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2018-02-15 14:32马洪伟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4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承包商工业化

马洪伟

引言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能够在现代化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建筑行业需要转型升级,而建筑工业化刚好为其提供了重要机遇。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在经济效益、施工质量以及环境等方面皆有一定优势,因此加大对EPC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力度势在必行。

1 设计环节

建筑工业化的设计环节需全面发挥设计企业的主导作用与项目总承包商在构件生产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间的协调管理作用,业主只需要对关键点进行把控与审核即可。项目总承包商需针对建筑工业化项目构建BIM信息中心,由最初设计环节开始要求施工方、生产方等把有关信息共享到所构建的平台中。总承包商负责维护与管理BIM信息平台。设计单位在得到业务授权以后,在BIM信息中心继续设计与方案有关的扩充设计。在该环节,项目总承包商需对设计单位上传到BIM平台的初步设计或是初步扩充设计进行全面审核,来判断其是否符合业主所提出的实际需求。在实现初步扩充设计以后,在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中,总承包商需邀请生产单位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工作人员协助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以降低深化设计阶段因拆分预制构件而引发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几率[1]。在实际设计中,项目总承包商能够在BIM平台中,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应用BIM软件内设计矛盾检查等性能展开分析,探究其是否会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碰撞等问题。当施工图纸设计完以后,构件生产单位需身为设计主导单位完成设计环节其余的模具设计与构件拆分设计[2]。项目总承包商需合理安排设计单位为指导单位对构件生产单位进行协助,并对有关构件拆分设计进行审核,探究其是否同设计规范相符。施工单位也需对有关构件拆分设计进行仔细分析,探究其在实际施工中是否会出现问题,并同构件生产单位结合完成构件安装之后的支撑结构的设计。

2 生产环节

与传统的建造方法不同,建筑构件不再是现场浇筑,传统建造方式与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为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基于项目总承包的管理形式下,业主仅仅需要对预制构件的标准与型号等方面提出要求即可,项目总承包商负责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与采购等。在预制构件采购中的生产流程中,项目总承包商需依据相关要求张贴RFID标签,另外把构件标签信息整合到BIM平台上,实现对工程的预制构件运输、储存等方面实施监管。项目总承包商还需同设计单位相协调对构建生产中因设计问题而导致的问题予以帮助。因生产场地与工期的限制,预制构件的生产与工地施工时同步进行的。所以,项目总承包商应用RFID技术能够对采集施工场地预制构件安装信息,并及时上传到BIM信息中心[3]。预制构件的生产商可依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调整有关构件生产进程,另外确保构件运输单位可U以及时依照规定吧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安装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

3 施工环节

该环节主要对预制构件固定于安装,并在预制构件组装的地方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在具体施工以前,项目总承包商需同施工单位联合在BIM平台中模拟施工过程,对施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易出问题的地方进行监测,进而在实际施工中进行针对预防。在安装预制构件时,需要专业的吊装人员对相关机械进行操作,而传统施工单位对新兴设备与专业人才比较欠缺。所以,项目总承包商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需考虑把施工分包给专业的吊装单位或是施工单位。当预制构件吊装完以后,在对预制构件进行装配时,项目总承包商需指派预制构件生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同施工单位协同安装,以应对在实际安装中易出现的构件预埋管线脱落、孔洞衔接错位等问题。预制构件装配完以后还需进行有关校正与固定,以免构件在实际连接中出现倾斜或是倒塌等事故。在对预制构件固定以前,预制构件生产单位需提供专门应用到构件固定的结构并同施工单位协作完成预制构件支撑固定工作[4]。当构建支撑结构拼接完以后,项目总承包商需在BIM平台上动态跟踪预制构件植入的标签信息,另外指定施工单位同构件生产单位对构件进行日常养护或是拆除模具等工作制定方案,之后交给施工单位全面落实。

4 运营维护环节

当建筑工业化项目完成施工交付工作以后,由物业部分负责项目维护与运营。业主需事先同项目总承包商协定当工程竣工之后构建专门售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解决物业部门所上报的项目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售后服务小组成员,务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懂得一些基础性的建筑常识,如此才能有效解决住户所提出的问题。售后服务质量同建设单位能够长远发展有莫大联系,因此,为了确保建设单位效益最大化,加强维护运营管理力度十分重要,通过组建售后小组的方式,来满足住户所提出的合理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业化是推动建筑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其应用与推广皆需要创新技术,转变管理模式。以往建筑工程的设计、招标、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利用在建筑工业化的设计、生产等阶段含有众多问题。通过同建筑工业化特点与国内实际发展状况,在以往的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构建新兴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模式,降低新兴建造方式下各方间沟通阻碍,有助于业主对项目质量、进程以及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对建筑工业化的深入具有现实意义。

[1]骆祎,陆江,吴琼,金建明,任俊博.建筑工业化EPC项目中建设单位的管理环节研究[J].工程经济,2017,27(10):20~22.

[2]胥国建,曹烨,张华强.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问题分析及改进思路[J].技术与市场,2017,24(01):104~105.

[3]刘贵文,郭攀.基于EPC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14(09):91~95.

[4]刘禹,李忠富.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现代制造理论[J]建筑经济,2014(5).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承包商工业化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核电厂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基于供应链的预制构件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