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艺专业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探索

2018-02-15 01:00吴冬梅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景观环境

吴冬梅

(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我校环艺本科专业培养方向以室内设计为主,而对于景观环境与景观艺术艺术的关注相对较少,从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明显体现,然而由于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加剧,环艺专业对于建筑外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强化,随着人居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室外景观环境的认识更加提高,尤其世界对于景观环境目前倡导着生态保护、资源节约、自然回归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科教育与课程设置也理所应当地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发展转变。淮海工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前身为1994年9月成立的土木工程系下设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2001年9月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迄今已有近25年发展历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的特色专业,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设计团队,近年来多在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软装设计等领域有所建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然而,随着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和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有了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加上计算机技术在设计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创造生活、美化环境的综合性艺术学科。

1 课程教学改革形式和内容

1.1 聚点成面

围绕景观艺术设计这门主干课程,把分散的“点”状基础课(设计初步、设计表现、室内设计、材料工程、结构预算、城市景观、城市规划等课程)都聚集到景观艺术设计这个“面”上,加强以“点”盖“面”的课程引入,加强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堂组织上的各种关系协调,使该课程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

1.2 综合拓展

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涉及的内容较之传统有很大转变,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从以功能与景观为主转向科学生态、从传统技术向现代科技与材料运用转变,课程内容涉及更广的领域;尤其增加了生态学、市政交通、旅游行为、环境心理等知识;其次在传统的设计方案训练基础上增加了植物配置、结构工程、小品设施、标识系统等内容,课程内容体现出全面综合性特点,与实际的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进一步接轨。

1.3 强化核心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核心由理念、方法、手段、表现四部分组成,教学以“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行动、现代化思维”为理念,加强对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的深入剖析并与本国比较。教学内容强调景观艺术设计创作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方法技能,在讲授传统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对3S技术等现代艺术创作手段深入了解,在讲授传统设计表现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动画、新型创意模型等现代表现手法强化训练。

1.4 项目促进

教师以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设计项目为基础,加强理论研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反馈到课程教学中。

1.5 参赛激励

组织学生集体参赛,密切关注国内外高校景观艺术景观设计赛事,通过比赛互动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参赛状况衡量自身水平,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大学校社会影响。

2 课程教学研究的既定目标和拟解决的相关问题

通过以上几方面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真正解决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呈现的各种弊端,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实践技术不断提升,加强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并且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使课程教学与社会、市场轨道,为当前新时期教育改革行业发展及其本院环艺专业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3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要途径

(1)创建本校该专业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平台,认真研究总结,借鉴优秀院校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完善课程教学各种服务设施,提高新科技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学习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2)进一步完善特色教材编写,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并与企业联手,与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发展。

(3)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的实训条件,成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服务性公司,集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通过学校与企业支持等各种有效途径,增建和完善设计辅助实训室、园艺展览馆及其模型设计实验室。

4 改革目标

通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实验性教学,可逐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各种弊端,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设计创造性思维与团体合作意识等各种学科专业技能水平。

在景观艺术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结合生产服务的社会实际需求形成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其次将学生平时较好的课程设计作业装订成册,在班级内部传阅;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或在学期期末将作品制成展板,办专业设计成果展览,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风景景观艺术设计竞赛是为了配合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建立竞争机制的有效形式,可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掘有潜力的优秀后备人才、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5 课程教学研究的特色

职业化培养目标:紧紧围绕景观艺术设计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对各类环境与场地进行整体设计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安排、教学的实践以及学生室训,都以景观艺术设计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实践为向导,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此外,部分实训项目可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学生“workshop”组为设计单位,教师为甲方(业主),教师与企业专家充当评审专家组,全程模拟真实招投标环境,做到学习工作一体化,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学习整体采用能力递进的培养模式、而设计学习采用一体化能力递进培养模式。一体化教学包括学校企业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课堂与基地一体化、学习过程一体化,软硬件教学资源建设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能力与素质一体化,学习与评价一体化。

团队化教学组织:学生以“workshop”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实训,以此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协调组织能力的培养。

多样化教学方法:本着“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工学结合原则,灵活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鼓励教学法、团队协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提高学生自学、创新、动手等技能。

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虚拟实训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开放化教学资源:针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建设和完善相应的软硬件教学资源。

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将单一最终评价转换为过程评价;由老师评价转换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景观环境
景观别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火山塑造景观
《星.云.海》
《花月夜》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