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的思考

2018-02-15 01:00刘霞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刘霞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1 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的政策支持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其中指出:“以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和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为重点,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实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网络平台等,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新素质培养、创业项目指导、开业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等培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自主招用企业技能人才任教。”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指出:“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1~2]

由此可见,我国对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一直给予明确支持的态度。建筑企业员工培训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面向职业院校订单班学生的长期在校培训和面向企业员工的短期进校培训。第一种培训主要为建筑企业解决招不到新员工或者新员工业务能力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的问题;第二种培训主要为建筑企业解决老员工与建筑行业企业的新政策、新技能脱节的等问题。

2 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的可实施性

2.1 职业院校的作用

(1)提供培训场地和软硬件:建筑企业内部一般仅有工作场所,很少会配备有培训场所,如果租赁别的场所,将会是一笔费用。建筑企业内部一般仅配备满足员工数量的电脑及专业工具,如果再购置培训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将会是一笔较大的费用。而职业院校的教学一直立足于业务技能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能够提供足够的授课教室、电脑机房和实训场地,同时配备必须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设施、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虚拟仿真设备等。

(2)提供培训师资:建筑企业内虽然有一定数量业务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但是由于建筑企业竞争性的存在,师徒制并不适用于建筑企业内部。企业聘请建筑类讲师进行员工培训,讲师多数来源于企业,授课的时间和强度难以保证,教学方法和控课能力也与教师有一定差距。职业院校的建筑类专业课教师普遍为双师型教师,除了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拥有与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注册造价师等。双师型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教学能力外,还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能够承担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工作。

(3)提供培训标准:通过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职业院校的教学团队还能在培训实践中完善岗位培训标准,制定岗位培训手册,总结培训成果。不但能将培训模式延续性发展,应用于更多建筑企业,解决更多建筑企业的用人难题,还能将建筑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传递给在校学生,解决在校学生专业知识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同时,职业院校的科研团队还可就企业业务中的难题进行专项研究,解决建筑企业业务难题。

2.2 建筑企业的作用

(1)提供实际业务资源: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一般是国规、省规教材,配套教师个人开发的教学平台和网络上相关专业的网络资源,无法直接接触相关职业的实际业务流程,也就无法按照企业对职业的实际要求来培养学生,造成职业院校的学生,虽以技能为培养重点,毕业后仍旧无法胜任工作的普遍现象。但若建筑企业将实际的工程项目资源提供给学校,教师授课时有针对性的以企业实际业务资源为主线,以企业真正业务需求来培养人才,同时配合学校基本教学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较为真实的体验工作内容,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2)提供建筑企业职业素养要求: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培养的三维目标中,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不仅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还包括对待职业的态度。这个目标与前两维目标相辅相成,形成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是,建筑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与专业相匹配的要求,如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等。具体到某一建筑岗位,职业素养就更为具体,例如造价员要求重点培养员工的责任心、认真仔细的态度等。当企业将这些实际的素养要求反馈于学校,教师就能根据这些职业素质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引和锻炼,使其在校期间就能基本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

(3)提供教师下企业场所:职业院校对于专业教师要求定期下企业进行业务实践,接触行业企业一线工作者,学习行业企业的最新政策和技能。但是,常常由于企业热情度不高、企业对教师零要求等原因,教师下企业往往流于形式。若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下企业,以锻炼培训教师为目的的下企业,往往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教师在企业过程中,真实体验了业务实践,飞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并能将在企业学习到的业务知识运用于教学,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入于教学,培养企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

3 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的制约性

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发展都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对于校企双方的合作应给予认可和保障,政府要为建筑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激励政策,以促进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但是,目前对于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的相关事宜,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政府的参与度和扶持度并不高,相关的优惠和奖励政策并不多。若国家或者政府能够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如企业校企合作能获得一些减税政策,职业院校的培训中心能获得政府财政拨款,建筑企业和职业院校就能获得更高的积极性,双方的合作也将会从员工培训深入到其他方面,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筑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是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校企合作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之一,是我国政策的具体要求。员工培训为企业解决了人员不足、技能水平有限的问题,也为职业院校解决了教学资源实践性不足、专业教师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在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也为下一步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对将要开展员工培训的建筑企业和职业院校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