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山地苹果发展刍议

2018-02-13 12:01杜芳宁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2期
关键词:劳力果业山地

师 栋 杜芳宁

子洲县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腹地,土地较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生态条件符合苹果优生区指标要求。山地苹果很早就开始在陕北黄土高原适宜丘陵沟壑山区引进栽种,但因为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农民居住分散、生产管理粗放和果园面积小而分散,山地苹果只在有限区域进行发展,亩产量和销售价格长期在一定水平内徘徊。近几年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方式,山地苹果的发展受到各个适宜地区主管市、县领导的重视,把山地苹果当成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子洲县2012年12月被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认定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2013年10月被列入国家吕梁山区特困连片地区百万亩山地苹果基地建设县。2014年,子洲县将山地苹果产业列为富民主导产业,当年栽植山地苹果2.3万亩,2015年栽植山地苹果3万亩,2016年栽植3.6万亩,山地苹果栽植面积和管理技术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就当前子洲山地苹果栽培管理和苹果产业经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推广简单易学的实用技术

现在农村果树栽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劳力缺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进城务工收入的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进城,留守农村的劳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老弱幼妇成了现在农村留守人口的主体。留守劳力年龄主要是50~70岁男子及妇女。所以,推广的苹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一定要简单易学易操作。现在推广的冬春季修剪自由纺锤形 “抹光杆”简易修剪法,先促进中央领导干的加粗和增高,就简单易学易操作。根据不同树龄和不同季节安排,技术单位应该安排技术员走进果园,进行培训和操作示范,让栽植户看懂、学会。

2 推广大苗移栽和矮化栽培模式

乔化果园大多栽植后需要3~5年才能进入初果期,前期只投入物力人力,没有经济效益。此期间很多果农易粗放管理,树体易感染病虫害,若不能及时防治就会导致树体生长缓慢或整株死亡。果树长势差,栽植户积极性受到挫折,就会把果园套种作物当作主要收入,主次颠倒,果园没效益就不投资,导致建园失败。栽植大苗和矮化果树可以早挂果、早见效。

3 优化苹果品种结构

子洲县以栽植长富2等晚熟苹果品种为主,辅以嘎拉、金冠、海棠等作为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单一,为以后市场销售埋下隐患。宜早中晚熟搭配,大致早熟品种占10%~15%,中熟品种占25%~30%,晚熟品种占55%~65%,尽量搭配多个品种进行栽植,以应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并错开集中上市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 使用新型果园机械

提高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是生产优质果品和减少劳动强度、应对劳力缺乏的需要。栽植时使用挖坑机,防治病虫害时使用弥雾喷药机,施肥时使用施肥开沟机,中耕除草用微耕机,灌溉时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果园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

5 推广集雨覆膜栽培

子洲县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当地年平均降雨量在420~460 mL,降雨又主要集中在7月、8月。在降雨量不足、降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下,做树盘集雨保墒,使用地膜、地布覆盖或生草,可以改善果园生长环境。

6 组建销售团队

陕北山地苹果亩产量较关中渭北地区明显偏少,但品质好,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优质优价”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市场优势。得力的线下、线上销售团队才能保证果品销售顺畅无忧。发展果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注册品牌,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7 提高抗灾能力

干旱、大风、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制约着山地苹果产业的稳定发展,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采取培训引导、专项资金补助、统防统治等方法帮助果农因地制宜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如在有条件的果园安装滴灌系统、栽植防护林带、购置烟雾防冻剂和安装防雹网等,减轻不利因素对果业生产的影响。

猜你喜欢
劳力果业山地
山地草甸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临猗果业“三变”领唱增收致富曲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