0。

2 养羊场(户)布鲁氏菌防控建议

2.1 加强布病防控工作宣传力度。布鲁氏杆菌病是严重影响养殖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加强布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媒体途径宣传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牛羊场饲养管理人员、畜牧兽医相关人员和牛羊屠宰场及牛羊产品加工人员等布鲁氏菌防控知识培训,使他们熟知牛羊布鲁病防疫知识,自觉落实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

2.2 加大布鲁氏菌病患畜和阳性畜扑杀补贴力度。按照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财政厅冀农业医发(2017)2号文《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羊扑杀补助标准为170~500元/只。这个标准太低,远低于羊的市场价格。建议根据羊的品种、大小,补贴标准调为300~1000元/只,个别种羊补助标准更要适当提高。

2.3 引进种羊要进行隔离、检疫。未感染布鲁氏菌的养羊场(户),控制本病传入的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如必须引进种羊或补充畜群时,要详细了解输入场的布病发生情况和免疫情况,最好让有关兽医部门开展布鲁氏菌病检测。引入种羊后要隔离观察60d,最后抽样送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确认布鲁氏菌病阴性后,再混群饲养。不要随意从不明情况的场(户)和集市上随意购羊。

2.4 布病阳性场的防治措施。如羊群发现流产羊,要隔离流产羊、消毒环境及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并尽快作出诊断。如确诊为布病,要对全群进行检测。对病羊及阳性羊进行扑杀,对扑杀的羊和流产胎儿,胎衣及病羊的排泄物进行焚烧深埋处理。 对患病羊污染物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用火焰消毒;养羊场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2%火碱或5%来苏儿等有效药物消毒;饲养场被污染的饲料、垫料,可采用深埋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推积密封发酵。皮毛用环氧乙烷,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对全群羊尽快用布病S2苗进行免疫,一般在免疫后30d左右能控制住羊流产。以后每年用布鲁菌病S2苗对羊群免疫1次。

2.5 应用布鲁氏菌活疫苗(S2株)对羊防疫。通过实验和多年的实践证明,用布鲁氏菌疫苗(S2株)给羊正确防疫,是预防控制布鲁氏菌病最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布鲁氏菌病活疫苗(S2株)防疫时要做到如下几点:

2.5.1 运输贮藏疫苗需2℃~8℃冷藏保存,夏季短距离运输可用冷藏箱加冰块制冷,冬季运输要注意保温、防止冻结。

2.5.2 免疫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看疫苗的形状、保存期、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注射法不适用于孕畜牛和小尾寒羊;用疫苗前后3d不能给羊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个人防护,给羊免疫时要穿工作服、穿胶鞋、带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5.3 认真做好布鲁氏菌苗免疫

2.5.3.1 经口灌服疫苗。经口灌服布鲁氏菌病疫苗能使每个羊接种等量的疫苗量,免疫效果比较确实。根据羊的多少用无氯自来水、凉白开、矿泉水或生理盐水把疫苗稀释成每头份2~5mL。灌服疫苗时,有两个人保定羊,一人保定羊,一人把羊嘴掰开,防疫者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把疫苗喷到舌上方后部,待羊吞咽后,把羊放开。

2.5.3.2 饮水服用疫苗。因饮水免疫,每只羊喝的水量不等,饮进体内的疫苗量也不等,免疫效果不均衡,原则上不提倡布病疫苗饮水免疫。如确实人手少,非要饮水免疫,建议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根据羊的品种、体型、饲养阶段,特别是每只羊的日采食量多少进行分群,将日采食量、饮水量接近的分在一群。第二,做预饮水量计算。在饮苗的前1天或前几天给羊停水2~4h,冬天停水时间长些,夏天停水时间短些,然后给羊定量饮水,观察计算半天(4~6h)内羊群喝多少水。第三,根据每群羊的数量和预先测定的饮水量加适量水稀释疫苗,让羊在半天时间内饮完。

2.5.3.3 使用疫苗投喂器灌服疫苗。使用疫苗投喂器灌服疫苗速度快,剂量准,建议有条件养殖场推广使用。

2.5.3.4 探讨与其他疫苗联合免疫。为减少保定羊的劳动程度,减少对羊的应激,本区有2个养羊场试验用几种疫苗同时免疫,如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疫苗和驱虫药同时使用,未见明显的临床反应。有条件的养殖场或兽医工作者可探讨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布病3种或2种强免疫苗同时免疫。

2.6 免疫后进行抗体转阳率检测。免疫后30d左右进行抗体转阳率检测,如转阳率低说明免疫效果差,建议免疫1月后加强免疫1次,如转阳率高,视为免疫成功。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养羊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