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前期官式建筑彩画的形制特征
——以沈阳故宫的内檐大木彩画为例

2018-02-14 21:00栾岚
西部皮革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贴金宝珠彩画

栾岚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建筑彩画在唐代就出现了彩画图样,宋代的《营造法式》对建筑彩画的形制及形制等级开始有了较详尽的叙述,至明代,随着土木建筑营造规模和质量空前的提高以及建筑美学的长足进步,建筑彩画逐渐规矩化,纹饰的造型逐渐成熟,图案设计更加规范。至清代,不仅继承了明的传统,还广泛革新。纹样,设色,构图,施工上更加程式化,规制化,官式彩画至此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沈阳故宫是清(后金)入主中原前的皇宫和清王朝的盛京行宫。主要建筑的彩画具有典型的清早期的形制特征,营建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一些满蒙文化元素,是地方文化元素和宫廷文化糅杂的典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沈阳故宫遗留的清早期较具代表性的梁枋大木彩画的建筑为例,对清早期的彩画形制特征从纹样,色彩及构图方面进行分析。

1 沈阳故宫崇政殿内檐构架彩画

沈阳故宫崇政殿的建筑内檐彩画整体仍呈现出清初琢墨彩画的风貌。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崇政殿内檐三架梁的箍头枋心式彩画、五架梁的和玺龙草枋心式彩画及七架梁的金龙大包袱式彩画。

1.1 箍头枋心式彩画。崇政殿内檐三架梁的箍头枋心彩画的构图为箍头、藻头和枋心三个部分组成。枋心部分是在蓝底上绘出沥粉贴金的二龙戏珠图案,藻头部位是在朱红色底上绘制蓝绿色的吉祥草图案。箍头绘有沥粉贴金的卷草团。

1.2 和玺龙草枋心式彩画。崇政殿内檐五架梁的和玺龙草枋心式彩画由箍头、合子、藻头、枋心四个部分组成,是清初琢墨彩画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布局。枋心内大面积绿色冷色调底上绘制沥粉贴金的双行龙,并衬有朱红色暖色调的祥云。藻头部位是在朱红色底上绘制蓝绿色的吉祥草。莲瓣式圭线光内绿底卷草为金琢墨做法。内侧有如意头花牙子装饰。双箍头合子间绘有贴金夔龙。

1.3 金龙大包袱式彩画。崇政殿七架梁的金龙大包袱式彩画是上面和玺龙草式彩画的变形,枋心部分借鉴苏式彩画画成包袱式图案。包袱为半圆形开口向下,占了整个梁的二分之一体量。暖色朱红底绘制沥粉贴近双金龙,龙头朝向一南一北,期间点缀冷色调蓝绿祥云。包袱边缘里层为绿叶粉白花,中层绿底蓝白色如意卷草纹,外层红色退晕如意头,整个包袱具有早期苏式彩画特征。藻头部分在深蓝底上绘沥粉贴金牡丹卷草,采用活箍头,内金柱的架梁部位装饰着包袱角,内装贯套纹饰,两侧为贴金和绘画结合技法的花卉。

清早期的琢墨彩画用金量大,构图相对自由,设色亦是五彩纷呈,冷色调的青绿色用量较少,主体颜色以炙热的朱红色为主,运用互补色,冷暖色的强烈反差,营造出多彩华丽的效果,且多为硬色实涂,不做晕染,与宋辽以来的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地方彩画有一定继承关系。从琢墨彩画以金龙为主题、大量的沥粉贴金、五色并用这几个特点来看,也许与清后期成熟的和玺彩画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2 凤凰楼内檐彩画

凤凰楼也是和崇政殿同时期的建筑,内檐彩画主要是“三宝珠吉祥草”彩画。

“三宝珠吉祥草”彩画是清代“后金”至顺治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彩画,适用范围多为皇家宫殿或是陵寝楼阁建筑的内檐。目前仅沈阳故宫凤凰楼、北京故宫午门、清福陵隆恩门、清昭陵东西配殿和角楼存有。“三宝珠吉祥草”分为“金琢墨”和“烟琢墨”两种形制。沈阳故宫的凤凰楼属于比较高级并具代表性的“金琢墨”形制。

“三宝珠吉祥草”彩画是全新的彩画类别,构图上接近海墁风格,相自由奔放,梁檩的中间部位设三颗宝珠,两端的箍头内各设半个宝珠,皆为沥粉贴金。期间装饰吉祥卷草花团,卷草为烟琢墨。色调上以大面积的暖色调的朱红色为底色,吉祥草则为冷色调的青绿色为主,对比强烈。不论从题材上还是色调上,“三宝珠吉祥草”彩画与川藏式彩画中的 “宝珠”、“卷草”类的彩画颇有相似之处。清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由此推断清早期的“三宝珠吉祥草”彩画是融合满、蒙,藏元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彩画。

3 沈阳故宫清前期建筑彩画的承袭关系

清前期彩画实例留存较少,没有形成成熟的彩画形制(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大类)。对于清前期建筑彩画的研究,仅能从雍正十二年的《工程做法》中彩画的相关画法记载和雍正九年的《内廷工程做法》关于彩画工料定额的资料中对其彩画的概貌有所了解。

从以上的内容能够看到:在构图方面,除“三宝珠吉祥草”彩画外,多沿袭了明以来较为固定的三段式构图,只是在尺寸方面还比较自由,待发展到清代的中晚期才有严格的规定;在纹饰方面,除了将明代的旋子一类比较具象的花卉、宋锦等纹饰抽象化,符号化以外,也出现了了具有满、蒙风格的 “宝珠”和“吉祥草”纹样;色彩方面,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格,清代皇室追求的五彩富丽,金碧辉煌,在此就初漏端倪。主题色彩多为鲜艳的暖朱红色,青、绿色只出现在小面积的纹饰上。另外彩画金箔的使用量陡增,大线、纹样饰金现象变得极为常见。

正是这一时期的积淀和不断融合,才在清后期成就了成熟的官式建筑彩画。因此对沈阳故宫清前期官式建筑彩画形制以及艺术风格的分析和研究,对我们了解建筑彩画承袭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贴金宝珠彩画
张宝珠:追逐“天人合一”的画心境界
虚假宣传:网络公司为增强商誉 “贴金”国资委被罚10万
某些作家
买椟还珠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曾宝珠歌仔戏个人专场上演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一件清代髹漆贴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的保护研究和修复
阎先公和他的瓷板色块泼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