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研究

2018-02-14 07:46莫婵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7期
关键词:装配式作业建筑

莫婵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1 前言

所谓装配式建筑,其指的是利用PC等构件,主要是通过现场装配而完成建设工作的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体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以及施工过程等均充分展示出了建筑工程所拥有的现代化特征。我们进行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时,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施工质量问题,其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对于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应用同样会带来极大影响。并且,只有确保了装备式建筑自身的质量问题得以解决,才能够促进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为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 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及应用现状

2.1 装配式建筑的特征

装配式建筑为我们事先建筑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其实是在进行一定装配施工、连接作业以及现浇施工之后构建出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结构。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装配式建筑自身特征,才可以确保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施工质量,才能够及时的发展施工中的质量隐患,这对于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意义重大。装配式建筑拥有下列特征:

(1)依照施工图纸的实际要求,根据所设定的相应尺寸大小预留处理,所生产的构件具有相对高精度,而且在预制过程中构件质量会更易得到控制。

(2)在进行预制的过程中,构建成型时所应用到的模具能够多次利用,同时还可以确保现场施工所应用到了的模具数量显著减少,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消耗量。

(3)在构件预制的同时,能够减少现场浇筑施工量,从而确保了现场所产生的垃圾数量显著减少,并且也保证了施工现场所设计的湿作业工序有效的减少,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为环保。

(4)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作业现场施工量会显著减少,这样便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工期明显缩短,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

2.2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

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绿色建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显著的减少资源以及能源消耗,而且和以往现场浇筑施工作业对比而言,其效率更高,更加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2017年我国所建设的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超过了100家,而且大部分企业都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等省市之中。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之中估算的数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产值可达3万亿元,而且在纲要之中还指出了,在我国“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内的装配式建筑总量要占据新建筑工程的1/5左右,而对于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项目而言,装配式建筑所占据的比例更好,要超过2/5以上。

3 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分析

3.1 坐浆质量问题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是借助于坐浆的方式完成,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施工工序无法很好进行配合,亦或是由于操作出现失误等,导致施工阶段易出现坐浆质量问题。从机械的因素进行分析,之所以导致坐浆质量问题,其是由于所应用的质检工具不够适宜,使得坐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水平无法有效提升。从材料因素进行分析,坐浆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材料配比存在极大的联系,在对坐浆混合料进行搅拌处理过程中,尽量的确保拌和次数不要太多,但是应当做到勤拌合的要求。从人员的因素进行分析,作业人员自身的质量意识较为欠缺,没有对坐浆的质量要求有清晰认识,而且,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也较为缺乏。从工艺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对坐浆材料进行养护过程中,未能严格的控制坐浆层厚度值,从而使得养护过程中在结合面位置处极易产生裂缝现象。

3.2 安装尺寸偏差问题

装配式建筑所出现的安装尺寸偏差多是产生于墙结构以及板结构相互连接缝隙位置,在这些位置极易出现接缝不均匀或者是标高存在较大误差。从机械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未能采取具有相对高精度的一些控制工具,而且在吊装过程中易发生晃动。从人员因素进行分析,多是现场作业人员的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实际操作能力相对欠缺。从材料因素进行分析,在装配式构建生产中各种误差累加,同时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检查。从工艺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多是由于工作的准确度较差,极易出现标高不准确问题。

3.3 后浇段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漏浆、烂根或者是板结构不平整等相关问题。从机械因素进行分析,多是没有配备专用与模板检验的相关工具,一些不合格模板被用于施工之中。从人员因素进行分析,模板架设作业人员以及钢筋绑扎人员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偏差。从材料因素进行分析,在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易出现问题,若是出现离析泌水等问题,极易出现集料堆积问题,从而使得漏浆以及烂根等问题产生。从工艺因素进行分析,在开展浇筑作业时,若是振捣方式不适宜,也极易出现上述各种质量问题。

4 质量问题防范措施

4.1 人员方面

首先需要强化岗前培训工作,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均能够树立较强的质量意识。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灌浆过程以及吊装过程等均为极为关键的工艺过程,对于这写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更要求应当针对操作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新技术以及新技能的培训工作。在现场施工时,要求技术人员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强化技术的层面的交流以及沟通。

4.2 材料方面

在涉及特殊材料应用过程中,要求施工方需要委派专业人员和生产企业进行沟通以及协调,保障材料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构建完善的材料验收规章依稀,将材料验收责任细分至个人,而且在验收合格之后,还需要定期的对材料开展检查以及保养工作,确保各种预制构建的质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4.3 机械方面

要保证现场所应用的各项机械器具达到标准要求,尽可能的确保所需机械与器具配备齐全,并且结合现场应用具体情况,针对辅助的设备加以优化与改进。在关键作业工序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现场照明工作,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而导致了质量问题出现。所有的塔吊以及取得机械设备等,均应当配置专业的操作人员,同时还要针对设备具体运行情况加以调试,确保各种机械设备均能够达到最优的工作状态。

4.4 工艺方面

应当不断的完善现有工艺技术,学习新的工艺技术,由于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很多工艺技术还不够成熟,这便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与优化。同时,也应当借鉴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其适宜的应用到现场施工之中,从而实现解决施工材料、保障施工质量的目标。

5 结语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时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归纳,同时就不同问题形成的实际原因加以分析,更加有利于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的防止质量问题发生,尽量的降低损失,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未来我国装配式建筑逐步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定能够逐步的建立起更为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装配式作业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作业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