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测绘教学工作现状与改革方法探讨
——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为例

2018-02-15 01:00王磊王卓男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6期
关键词:古建筑仪器测绘

王磊 王卓男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51)

1 古建筑测绘课程概述

1.1 课程意义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每一位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有选择性的对历史保留下来的建筑物进行实地的数据测量和绘制图纸,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补遗,让每一位学生在一组组数据的交织中,感受我国建筑文化遗产所遗留至今的艺术魅力。

古建筑测绘课程开设于学生入学的第四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完成中国建筑史课程之后开始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学时为两周。在完成48学时的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学习后,学生们基本能够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脉络,也具备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古建筑测绘教学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中国建筑史中的理论知识并且激发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一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活动。实践性较强的古建筑测绘不仅能够对中国古建理论知识进行一些补充,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我国建筑文化的独有魅力。

1.2 课程设立的目的与要求

在古建筑测绘实习中,要求学生对目标建筑物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收集资料,使用相关测绘工具,获取全面的测量数据,最终以手绘图纸、建筑模型等形式将测绘成果完整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从感性角度出发,通过对建筑物的设计手法,艺术形式,装饰特征,颜色搭配等方面,感受中国古代建筑中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底蕴,探索其区别于当代建筑的典雅气韵,从每一个细节中体会我国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泱泱气度;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们锻炼动手能力,通过实地的测量与感受,对应理论知识理解古建筑中运用的工程做法,了解古建筑中所用的材料,赏析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手法。探讨蕴含在中国古建筑当中的智慧与思考,归纳古代建筑技术与当代建筑技术在材料、构造、结构等方面的不同。

2 (内工大)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环节有待完善

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是,不易调动起学生们对古建测绘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教学环节略显薄弱,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古建筑测绘教学一直以来以实地测量与后期成果绘制这两大内容为主体,但不够重视前期的引导以及后期的总结归纳。教学环节的不完善,导致难以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连贯的教学脉络,不易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2.2 教学设备与行业发展脱节

古建筑测绘教学中,所使用测量设备一直是卷尺、钢卷尺、垂球等传统工具,虽然使用这些工具能够充分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器等越来越多的被引用。所以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也应适当引入这些高精尖仪器,既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与效率,也能够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更多的了解与熟悉这些测绘工作中常用的仪器。

2.3 测绘对象较单一

由于内蒙地区地广人稀并且许多古建筑如今被作为景点保护着,致使难以将更多的古建筑作为教学对象,所以尽管呼和浩特市内及周边尚存许多珍贵的古建筑遗存,但目前内蒙古工业大学古建筑测绘教学中测绘对象仍较单一。要针对这个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尽量增强测绘对象的丰富性,使古建筑测绘这门课程从长远来看更具有教学意义。

2.4 结课成果略单薄

目前内工大古建筑测绘课程结课时成果主要为图纸绘制。以当前课程的发展程度来看,应适当加强对模型制作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古建筑的理解,这是一个从二维到三维的变化,学生所要了解的古建筑信息会更全面、细致,能够全面的体现出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们建筑知识储备与设计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3 古建筑测绘课程具体改革办法

3.1 建立健全教学环节

针对古建筑测绘教学中教学环节衔接性与逻辑性稍差的问题,建议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准备作业阶段、外业阶段与内业阶段。

在准备作业阶段,首先简单向学生们介绍测绘对象的基本情况。由学生们进行深入放热调研,敦促其主动思考与探究,了解测绘对象的建筑类型、建造朝代、发展现状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再由老师进行简单归纳总结,阐明古建筑测绘教学在建筑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布置测绘任务,讲解测绘内容,介绍测绘的方法与工具等,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晰的学习目标。

在外业阶段,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测绘任务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建筑测量、绘制草图、拍摄照片等工作,老师和专业人员从旁引导与讲解。

在内业阶段,主要任务是归纳整理与成果制作,分析整理前期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正式的图纸绘制、模型制作、报告书写等工作,最终以小组的形式汇报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最后由老师进行结课总结,

通过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贯通组织,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学习模式,有始有终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摄取知识。

3.2 引入高精测量仪器

古建筑测绘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测绘工具——卷尺、垂球、竹竿等,传统工具的使用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但仍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缺点。

所以应适当引入现代化的三维扫描仪、全站仪等仪器等测量仪器到测绘教学当中,进行认知教学。在学生中选代表参与高精仪器的展示与使用,讲解高精测量仪器的使用原理,使用方法等。

当然,引入高精测量设备也会遇到新的问题,如设备数量、设备操作、数字成果使用等,较实际的办法是以示范操作和亲自动手操作结合教学为好。

3.3 综合选择测绘对象

避免教学对象单一性带来的消极影响,应从呼和浩特市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调查入手,呼和浩特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周边不乏类型丰富的建筑遗址,大多历史悠久且研究意义重大。应从中选择建筑规模、建筑类型与教学目的相契合的历史建筑作为教学对象,为古建筑测绘教学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教学工作开始前,进行详细的教学步骤规划,制定可行性强的计划,尽量克服距离远、景点束缚等客观因素,提高古建筑测绘教学的多样性。尽管每一届只能针对一个古建筑进行测绘,但通过学生们互相的分享与交流,他们的知识面会得到拓展,教学丰富性会得到显著提高。

3.4 完善结课成果形式

测量过程是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摄取过程,总结成果的过程则是学生们理解与吸收知识的过程,是真正有所得的过程。通过对大量资料有效的选择和提取,将其中精华的部分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当中,这种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不应该简略而过。

传统的结课成果方式为手绘图纸。在此基础上,应配合添加手工模型制作、论文、3D打印模型等新形式,通过全面的测绘成果转译方式,学生们将测绘过程中学习到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立体化”的,充分展现自己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得到的收获。通过成果的积累学生们能够真正获得知识与实践经验,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效果最大化,达到古建筑教学的最终目的。

4 结束语

随着古建筑测绘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其在建筑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的位置愈发重要。作为联系建筑历史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重要手段,古建筑测绘教学还具有巨大的发展进步空间,仅以此文作为阶段性的汇报与总结,以期古建筑测绘教学不断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古建筑仪器测绘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中国古建筑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