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私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2018-02-16 20:07俞菲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私密性空间设计建筑设计

俞菲

(苏州科技大学)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在未来几年新增幼儿人口必定迅速增加,势必导致幼儿园数量需求的严重不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安全平稳的经历过渡期,给予幼儿良好的引导,正确认知自我。因此,幼儿园建筑设计不能单纯地注重数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质量的提升,为幼儿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并注重与幼儿活动息息相关的空间形态。

目前,幼儿园建筑设计已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新建成的幼儿园活动空间相较于传统幼儿园建筑其形式更加丰富,然而大多设计师依旧仅关注幼儿园建筑的公共空间,却忽略了幼儿园建筑的私密空间。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时应在社会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景观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幼儿的私密心理、好奇心理、探索心理等,设计出符合幼儿环境行为特征的幼儿园建筑空间。

1 幼儿园私密空间的定义

“私密是由个人或一个小群体决定是否可进入并负责其维持的场所。”[1]幼儿园私密空间在其室外活动空间、模糊空间和室内空间中普遍存在,可形成视线通透,限定感不强的开敞式私密空间,如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和班单元集中活动场地等;与外界有一定交流,但仍有较强的空间限定感的半封闭式私密空间,如幼儿园的门厅、过厅、走廊等模糊空间;与外界物质环境相隔离,具有极强的空间限定感的封闭式私密空间,如墙角、由室内家具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等。

幼儿园建筑中不是所有的空间都需要开放感,需要根据儿童的全部行为需求设置具有不同层次的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例如,一些害羞、疲惫、沮丧的孩子有时需要在具有较为明显的聚合性或向心性、边界部分的包围感与连续感较强的空间内驻足停留,暂时离开父母、老师或其他孩子的视线,减少外部的干扰,来恢复精力、观望或独自玩耍。

2 国内外幼儿园私密空间设计的比较

由于我国与国外存在着文化背景、经济基础、学前教育理论的区别,因此两者的幼儿园建筑设计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2.1 国内外幼儿园私密空间设计的共同点

幼儿园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即为:健康、安全、舒适的教育环境,教师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幼儿园建筑设计也遵循着相同的原则:建筑应有充足的采光、运用活泼的色彩、采用安全的材料、设施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等。

2.2 国内外幼儿园私密空间设计的不同点

2.2.1 建筑强调的内容不同

由于国内外的教育理论不同,因此幼儿园建筑所强调的内容不同,从而导致其空间形态和功能分区等的差异。

2.2.2 空间形态不同

(1)功能不同:我国的幼儿园以活动室为主,而西方幼儿园中有多功能室、表演空间、共享空间、游戏空间、活动室等多种类型的建筑空间形式。

(2)性质与分割方式不同:西方幼儿园空间形态相较于我国更为开放、灵活,功能更多。例如其活动室之间或用隔断做成既分又合的活动空间、或用半墙或门分隔,有的不加分隔。

(3)重点空间不同:我国幼儿建筑以活动室为主,而西方幼儿园建筑的重点是共享空间和交往空间。

(4)室内设计不同:我国幼儿园家具的设计已考虑到幼儿的心理、思维的特点,而西方在此基础上又加强了其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使得家具设备与墙壁构成、天花吊顶等相结合,家具色彩与建筑颜色、形式更加协调一致,营造家庭气氛与趣味。

(5)自主性不同:我国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自我营建的空间较少;西方幼儿园的建筑结构固定,但是其建筑内容可变,与此同时,其室外设置工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沙场、建筑物等。

(6)室内外关系处理不同:我国幼儿园的室内外关系划分较清,而西方幼儿园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联系更为密切。

(7)立面造型与风格不同:目前我国幼儿园立面形式较之前相比也较为丰富,如城堡、积木、退台式等,但建筑形式未有大的突破;国外出现了依据造型来确定室内空间的大胆例子。

(8)室外环境性质不同:我国的幼儿园建筑室外环境设置的保护性玩具,多为滑滑梯等基本游戏的设施;国外幼儿园建筑的室外场地在考虑场地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多设置以培养儿童勇敢、冒险、知识性的游戏设施,给儿童以更多的选择,被称之为“冒险游戏场”。

3 幼儿园私密空间优化设计的要求

3.1 迎合幼儿心理特点

幼儿园的活动主体是儿童,因此建筑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才能设计出符合儿童生理心理需求的幼儿园建筑空间。由于儿童多有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事物有求知欲,因此在幼儿园建筑设计时应将这种心理特征与环境心理学结合。同时,幼儿相较于成人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可以以“大家庭”为核心理念,让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有家庭般的温暖感,从而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消极情绪。

3.2 注重私密空间的设置

当幼儿自由活动时,其更愿意在兼具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空间中停留。在此类空间中,儿童既可以在较大活动范围内自由玩耍,保持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感,又可以保持一定私密性和安全感。

幼儿园私密空间可以通过植物、栏杆、墙体、地形的凸起与凹陷、地面铺装、家具的围合等实体元素进行围合限定;还可以通过景观亭、景观廊等屋顶覆盖来限定空间;或者仅仅借助家具设施围合成一定的小空间,形成诸如“悄悄话”的空间。

3.3 提供多元化的私密空间

传统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常常受到建筑规范以及建筑空间和附属设施的严格的限制,活动空间内只可以进行一些小型的桌面游戏,幼儿的心理需求及兴趣培养常常被设计师主动或被动地忽视,从而无法满足现代儿童的发展要求。现代幼儿园建筑设计应强调以儿童为本,以满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目标,突破传统活动单元的限制,注重幼儿园建筑形体和各种私密性质的空间置入,尽可能地适应儿童群体的心理尺度。

4 幼儿私密空间环境行为的模式分析

在特定的场所和空间,人的环境行为与空间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有矛盾,那就会导致儿童专心时间缩短、发生争执、产生破坏性行为等负面影响[2]。因此,良好的幼儿园私密空间的构成可以引导儿童产生较好的交往行为。

4.1 私密空间的结构模式

对儿童而言,其在幼儿园中的活动就像在儿童特有的社区里活动一样充满了自由与好奇。在这个“社区”里面有适合各种集体活动的“广场”、富有活力的“街道”、供儿童生活的“住宅”和满足儿童私密性需求的“角落”。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幼儿园设计时,组织协调儿童空间环境时需要考虑不同环境下儿童的行为特征、组织活动形式以及幼儿园所特有的空间私密性性质,将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的整体环境,从而提供儿童私密空间对应的结构模式。

4.2 私密空间的分布模式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与相应的行为特征是保持一定的。在有一定广度的空间里,很明显的是,被人们所占据的某个位置的空间定位,必然会受到空间构成诸多因素(如墙壁、柱子等)的影响。[3]儿童作为使用主体,其生理和心理需求起到了决定私密空间具体形态的作用。因此,设计时需将建筑功能布局与儿童的交往活动方式相结合,并根据每个空间所具有的独特性得出不同幼儿园的交往空间的分布模式。

5 结语

由于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较快,幼儿教育更注重开放式教育,因此国外幼儿园建筑的活动空间更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我国的幼儿教育正处在变革阶段,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与开放式教育模式求同存异。幼儿园建筑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的同时,也应提高其内部空间设计的质量,以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幼儿园建筑中的环境行为,关注促幼儿私密性空间的需求,逐步实现幼儿园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1]林静瑜.人居环境私密空间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2]梁晓翔,谢青.私密性心理行为对空间设计的影响[J].广东建材,2006.

[3]郭晓君,孟文利,邓海波.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构成及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

猜你喜欢
私密性空间设计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建筑设计的困惑
探析公共空间的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