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刍议

2018-02-16 08:29李婵娟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李婵娟

摘    要: 伴隨新时代教育而来的研学旅行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状态,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成为丰富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为教育的多元发展提供一种可能。作者提倡以课程开发的形式结合大纲课程对研学旅行进行优化,提升其价值。

关键词: 研学旅行    课程开发    中小学教学

自古以来,我国文人求学都遵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原则,游历山水,遍观古迹,领悟自然之道,体会人世之理。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开启了古人游学的先河。其后,历代文人竞相效仿,游历天涯,在行走中学习,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年轻时走江南行大漠,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为此后的著书奠定基础;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出蜀,“仗剑出国,辞亲远游”,东至蓬莱,南至岭南,在山川之中酝酿胸襟,在湖海之边凝聚诗意,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惊天骇俗的不朽诗作;毛泽东同志青年求学时期,多次利用假期,与好友结伴,深入湖南农村,了解社会状况,写下《湖南农民调查报告》等文章,为其以后革命方针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代以来的研学起源于英国,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学与游,故而又叫“游学”。我国近代以来的游学形式多样,比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出国“勤工俭学”,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春游”“秋游”,都属于“游学”范畴。由古及今,从外到中,游学一直被人们推崇,成了弥补书本学习不足的有效方式,虽然“游学”以游为主,但人们依然把学看得很重。到了新时期,为了更加强调“学习”的目的,“游学”被改换名称,称为“研学”,强调研究学习。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上自古以来就有的“向外而学”的需求,研学活动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状态,越来越多的职业机构和专职人员参与其中,制定专门化的研学课程,形成固定的研学体系,成为新时期的新型“游学”模式。但是,在繁荣发展的背后却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过于商业组织无序,安全问题频发

研学活动往往涉及范围广、人数多、事物杂,使得诸多学校不敢也不能有效组织此类外出活动,再加之一些学校老师对于研学意义认识局限,往往不愿用心尽力组织,权当研学为外出游玩的机会。由此而来,为满足研学旅行组织需求,一批商业性的研学公司孕育而生,而一些旅行社也抓住机会,推出相关的研学项目,提供研学内容、流程、运输、饮食、住宿、管理等一整套服务,满足学校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目前城市学校中多采取以旅行社等公司承包的方式组织游学活动。

但是,伴随而来的是高昂无标准的收费,以长沙地区为例,普通的一日研学旅程不含食宿,每名学生的收费高达200元左右,而较长时间的寒暑假出国游学,费用更是高达几万元,甚至部分学校参与利润分红,无形之中加重家庭的负担。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一些研学机构尽最大可能拉长研学时间,然而相应的后勤保障跟不上,甚至出现一个辅导老师带50人研学的现象,在车辆运输、饮食安全、住宿保障等方面更是问题百出,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二、研学内容单一固化,很多流于形式

目前的研学活动多是由旅行社组织,简单地将旅行产品“嫁接”过来,完全没有从教育目的出发,研学内容缺乏设计,只是强调“游”,而完全忽视“学”。研学内容多是选择景点,采取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方式,即使是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的内容,也会被忽视,或是简单的导游讲解,更有甚者,直接以“春游”的形式,用烧烤、游戏等内容取代观察学习,使得整个研学过程缺乏教育意义。

而相对深入的研学多是时间较长,不过不管是寒暑假的国内研学,还是较长时间的出国研学,都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并未让学生有更深的触动和收获,相对城市,农村地区学习研学存在内容单一固化的问题,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专业后勤保障,这些学校多采取延续了几十年不变的“锅碗瓢盆进山里,一顿饭来一篇文”的“春游”或“秋游”形式。

三、参与人员素质不高,不懂教育规律

研学,严格意义上定义,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参与者理应为具有教育资格或具有教育专业背景的人员,但就目前看,被商业化的研学实施者,准入门槛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研学活动多由旅行社承担,导致具体实施环节由许多非教育背景的人员承担,他们的具体工作只是也只能是后勤保障,而教育内容的教授与引导根本不能实施,因此研学相对学校教育的资源优势和生动性被搁置。更有甚者,为便于管理,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仅有的外出研学热情丧失殆尽。

研学活动,就其价值而言,无可非议,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到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涵,具有校内学习难以替代的功能。目前纷乱的研学活动必须优化,以期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研学活动应该纳入教育范畴,将其作为部颁大纲课程的有益补充。

(一)与课内知识对接,实现研学真正课程化。

研学的目的在于“得法于内,运用于外”,也就是说学校课堂知识和学习方法,是课外学习的基础,应该自然延伸到研学活动中。就课本知识的来源分析,都是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对经验的总结,研学只是跳过书本这一媒介,让学生直接从外在的自然和社会中习得知识,因而学校课堂自然能够延伸到研学之中。就课本知识的内容看,多数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从某一角度是对自然社会的写照。如语文学科多有关注自然山水名胜古迹的诗词、散文作品,涉及风土人情名人故里的作品,历史学科多有历史遗迹出土文物等知识、地理学科涵盖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等可见的一切地理现象,生物学科将自然生命悉数囊括。

研學活动理应从这些课文内容出发,甚至是对其印证,再以求获得新知。而这样的衔接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这样让他们带着知识出发,更有力量。因而,在具体研学活动中,不必贪多求全,或漫无目的,一次研学可以选定最能反映某一学科知识的地点,再紧紧围绕这一地点向其他学科延伸,寻找相关的知识要素,让研学活动有备而来。同时,积极探索有价值的研学内容和方式,让研学课程形成体系化,符合各阶段学科的规律。

(二)组织课程的设计,让学校老师参与其中。

早在2016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其他10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题中之意,就包含以学校和教师作为实施主体的内容。将研学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并且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测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虽然我们提倡以固化的考试模式助力研学课程,但是不排斥以灵活的考查方式推进课程实施。比如游历一处名胜古迹,可以采取多学科融入的考查方式,如语文学科可以写一篇绘景论史的短文,历史学科可以围绕名胜梳理历史沿革及相关大事,美术学科可以考查学生归纳或素描建筑特色……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多学科老师密切配合,提前备课,并集中制定考查方案,既有意又不繁。

在实地游览过程中,相关老师要参与其中,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相关疑问,显然只有专业学科教师才能完成,而且对老师是一个提升过程。这样通过一次研学活动,让师生在共游之中实现共学,共同进步。而之于后勤保障依然可以交给旅行社等机构,减轻教师负担,让其专心投入,进行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国家应顶层设计,以实现研学有序开展。

研学活动即使在某一校或某一地区得到很好的开展,但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只能让其成为少部分学生获益的课程。同时,应时代需要,目前的研学目的地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这得益于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正因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注重资源整合,将各地有益的研学课程探索进行收集,以形成可供借鉴的研学教材。此外,还应从学生评价体系入手,将研学课程的考查结果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指标,在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的今天,这已经成为可能。

在课程实施保障环节,教育部门可以鼓励,并且拨付专款作为学校开展研学活动的资金,特别是实施研学课程的教师,为其计算课时,发放相应的课时费用,促进研学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避免过多的商业利益渗透,保障教育的纯洁性。

研学课程作为大纲课程的有益补充,在逐步完善中一定能够日渐其效,成为新时代的创新教育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高效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敏.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3).

[2]范胜武.系统构建研学旅行课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06).

[3]辛颖.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J].中国教育报,2018(10).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