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应用

2018-02-14 21:36邓啸枭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0期
关键词:夯法软土施工单位

邓啸枭

(四川交投中油能源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1)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建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公路工程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路基工程作为整个公路工程的基础,再加上后期运营过程中,路基需要承受来自路面的全部荷载;因此,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软土路基是当前公路路基施工中的重难点,与其余公路路基施工相比,软土路基施工的难度更大,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更高,因此分析强夯法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更加具有代表性。下面本文笔者针对相关内容展开详细论述,具体情况如下。

2 强夯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优势分析

强夯法的典型特征就是加固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固性;不仅如此,通过强夯法还可以大幅减少地基土之间的孔隙率,并且降低地基土之间的压缩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强夯法还可以提高路基的干密度,能够改善与优化地基土的压缩模量。除此之外,在改善与提升土体抗震动液化水平方面,强夯法的作用也十分突出,其能够降低土体的湿陷性功能,提高路基的均匀性,从而切实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强夯法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应用到公路路基处理中可以对饱和度较低的粉土、素填土以及碎石土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能够把碎石等原材料重新填到夯坑中。此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强夯置换材料之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确保其满足施工现场的基本条件,从而保证工程施工可以如期进行。

除上述优势之外,强夯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另一大突出优势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实际应用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余的辅助材料,可以大幅减少设备、材料的使用量。与传统注浆与置换等施工方法相比,强夯法的经济性优势更加明显,可以最大程度节约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3 以软土路基为例,分析强夯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3.1 公路软土路基的主要特征

软土路基顾名思义就是土壤较为松软的公路路基,根据当前相关资料来看,软土路基的主要特征有:①软土路基的压缩性较高;软土路基土壤空隙较大,且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还含有大量天然水,因而具备较高的要缩小。②软土路基的渗透性较差;一般而言,软土路基的渗透性比较低,特别是垂直的基面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于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排水工作难度大,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③软土路基土体的抗剪强度较差;由于软土路基土壤中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因此导致其抗剪强度不高,从而影响到路基的排水固结条件以及加荷速度。④软土路基具有一定的触变性;施工开始之前,软土结构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软土强度随着施工的深入而不断下载,尤其是遭受一定外力后,会逐渐出现侧滑、侧挤或者沉降等不良现象。

3.2 当前公路软土路基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软土路基具备的土层强度不高

对于当前大多数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土层而言,其所具备的土质荷载能力以及土质的强度都亟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其内部的颗粒分布也比较不集中。由于当前软土路基存在强度不高这一问题,导致其在承受较大幅度的振动或者面对较大强度的压力状况的过程中,极易使公路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更有甚者会导致整个道路工程发生较为明显的形变,从而对公路工程后续的正常使用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为了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就一定要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路基采取必要的强化加固处理。

3.2.2 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不高

在对公路工程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若是施工现场地形地貌相对较为复杂,则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路基很大几率会发生边坡失稳的状况。当前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能够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对软土路基进行实际施工的整个过程,施工单位都没有提前对软土基地采取一定的加固处理;②受到当地地质环境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降水)的影响,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大幅下降。

3.2.3 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工程道路施工的规模以及建设的数量逐年增多,覆盖面积也不断扩大,因此实际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存在会对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情节严重会大幅缩短竣工公路的使用时间;除此之外,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基于此,当前公路路基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控制路基的沉降,并对其实施必要的加固处理,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3.3 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强夯法的实际应用分析

3.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若是确定使用强夯法这种施工技术,那么在开工之前就应当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①完善基底的有关的处理工作,处理的主要对象包括土壤水分以及所含污染物;②完善有关的堆填土方的处理工作,把土壤运送到土方中并对其进行夯实处理;③完善有关的准备测量处理工作,这是所有准备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测量工作能够精确判定坐标基准点,从而为后续借助放线完成强夯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2 试夯阶段

工作人员在有关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才可以开始着手确定详细的夯锤指标,目前夯锤指标通常有拉距、面积以及重量等;只有在这些指标基本确定的基础上,才可以将其作为依据,逐步落实对夯击次数以及能级的确定工作。与此同时,只有在完成有关试夯工作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展后续精确计算指标工作,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精确的理论数据支持。

3.3.3 强夯法施工

在强夯法的详细施工过程中,强夯法的实际施工技术水平是评判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再加上其能够直接影响到强夯法的实际执行效果,所以说也就能够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基于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整个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强夯法的应用过程,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实际状况选用合理的夯击机具,一般都是在试夯阶段完成夯击机具的选用工作,并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强夯吊机因其具备较高的起吊能力而在当前公路地基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②确定合理的夯击形状,一般来说夯击的最佳形状以梅花形最佳。

3.3.4 夯实效果检验

在公路地基施工过程中,夯实效果检验也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对施工夯实作业的效果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应立即返工,指导施工合格为止。反复多次夯实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对夯实点土体的沉降量进行检测,对地面实施平整处理,通过压路机进行静压,接着在对总沉降量与不同夯实点土体的沉降量进行精确计算。使用强夯法对公路路基进行加固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对压实点附近的路基土壤相关状况进行检验,其中包括土粒的压缩性、干密度、含水量以及大小,土体的种类等。强夯作业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应当再次对土壤的相关状况进行检验,检验对象与上述相同,对比分析压实前后土壤相关状况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最终夯实的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若不符合,则需要对夯实策略进行适当调整,直到施工结果满足相关规定要求为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夯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尤其是在软土路基施工中,其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路基的稳定性。基于此,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状况,合理使用强夯法,从而大幅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夯法软土施工单位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研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