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的本质内涵及传承发展

2018-02-16 08:29王凯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壮剧传承发展

王凯

摘    要: 壮剧作为民间传统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国家确定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壮民族地区广大同胞的喜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壮剧的发展起源,阐述壮剧的本质内涵与发展趋势,提出传承发展壮剧的设想,以期进一步繁荣壮剧文化,展示民间壮剧的特色与魅力。

关键词: 壮剧    本质内涵    传承发展

壮剧作为壮民族地区极富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剧种,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含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功能作用。总结梳理壮剧的演变历史和发展现状,细致分析壮剧的内涵特征,对于更好地传承发展壮剧文化,充分展示壮民族地区民间壮剧的特色和魅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壮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壮剧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表现形式,深受壮民族地区人民的喜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壮剧艺术在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进步进程中面临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状况,壮剧的创新发展缺乏传承机制基础。在壮剧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壮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更关注壮剧的生存环境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积极探求和深入分析壮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1.壮剧的基本概述。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一个勤劳朴实、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族人民的文化、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情趣孕育了壮剧,壮族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说唱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民歌集会成为壮剧产生的渊源。壮剧来源于壮民族聚居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广大壮族同胞集体智慧的结晶。壮剧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大类,各自具有较为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意愿、审美习惯、精神追求和文化特征等,具有独特的民间地方特色、民族艺术风格和社会功能作用,已成为壮族人民的骄傲。

2.壮剧的历史源流。壮剧最早出现在清朝初期,旧称“土戏”、“呀哈戏”。壮剧在长期流传和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大类。

南路壮剧是壮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广西靖西、德保、天等、大新、田阳、田东等地区流传发展,由当地民间歌曲、说唱演变发展而成。最早形成于清朝中期,由木偶戏发展成为艺术戏剧形式,其最大特点是用人替代了木偶;民国期间逐步演变成“演与唱合一”的戏剧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以代言体形式出现。目前,南路壮剧呈现艺术精品日益增多、发展机制逐步完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北路壮剧主要在广西田林、隆林、西林、凌云、那坡等壮民族聚居区流传发展。在乾隆年间经过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平地戏、游院戏、搭台戏等多个时期孕育成形;在嘉庆年间和道光年间说唱形式得到快速发展,角色行当基本齐全;到光绪末年,已发展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文革”期间,因我国传统文化没有重视,壮剧因此受到冷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当前,北路壮剧在政府支持的政策环境下持续发展。

师公戏是壮族民间特有的一种小戏,经历由一人唱故事、一人多角演唱到分角色演故事的逐漸发展过程,主要在武宣县、象州县、合山市等地区流传发展。壮族师公戏广泛吸收民间故事,充分融入唱词、舞蹈等艺术形式,不断丰富表演内容,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壮剧的发展现状。梳理壮剧的发展历程发现,壮剧在“文革”期间出现剧本、演员、编剧人才的断层而一度停滞。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部门和民间剧团开始复兴,民间剧团逐年增加,传统歌圩恢复,文艺调演、会演活动频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壮剧发展有断层的不足。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经历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开始出现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潮,能演能唱的壮民族地区演员外出务工经商,老一辈健在的艺人越来越少,部分健在老艺师缺乏专业的舞台指导经验,壮剧逐渐失去了传承发展的人文土壤,大多数壮剧都是现编现导现演,剧情质量、演出技艺等难以上升到“美学”层面,负面影响了壮剧的生存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背景下,壮剧处于非主导地位,缺乏自我批判革新能力和文化创造思想源泉,难以代表社会文化高层次的意识水准和反映社会高层劳动者的利益需求,壮剧因管理不科学和资金短缺导致表演越来越困难。

分析壮剧的发展环境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呈现出迅速扩展的态势,壮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民现代时尚休闲生活方式和消遣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壮剧的观众群体流失越来越多。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外出务工青年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而产生自卑心理,欣赏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锐减。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观众群体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观念受到影响,民族教育不够完善,壮剧人才队伍缺乏,壮剧表演相对时尚潮流的娱乐方式,在审美文化层面上缺乏创新性和潮流性,不易满足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要,面临衰落的趋势和消失的危险。

在壮剧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壮剧的保护性开发,注重对壮剧的研究,探求保护壮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土壤,寻求壮剧发展历史以推动传统艺术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强化壮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和参与意识。

二、壮剧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壮剧是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与壮民族的发展历史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在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壮民族生产生活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1.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壮剧是由壮民族同胞共同创作的,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展示和文化艺术形式的特别表现,是广大壮民族地区同胞对自然世界认知实践的充分表达。壮剧生成、发展于民间,具有群众化的显著特色,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壮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有与民俗、民生相结合的戏剧演出传统,构成了壮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深得壮民族同胞的喜爱。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戏曲中,壮剧的自然普及率居首,在壮族人民情感生活中引起了共鸣和文化上的认同。

2.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受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影响,壮剧艺术主要流行于广西区百色市及云南文山自治州的壮族人民聚居区。壮剧的题材、内容来源于壮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蕴含着丰富的壮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元素,其曲调、唱腔是在壮族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壮剧在壮民族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且各地呈现不同的地域特点,客观反映了壮民族地区的历史生活风貌,折射着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体现了壮民族同胞的文化艺术心理和积极进取精神,表现出了强烈的地域色彩,具有促进壮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增进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的作用。

3.具有丰厚的价值理念。壮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壮剧的形成、发展、传承与敬老孝亲、惩恶扬善等传统道德价值理念密切相关。在壮剧传统演出剧目中,众多以“孝义”、“敬老”等为主题的剧目大力宣扬恪守孝道、个性善良的道德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深受广大壮民族地区同胞的喜爱。在壮剧的艺术表演形式上,完整的角色定位,鲜明的性格对比,善良正义战胜凶恶势力的较量,体现了壮民族地区民众惩恶扬善的价值理念,反映了壮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热情期盼,引起了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上的认同,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传承的意识。

三、壮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壮剧是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壮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已成为壮民族地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弘扬壮剧文化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努力实现壮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推动壮剧的传承发展。

1.适度改革辩证继承。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加强文化自信,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要求科学对待文化传统,提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善于把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需求有机统一起来,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促进壮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成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思想精神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下,壮剧在不改变语言、唱腔这两个地方剧种突出要素和保留壮剧原有艺术风格的前提下,将限制传统壮剧“走出去”的壮语进行适度的汉化改编,将现代化的乐器和集体舞蹈等表演形式融入壮剧进行辅助演出中,在展示传统壮剧语言、曲调独特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壮剧表演音乐的多样性,使传统壮剧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相融相通,用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口味的形式对传统壮剧文化作出新的“阐释”,增强壮剧的观赏性。

2.加强创作打造精品。传统壮剧在饱含丰富想象力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高度歌颂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情义正气,多以喜剧告终、大团圆结局,突出向上向善的人生追求。时代在不断前进,壮剧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根据不同剧团及地区的受众体,立足壮民族地区的艺术土壤,深入发掘壮剧文化丰厚底蕴,以壮族人民的生活为主,反映壮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等民族艺术优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剧目创作,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沟通融合现代的元素,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丰富壮剧的舞台表现力,创作出符合壮剧人民审美特征,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呈现开放多元性的剧目,热情讴歌当代壮民族人民的生動实践,打造极具观赏性更能吸引观众的精品壮戏,催生新的艺术样式和业态,扩大壮剧的文化受众,加强壮剧在青年人中间的传播,吸引更多的民众欣赏壮剧、传播壮剧,使壮剧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壮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3.培养人才建立智库。文化是因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团队组织建设和人的作用发挥。加强壮剧人才智库建设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和民间社会组织力量的共同参与。地方政府需要实施群众文化建设工程,打造一支扎根壮民族地区、影响全国的业余剧团,建立壮剧传承人命名与管理机制,从法律上或制度上认同文化传承人的明确身份和重要地位,在生活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壮剧传承人成为一种受社会尊重、令人羡慕的职业,建立传承人“传帮带”的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艺人努力担当起传承的责任。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立足壮民族地区的实际,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将壮剧引入壮民族地区学校基础教育课堂,推进壮剧文化进高校宣传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壮剧艺术的同时,为壮剧艺术人才的发现、培养、成长创造条件,做好青年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民间社会组织要整合资源条件,建立壮剧的保护平台,成立壮剧艺术培训机构,组建壮剧人才智库,开办编剧、乐器、化妆等有利于壮剧传承发展的各类培训班,通过举办艺术展、作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演出人才,以新的生命力重回壮剧保护的重要位置。

4.完善机制加强宣传。壮剧的传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壮民族地区政府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培训经费,扶持剧团发展,为当地壮剧团演出提供固定的时间空间,建立具有正确导向的民间会演机制,建立无评奖标准的剧团交流演出机制,形成民间壮剧团周期性的展演惯例,举办学术研讨会、艺术节等活动构建剧团间交流的长效机制,形成壮剧发展的制度性保障体系和内部的稳定动力。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和现代信息化的手段,认真做好壮剧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充分挖掘传统壮剧文化的“精华”,对传统壮剧进行大众化、现代化的加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壮剧提供固定的展示空间和传播媒介,推向更广的市场和平台,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营造壮剧发展繁荣态势,提升壮剧的影响力及知名度,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四、结语

壮剧来源于壮族民间故事,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壮剧文化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高度重视和协调配合,共同关注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引导人们参与对壮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更适合壮剧创新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剧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7).

[2]廖明君.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3]杨宗亮.壮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7).

[4]郑海花.北路壮剧的传承与发展——以一个民间艺术家的沉浮人生为例[J].传承,2009(5).

[5]陈丽琴.族群交往:壮剧生成与传承的文化生态[J].广西社会科学,2012(2).

[6]黄炳祥.北路壮剧的社会功能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2(5).

[7]陈文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剧的保护与传承[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4).

猜你喜欢
壮剧传承发展
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探索有效发挥云南壮剧保护的主体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壮剧来啦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