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2018-02-15 14:32杨冰鹤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杨冰鹤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建筑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材料检测行业的发展。立足于当前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与约束,但是依然存在检测普遍性不强、针对性差、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检测技术不规范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检测试验的优化策略,本文首先就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相关理论分析如下。

1 建筑材料检测概述

1.1 建材检测行业

当前,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超过6%的整体份额。作为我国传统领域的支柱型产业,建筑行业的占比仅次于工业与农业生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整体份额依然在不断加大,它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巨大的建筑市场与发展潜力。[1]作为建筑项目的生命线,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我国建筑监督与验收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建筑行业本身属于土地垄断性企业,同时又有投资密集性较大的特征,其一旦形成项目,如果质量不达标,不但会严重影响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为了确保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建筑检测行业应运而生。建筑检测的关键在于统一标准,在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框架下,对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寿命以及强度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然后评估后得出检测结论。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种类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当前建筑检测行业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1.2 建材检测流程

建材检测的流程牵扯到检测效率与效果。一般来说,建材检测与试验主要包括取样、试验、分析、结论四个主要步骤。在取样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且有代表性,而试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过程。应该根据实际建筑需求对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试验,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作用。在分析环节中,应通过同期对比、强化实验的方式,对材料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则结合上述内容,对其质量给予评价,以成为是否应用于建筑施工实际的主要依据。

1.3 建筑检测与试验的具体内容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业类型,其不但涉及多种建筑相关专业,而且对力学、材料学甚至机械行业也有广泛的涉及。在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与试验过程中,需要综合上述专业的特点,突出不同材料的适应范围与物理化学性能。[2]就目前我国常用的建筑材料类型状况来看,建筑检测与实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水泥机械强度、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能、氧化镁含量;建筑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抗冲击性能、焊接性能;混凝土的细度模数、杂质含量、含泥量、密度、抗冻能力、抗渗透能力;砂浆的保水性能、流动性、抗压强度;氧化镁的细度、氧化钙含量以及熟化颗粒度;木材机械强度、含水量、外观平整度;沥青卷材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不透水性能与柔度;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含水量、密度等。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效率还是建设水平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受到建筑施工行业的拉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需要看到,由于我国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且学术体系建设成果不足,我国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依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不足。

2.1 自动化程度低

自动化程度低是当前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大多数建筑材料的质量评判标准建立得较为完善,但是受到实际试验区域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检测过程不得不通过人工检测的方法进行。相比之下,自动化检测不但可以避免由于人工检测导致的人工误差,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处理效率,降低等待时间与检测成本,对于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较低。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检测项目依然依赖于人工检测,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检测成本与时间,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

2.2 检测技术不规范

检测技术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测流程的执行性以及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态度方面。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是牵扯到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检测机构却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了检测技术的要求,甚至招聘一些不具备检测资质的人员参与检测过程,大大降低了检测技术的规范性与应用效果。[3]除此之外,缺乏外部的监督与管理以及实验室设备简陋等问题同样会影响检测技术的规范性。一些检测人员对于检测流程不熟悉,对于控制方法不了解,再加上后期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检测技术应用不规范,影响了检测效果。

2.3 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确保建筑材料检测规范化的基础与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材料检测部门与第三方检测机构都采取了相对统一的检测标准,但是由于各个区域的施工建设项目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区别,而各地的检测机构自身缺乏制度建设的能力与水平,其实际执行的管理制度与检测标准与材料需求不相符合,最终影响了检测效果。另外,一些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建立的检测点,其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放水”的情况。这不但扰乱了我国建筑材料检测市场的秩序,更会导致严重的建筑质量安全隐患。

2.4 专业化程度差

专业化程度差的问题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与管理经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检测人员队伍建设不足、检测经验缺失,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外部监督,最终导致专业化程度不高、检测失准。

3 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结合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的状况,笔者总结出几个在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现表述如下。

3.1 关注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

从原理上来看,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会显著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所以在实施试验过程中必须对温湿度变量予以高度的关注,同时加强变量的控制工作。以弹性体改性沥青的防水材料为例,在对该材料进行防水实验时,如果室温没有控制在23~25℃,就会影响测试结果,甚至出现较大的测试误差。笔者在一次测试中对比了母体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材,将其制作成9个不同的样品,然后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做拉力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处于23~25℃时,材料的整体抗拉强度达到了极值且十分稳定;而当温度处于18℃时,其比23~25℃时的平均抗拉强度低8.6%,而强度波动的幅度也相对较大,测试的结果不准确;同样的,当温度高于28℃时,其抗拉强度也会降低10%以上,出现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另外,结合上述实验类型对该材料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表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湿度类型也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想体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做好温湿度变量的控制工作。

3.2 根据实验需求确定相应的检测内容

上文提及了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也仅仅是在现存的材料使用过程中重点参与检测的项目,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种类的不断更新,后续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材料性能作为检测项目,被添加到材料检测的应用体系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内容,以体现材料的适应性也就成了建筑材料检测与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的工作了。

3.3 科学处理好建筑材料检测与实验结果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同一批样品的检测结果离散性严重的问题。出现类似的离散性严重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取样环节出现了问题。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应该根据样品对样品获取环节以及检测的数据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究竟是由于材料的质量控制不均匀导致的离散性严重的问题,还是由于取样过程中取样错误导致的结果。当发现样品的检测结果中只有少量数据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情况时,可以选择将该部分数据不纳入统计范围,对其进行评价。

3.4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与规范执行

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质量,其同样是建筑验收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依据。为了保持建筑材料检测的效果,必须保持测试过程的严谨性,既要重视建筑材料选取过程中的代表性以及真实性,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切勿在某个区域集中选择,影响整体代表作用。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当材料的样品误差较小时,需要着重关注材料样品的制作环节,这个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不得出现任何应付了事的情况。

3.5 区别对待检测数据误差

上文对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环境以及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实际上,就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现状来看,想要完全符合理论要求与技术标准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大多数地区没有温度、湿度控制设备,只能够在相近的范围内对其进行表征,因此对于实验检测的数据需要区别对待。比如在严格按照相关执行标准进行样品的检测后,依然可能会出现数据误差,这个时候就要做好后期的误差分析工作,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后,再对误差进行补救,重新进行监测。

3.6 重视加荷速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加荷的方式对其进行强化试验,以确保材料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是否可以表现良好,从而提升建筑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与抗震要求。但是,在实施加荷操作时,我们常常过分关注荷重而忽视了加荷的速度。

4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检测是建筑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不但涉及建筑材料质量的把控,而且与材料综合性能开发以及绿色建筑的有效实施都有密切的关系。优化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工作,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同时也可以提升检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分别试着从关注试验过程的温湿度变量控制、根据实验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检测目标、科学处理材料检测与实验结果以及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并区别对待监测数据误差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创设条件。

[1]苏雪红,孙楠楠.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111~113.

[2]郭坤坤.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263+266.

[3]马建城,陈湧填,黄乔智,谭晓文,郑可扬.建筑材料检测在实际建设工程中的意义[J].江西建材,2016(21):289+291.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