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发生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2018-02-16 07:34王宏燕周晨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瘟非洲

王宏燕,周晨阳,董 娜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4;2.辽宁省动物医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164;3.沈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辽宁 沈阳 11003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通常表现出高热、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等主要临床症状,具有病程时间短、病死率高达100%等特征[1],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原发于非洲,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了ASF的暴发,1957年ASF首次从非洲传入葡萄牙,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ASF蔓延至西欧各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马耳他等国家相继暴发该病。1971年,ASF再次跨洲际传播,从欧洲传至中南部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如古巴、巴西、海地及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国家。在ASF全球传播的同时,ASF也从非洲东部和南部国家进一步传入非洲中部和西部国家。2007年ASF再次远距离传播格鲁吉亚,之后扩散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拉脱维亚、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2017年,ASFV又传播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2],该州是远东地区的商贸人员往来的中枢,与我国商贸来往也非常密切,而且距我国北方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仅约1 000 km,这使得ASFV传入我国的风险更高。2018年8月,辽宁沈阳发生了我国首次非洲猪瘟。

本文根据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情况,重点介绍非洲猪瘟的流行特征、与古典猪瘟的差别及非洲猪瘟的防控。

1 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及诊断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五五社区张姓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存栏383头,发病47头,死亡47头。农业农村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紧急指导当地做好各项防治措施并采样检测。8月3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病原学诊断,确诊此次疫情为我国首次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

对该疫情中死亡的生猪剖检可见非洲猪瘟典型的病变,脾脏极度肿大,严重梗死,质脆易碎,脾肿大至少5~10倍;肺出血、质硬,有间质性肺炎变化;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明显、色淡,未见出血点;扁桃体见陈旧性出血[3]。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采样后,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B646L/P72基因进行基因型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并使用CD2v部分序列进行血清群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属于基因Ⅱ型,血清8群[4],证实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的毒株(China 2018/1)与目前在俄罗斯和东欧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3-4]。China 2018/1是怎么传入我国的,还需要进一步溯源追踪。

2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征

2.1 非洲猪瘟全球化传播速度加快1921年ASF在肯尼亚(非洲)首次报道后;36年后(1957年)传入葡萄牙(欧洲);14年后(1971年)传入古巴(美洲);7年时间(1978年)传入意大利(欧洲);之后用29年(2007年)长距离传播至格鲁吉亚(亚洲)、亚美尼亚(亚洲)、阿塞拜疆(东欧)、俄罗斯(欧洲);5~10年(2012~2017年)在一些欧洲国家乌克兰、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俄罗斯发生。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举办前后有9个举办城市周边发生了52起ASF疫情。2018年8月1日,我国辽宁省沈阳发生ASF。从ASF世界流行史可以看出,ASF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波及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广。

2.2 非洲猪瘟传播方式多样化ASF可通过感染猪的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感染猪的血液、唾液、粪便、尿液等污染环境、设备、工具、食物等传播[5],这是ASFV向邻近地区传播的主要方式,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发生ASF疫情都由生猪调运所致。ASF可通过猪产品、泔水等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ASFV实现远距离跨境传播的主要方式[6-7]。例如,ASF首次从非洲大陆传入欧洲的葡萄牙,就是因为葡萄牙机场附近的猪食用了航运废弃物而引起的。ASF可通过带毒的软蜱叮咬进行传播[8-9],软蜱自身不会远距离移动,只是在附近猪群中传播ASFV。ASF可通过野猪传播[10],由于野猪活动不受限制,也是ASFV实现跨境传播的一种方式,俄罗斯ASF疫情的发生与野猪的跨境迁移密切相关。ASFV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是造成ASFV扩散和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2.3 非洲猪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ASFV可以在血液、粪便、各种组织及环境污染物中长期保持感染性[11],ASFV在血液中可存活15周,在粪便中存活时间为160 d,在未煮熟的猪肉产品(香肠、火腿等)可存活3~6个月,在鲜肉中可存活150 d左右。ASFV顽强的抵抗力直接考验猪场的消毒能力,如果猪场的消毒措施不利,无疑给ASFV传播打开了门户。

3 非洲猪瘟与猪瘟的鉴别

非洲猪瘟与猪瘟都称为猪瘟,很多养殖者在名称上就容易将二者混淆,加上二者感染猪后引起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很相似,兽医工作者很难通过眼观将二者区分,只能借助实验室的专业诊断。其实非洲猪瘟和猪瘟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疫病,但均严重危害全世界养猪业发展,是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3.1 名称不同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原发于非洲地区,而且一段时间内局限于非洲地区发病,因此命名为非洲猪瘟。猪瘟,全称为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当时欧洲的兽医学者为了与非洲猪瘟区别,将其命名为古典猪瘟,我国将其简称为猪瘟。

3.2 病毒分类不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是该属唯一的成员。古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3.3 核酸种类不同ASFV是一种双链线状DNA病毒,基因组全长170~190 kb,目前有24个基因型[12-13]。CSF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12.3 kb,有3个基因亚群。

3.4 传播方式不同ASFV是一种虫媒病毒,软蜱是主要的病毒贮存宿主和传播媒介,通过软蜱叮咬进行传播,猪一但感染ASFV后,猪体之间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CSFV则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

3.5 特征性病变有所差别尽管ASFV和CSFV感染猪后,在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上非常相似,但CSFV在长期的免疫压力下,很难出现特征性病变,表现出的病变不典型,而ASFV感染猪后,猪呈现出脾脏极度肿大,是正常脾脏的10倍左右,肺脏也出现水肿现象。

4 非洲猪瘟的防控

迄今为止关于非洲猪瘟,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安全可用的疫苗。隔离、限制猪只流动、消毒、扑杀等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控制和根除措施。辽宁沈阳发生的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确诊后,专家对该养猪场进行了现场调查,该养猪场位置紧邻车辆繁忙的乡间公路,厂区门口未设置消毒池,生物安全条件差,引猪主要通过猪贩子,不经过隔离观察直接混群喂养。鉴于该养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的现场情况,养猪场(户)防范非洲猪瘟应做到以下几点。

4.1 提高养猪场生物安全条件 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ASF疫情,77%发生于散养户和小规模养猪场,23%发生在规模化养猪场,养猪场生物安全级别越高,发生ASF的概率越低[14]。由此可见,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ASF的关键所在。对养殖场的人员流动、猪只流动、猪场运输车辆、饲料、供应物质等要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规范。

4.2 引进生猪要严格检疫,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养猪场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软蜱接触。发病猪和带毒猪是ASF的重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发生传播,感染猪的尿液、粪便、口腔、鼻腔、咽部、眼睛和生殖器均能排毒。据俄罗斯研究资料表明,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移动或接触是ASF扩散的重要传播途径,约占38%[15]。野猪和软蜱是ASFV的储存宿主,ASFV一旦传入野猪和软蜱,会使病毒在野生感染圈内长期存在,难以根除,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播家猪引起发病。

4.3 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生猪 根据俄罗斯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通过饲喂泔水感染ASF的机率为35%左右[15],泔水中常含有未经处理的ASF染毒猪肉及产品,是造成ASF扩散的重要原因。我国用泔水喂猪的现象很普遍,ASF疫情发生后,用泔水饲喂生猪感染ASF风险就进一步升高。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瘟非洲
An Uncommon Trip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非洲鼓,打起来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