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美龄宫)修缮设计

2018-02-15 20:11陈建刚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8期
关键词:面砖彩画官邸

陈建刚

穆保岗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96

1 概况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为中山陵9号,位于小红山上,又称“小红山官邸”, 因蒋介石、宋美龄常在此居住,当地后人遂称作“美龄宫”。

从1931年春开始,由南京市府工务局局长赵志游亲自设计,技正(民国时期一种技术职称)陈品善负责主办,所有工程计划、预算及招标订约等事,均由陈品善会商工务局局长办理。整座建筑由新金记康号营造厂负责承造,1931年冬,官邸工程全面铺开。主体建筑面积共2680平方米,采用传统歇山顶,共三层,底层为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二楼西边是会客室、起居室,东边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卧室[1]。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于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作为原国民政府旧址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建筑的特殊价值

中国近代建筑是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之间的转换环节,无论在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上国民政府主席旧址建筑群做到吸收外来文化,保留传统文化。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具备一般的文物价值之外还具备特殊价值,该组建筑是近代的科学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建筑,民国时期受外来技术和材料影响,建筑建造开始产生的革新,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使用和结构规范上存在不足,该建筑用钢筋混凝土柱梁大大改善了此问题,平面布局上解决了办公、起居、休闲等传统建筑使用功能的不足,在屋面和檐口细部采用传统的琉璃瓦及彩画装饰等,建筑屋顶采用木材料的豪式屋架,解决大跨度问题。在该组建筑的材料和建造技艺上能体现出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2]。

3 修缮重点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因长时间使用,虽然一直有维护,但毕竟使用了近80年,建筑处于老龄化状态,随之出现各种问题:屋面渗漏、墙体开裂、门窗损坏、彩画剥落等现象,中山陵园管理局在接收美龄宫之时为了保护文物和合理使用,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其进行修缮。

经过设计单位现状的多次勘探、咨询管理者、并查询历史档案资料等,修缮设计时主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3.1 结构加固

美龄宫整组建筑为两个单体,警卫室和主体建筑,主体建筑楼面、地下室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开间均采用井字梁结构。两建筑均为混合承重体系,承重墙体都为砖砌体。两个单体建筑采用了当时最高等级的混凝土和进口钢材,取芯后其强度等级在C25左右,钢筋强度相当于现在的三级钢。因已经使用近80年,接近结构服役期满,当年设计没有抗震概念设计,承载体系、节点构造的要求与现行规范不能相提并论,特别表现在结构耐久性较差。为了尽可能满足现代规范需要,本设计对结构体系进行了补强、对重要构件进行了加固。采用现代碳素纤维材料外贴或缠绕等加固手段,外表面用白色涂料覆盖,几乎没有改变建筑构件的外观和显著影响尺寸。

3.2 建筑立面

从档案资料看,建筑设计时采用外墙面砖贴面,现状保留了外墙面砖,但在1962年军队使用时两次刷外墙涂料,第一次为灰色,第二次为浅黄色,多处剥落两次颜色都可见。因面砖为毛面,给恢复原本面砖本色增加难度,施工时要求技术人员采用钢丝刷轻轻刷清表面涂料,防止清除表面涂料而损坏面砖的表面,毛面砖缝隙中的涂料局部无法清除只能暂时保留,以待时日自己老化脱落。

3.3 屋面修缮

因现状勘察时无法揭开屋面,而查询的设计施工图也无构造交代,给修缮设计带来不确定因素。实际施工时也大大出乎预料,屋面构造在南京也仅此一例,屋面自下而上依次为望板、防锈铁皮防水层、木构瓦架子、木防滑条、座灰、琉璃瓦。金属防水层不多见,而采用木瓦架固定琉璃瓦使得瓦和望板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起到保温隔热效果,这些构造做法给施工增加了难度。

3.4 钢门窗

现状勘察时发现多处钢窗锈蚀,部分已经无法开启,修缮设计时考虑实际的可操作性,和上海的钢窗厂进行沟通,最终采取按现状尽可能对钢窗进行修缮,对局部朽烂严重的构件进行更换,部分缺失构件不影响使用就保持现状,因费用和工期要求,部分金属构件直接用钢窗厂形状接近的构件替换,维修后的钢门窗重新做黑色防锈漆。

3.5 彩画

在修缮设计方案中单独有彩画设计专篇,并征得国家文物局同意。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别墅彩画的主体是旋子彩画,其仅次于和玺彩画,有明显、系统的等级划分,既可以做得很素雅,也可以做得非常华贵。现状保留的彩画从涂刷层看有两至三层,明显经历过三次维修,但基本保留民国时期式样,保留的彩画局部起皮,但多处保存较好,修缮设计时对较完整部分给予保留,修补缺失或损坏之处[3]。

4 文保建筑原真性的思考

参照文献法规等材料,依据不同的价值判断在其受损后所采取的保护方式也有可能存在区别,这就引起原真性的思考。《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中对文物保存的原状有四个具体内容:原来的建筑形制、原来的建筑结构、原来的建筑材料、原来的工艺技术。大家对建筑形制、结构、和工艺技术都比较好理解,经过前面对价值的分析,大家对原材料的保护在特殊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理解,实际项目实施时不得不考虑技术的可达性、经济的合理性,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修缮钢门窗时部分构件采用非常相近的构件替代,如果完全原样修复,费用极高,委托方无法承受;地面马赛克局部修复时因无法购置原材料,如不修复存在地面积水现象,冬天会引起冻融,加速地面损坏,因量小,采用相同色彩的石材打磨成相同尺寸替换。文物建筑修缮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尽可能延长其寿命,修缮离不开新材料和新技术,但新材料和新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历史遗存。新材料和新技术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加固、性能的改善,同时必须考虑文物构件原真性,不得武断地强加利用。

所以在修缮设计时本人对原真性的理解是:保留历史信息时尽可能保留原物,不能受委托方的喜好、经费等而胡乱干预原有的历史信息,部分非重要构件对结构和视觉影响不大时可以缺失,最后万不得已之时才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复制品。

猜你喜欢
面砖彩画官邸
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耐火衬里温度及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土新建陶瓷面砖生产厂投运
建筑工程中面砖装饰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阎先公和他的瓷板色块泼彩画
浅谈面砖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海外官邸制调查
西方国家官邸制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