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管理

2018-02-15 14:32张文柱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体积混凝土温度

张文柱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近年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其对于提升建筑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在采取分层浇筑方式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否则就会影响浇筑质量。另外,还应做好施工现场的监控工作,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工程案例

本工程的连铸回转台埋深可达7m,并且工程的混凝土用量多达2600m3。另外,本次工程整体构造较为复杂,最终选择的是标号为C30的混凝土。

2 具体要求

2.1 施工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的构成较为复杂并且容易硬化,因此在浇注时必须明确水的用量及其他矿物的组成,这样才能明确材料的温度、湿度及其他添加剂的具体用量。同时,还必须做好环境的监测工作,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加以控制,只有在这些因素都处理到位的情况下才能正式进入施工过程中。另外,在浇注时室内温度应在18~22℃之间,并且湿度应在55%以上[1]。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温度也应与室温保持一致,并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

2.2 原料选择

由于工程的实施需要遵循经济性这一基本原则,因此本案例选择的材料相对来说较为经济实惠,同时考虑到了材料的抗拉及变形等多项特质。另外,本次工程分别选择了低热矿渣水泥与粉煤灰材料,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考虑到经济性因素,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还购置了减水剂,其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坍落度[2],并且在控制用水量的同时也能有效缩减施工成本。

2.3 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通常在施工时选择的是分层浇注法,并且不同层级的浇筑是连续进行的。该浇筑方式具备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简单方便,并且能够加快混凝土表层的散热速度。另外,该方法还能使振捣与浇注环节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但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在分层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分层浇筑的操作要求进行处理,确保能够连续浇筑。另外,应将不同层面的浇筑厚度均控制在3m以下。

2.4 施工监控

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之后通常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热能,但这就使得浇筑的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专门的人员做好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工作,进而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混凝土温升值与浇筑层温度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比例下降,当浇筑层温度降低6℃左右时,温升值也会在原有基础上降低3℃左右[3],针对这种现象,当浇注层升温时必须做好表层温度的控制工作,以免浇筑体在短时间内发生过于剧烈的水化反应。另外,在降温的过程中可采取加冰或冷水拌和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而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 管理措施

3.1 监管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首先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并采取24h轮班的方式进行监管。另外,每个浇筑点应分别安排两名监管人员,其主要任务在于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将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等多个环节处理到位。为了达到连续浇筑的要求,需要同时安排多名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三班制的值班方式,这样就能够在任何时间都确保现场有足够的人员。另外,溜槽下灰的方式能够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4],因此本工程就采用了这种方式;为了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可将挡板设置在出口。

3.2 振捣规范

为了掌握好振捣的速度与力度,需要采取机械振捣的方式,其能够使骨料的摩擦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同时还能促使砂浆的流动更加顺畅。另外,该方法还可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并且能够使沙浆包裹层的处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在使用机械振捣方式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振捣流程进行处理,并对各区域的振捣情况依次进行检查,以免发生漏振的问题。另外,在使用振动棒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速度,并且确保插入点的均匀性,在移动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速度足够缓慢,否则就会影响振动效果。另外,在使用振动棒时应采取垂直插入的方式,并且需要确保在13s以内不存在下沉问题。在振捣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振捣时间过长,同时还要控制好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中的长度,一般情况下应在振动棒本身长度的1.2倍左右,而不能超过这个界限。

3.3 测温措施

在正式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测温点的布设,布置依据为工程的平面、体积等多项因素。用于感知温度的设备为传感器,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好设备的选择工作,避免采用一些已经老化的设备,否则就会使得温度的测试结果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在埋设感温元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事先绘制好的布置图进行处理。同时,还应提前制定好温度测试的时间,最终将测试结果汇报给管理部门。促使管理部门对施工浇筑过程进行指导,这样便可使整个浇筑环节进行地更加顺利。

4 管理要点

4.1 材料选择

混凝土是由多种不同成分的材料配制而成的,并且各种材料的比例以及配制的方式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①水泥,在选择水泥时必须对其成分进行测定,尽量避免采用其中钙类含量过多的材料,而主要选择粉煤灰类,有效控制水化热。②掺合料,除了一些基本的配制成分之外,在施工过程中通常还会在其中加入一些掺合料,目的在于将水化热过高的问题降低至最小。同时,掺合料能够与水泥发生反应,进而会直接影响到材料之间的间隙,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③骨料,该材料同样具有控制水化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本身直径就偏大的骨粒,在加入后可缩减水泥用量,进而使混凝土不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若选择的骨粒在直径上偏小,在配制过程中还需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粗砂,该类材料密实度较高,可有效控制水的用量,进而解决裂缝问题。

4.2 养护管理

养护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其作用在于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能够处于工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且避免外部环境与材料本身之间的温度差异过大,有效控制裂缝现象,目前在养护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有两种方式。①将在混凝土之上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并在中间加上一层草甸。②在凝固之后的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发挥十分显著的效果,但在养护过程中必须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而不能采取固定化的方式。

5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保障工程实施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管与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多个环节都能够处理到位。同时,还要控制好施工混凝土的温度及湿度等多项参数,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1]王丽莎.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3):291~292.

[2]唐希文.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施工技术[J].硅谷,2015(15):265~266.

[3]陈乃光.关于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2(3):98~99.

[4]唐红,黄晓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33~35.

猜你喜欢
体积混凝土温度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一张票的温度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停留在心的温度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