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2018-02-15 19:35张亚兵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饲养场患猪肌肉注射

张亚兵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承德 067300)

1 流行情况

伪狂犬病毒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粒子,没有囊膜的粒子直径为110~150 nm,当发育成熟有囊膜时,病毒粒子直径达到180 nm左右。

临床中很多动物都能自然感染伪狂犬病,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都可以成为该病的传染源,生产中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导致疾病的传播。如果妊娠母猪感染伪狂犬病会由胎盘而导致胎儿感染。另外,空气也可以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体液分泌物、乳汁及精液也同样可以传播该病。还有工作人员与病毒污染的工具接触之后也可以传播疾病。实际生产中,猪伪狂犬病同样可以导致人的感染患病,但是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死亡。所以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在对病死猪进行剖检的时候必须小心,避免自身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而发生感染。伪狂犬病全年都能够发生,但是以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较多发,还有每年产仔猪旺季相对更容易发生该病的传播。

2 患病表现

伪狂犬病一般的潜伏期是3~6天,个别患猪也有长达10天的情况。成年猪一般感染后都是呈隐性感染的症状,仅表现出非常轻微的临床症状,可见患猪精神萎靡,发热,个别病例会伴随出现咳嗽、呕吐等患病表现,但是一般会在表现症状的4~8天内恢复正常。生产中的妊娠母猪感染后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便秘,伴随流产及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症状,即使是正常产出仔猪也会在1~2天突然死亡。新生仔猪和4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发生感染会有明显的患病症状,通常都是突然发病,精神萎靡,体温急剧升高,呼吸困难,大量猪最后会出现死亡。公猪感染伪狂犬病之后睾丸肿胀或萎缩,失去种用价值;后备母猪感染后会导致不育症。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根据患病猪流行情况和患病表现及典型的神经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是仍然需要对非典型病例加以鉴别。如果在临床生产中,饲养场对于疾病诊断具有困难,应将患病猪的采样送至具有相关资质的兽医检验单位,进一步开展动物接种等其他的实验室检验操作。

3.2 血清学诊断

可以将病死猪的脑组织的压片或冰冻切片作荧光抗体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镜检。

4 综合防控

预防措施。鼠类是伪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所以生产中必须做好灭鼠的相关工作内容。强化饲养场的饲养管理工作,猪舍及其周围环境必须定期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措施。饲养场对于猪群应该始终遵循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如果存在必须从外场引进种猪的情况,应该将引进猪隔离饲养并且观察一段时间,再确认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混养。生产中防控伪狂犬病的关键措施是定期给猪接种伪狂犬疫苗,猪发生伪狂犬病时采取紧急接种的方式,同时采用抗菌药物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猪的死亡率。母猪应该在每年分别进行4次的基础免疫,这样能够保证产出后代仔猪体内的母源保护可以持续到60日龄左右;仔猪在45~50日龄时进行1次预防接种即可满足需要;种猪在90日龄需要再进行1次预防接种,并且还要分别在其6月龄、7月龄及配种前分别各进行1次接种,配种之后要按照生产母猪的免疫要求于每年进行4次基础免疫即可。

治疗方法。通常在生产中对于伪狂犬病是不存在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感染猪可以通过腹腔注射猪伪狂犬病病毒高免血清的方式加以治疗,断奶仔猪患病采用此方法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临床上通常采用30 mL以上比较适宜。患猪在发病早期采用血清的疗法,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临床中出现神经症状的患猪不建议加以治疗,基本失去治疗价值。饲养场内如果出现具有患病表现的猪,应该第一时间就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并按体重肌肉注射0.1 mL/kg血虫速灭,每天进行1次即可。如果病猪在实际生产中呈现持续高热不退的症状,可以给其肌肉注射0.5 g氨苄青霉素,并且配合2 mL复方氨基比林,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如果感染患猪表现严重气喘的症状,可以配合供给平喘药物,以辅助治疗。感染猪的同群猪中没有临床症状的也要立即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每头2 mL,通常可以间隔3天之后,在其他部位再肌肉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或者弱毒疫苗,每头2 mL。

猜你喜欢
饲养场患猪肌肉注射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猪副伤寒的诊断及防治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腹腔镜术后肌肉注射天花粉蛋白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72例
摄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