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调线调坡技术探析

2018-02-17 07:22赵磊
建筑与装饰 2018年8期
关键词:纵断面轨道交通调整

赵磊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1122

当今社会,我国城市轨道线路设计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仍然还存在施工结构变形的情况,这是在轨道施工与测量上的技术性失误,如若按照原计划施工线路进行施工,则会造成界限上的问题。因此,要严格审查相关失误因素,就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对线路平纵面进行调整优化施工,这种施工技术方法称为调线调坡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在已经完工的截断面上进行再次施工作业,使得施工线路更加平整,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建设[1]。

1 调线调坡的设计概念及原理

轨道调线调坡的设计概念指的是在线路施工图完成后,通过土建施工、轨道铺设线路等局部工作进行配合调整。其设计的功能性对于现如今来说,还未能统一规定,也无法认识明确。因此,对于调线调坡的设计概念及原理都需要进行深刻的探析。在当今社会来说,调线调坡设计在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还是非常吃香的,调线调坡设计的功能对于施工配合、轨道铺设这两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调线调坡贯彻整个轨道的建设,因此其工作量和操作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工作,而且也需要综合性的协调考虑限界、土建施工、轨道、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的影响,并且需要大量的数据及信息支撑,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中,比较实测限界值和设计限界值也尤为重要,其原理可以分别得出水平及垂直侵限表,进而以侵限值的大小情况分别进行调线调坡设计。对于线路平面的调整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交点的位置;②曲线半径;③缓和曲线长度;④单方面的因素;⑤多方面的因素。而对于线路纵断面调整则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坡长;②坡率;③侵限情况。在需要微调原设计线路中心及高程的情况下,需要参照误差标准,让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与已完成土建工程相符合,如果这几个方面都不合适的话,考虑到日后运营效果不理想,则会重新再进行一遍调线调坡设计工作,调整原设计的标准,直到达到理想的调整结果,并且满足设备限界和轨道的要求[2]。

2 调线调坡的设计流程及方法

2.1 调线调坡的设计流程

首先,需要搜集轨道交通线路的完整资料。第一,在设计调线调坡之前,应当审查清楚平纵断面资料与施工所依据的施工图版本是否保持一致性,严格保证数据上的零误差。第二,在对数据侵限情况进行测量检查时,应当对车站及区间施工图的实测值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测点位置的水平设计及竖向设计标高。第三,合理运用限界施工图,严格审查已完工的隧道是否线路侵限。第四,在查询曲线对应的超高值的资料(轨道专业提供)时,要通过曲线超高表来测算隧道偏移量,并对不同轨道的曲线段分析其运行速率,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曲线半径、缓和、长度的线路平面。第五,合理运用隧道偏移量计算表和减振地段表,严格测算计算曲线段隧道的偏移量和沿线轨道的减振形式。第六,在搜集测量资料时,一定要严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对调线调坡设计的正确判断,为避免造成测量失误,相关部门应当向测量单位提出详细的测量要求[3]。

其次,需要明确调线调坡设计的基本步骤:第一,误差的标准型需要明确。一般来说,误差主要是考虑垂直线路方向,沿线线路方向的偏差不做重点考虑,因为其偏差影响不大。第二,数据的输入需要准确。输入的主要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离散点处的线路里程、轨面标高、左右横距、上下高程等。这几个方面都需要输入到水平和竖向检查表当中。第三,数据校对需要准确。在完成了数据输入之后,则需要对数据进行校对工作,其资料需要根据提供单位的测量资料来进行核对,避免数据搜集失误,如果侵限值分别在80mm范围之内,那么则不需要设计调线调坡。第四,铺轨综合图的提供。当确定数据准确之后,需要对轨道线路中的调线调坡进行设计,而设计图则需要向轨道专业和铺轨施工单位提供,提供的设计图包括调整后的线路平、纵断面图,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轨道专业提供的铺轨综合图来调整后线路平面图布点,在施工开始阶段,为铺轨做准备[4]。

最后,要确定允许误差标准。在轨道交通施工工作中,目前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参照标准,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是能够允许误差值的界定。在实际的轨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工程的参照误差标准是根据有关施工工程上的允许误差值来确立的,相关数据表明,隧道竖向的方向所允许的误差值要小于五十毫米,但是,在实际轨道施工过程中对于轨道施工工程中,实际轨面的高低比设计图纸上的标准要高,那么,当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增厚道出床的厚度来弥补误差,如果实际轨面的高低比设计图纸上的标准要低,那么,当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减低倒床的厚度来弥补误差,使得道床上厚度的增减不能超过规定的误差值,并且要满足排水上的误差范围[5]。

2.2 调线调坡的设计方法

在轨道交通线路中,会出现施工断面上的侵限情况,那么,应当及时对断面的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并比较该数据与理论上限定的数据,通过比较的结果来调整路线的平面和纵断面。为确保施工上误差小,必须要注意断面侵限数值也要维持在最小的范围。如果施工上的误差无法避免,误差值较大,那么对线上调整则无法实现,具体方法可以对结构和设备的数据进行调整来实现对施工的要求。特别值得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线调坡的设计工作中要对断面与误差数据情况实时掌控,施工现场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对实际的横断面测量数据做出合理科学的调整。

调线调坡设计规划涉及以下几个步骤:①实地勘测线路的平整面。积极找出施工工程的设计点,现场测量要求不符的疑点区域,对首先是根据线路的平整面进行实地的勘测,对横断面以及高程测量上按要求进行设计。②规划测量的数据,将结构上的平面规格更好地进行规划。③第四点,专业科学的计算出侵限值的范围。为确保专业科学的算出侵限值的范围,其方法一定是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符合。④调整线路平、纵断面。⑤对比实际建造情况与设计平面。通过两者对比的结果实行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调整[6]。

在调线调坡设计的工作中,需要严格地进行实地考察高标准的要求施工过程,及时对线路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界限上的规划要求。如果遇到突发问题,需要请求各部门的同意,并及时对原有的设计图纸修改,使得施工工作规范地开展。要想使得平面调整合理,需要对两头切线方向偏差不大而曲线地段偏差超出范围的地段进行调整,运用偏角不变、调整曲线半径或缓和曲线长度的方法。如果在数值相当的地段呈直线或有部分曲线存在,那么则说明同向数据存在偏差,可以运用切线平移的方法进行调整;如果遇到其他的情况,都可以根据上述的方法综合性的处理。在处理的同时,需要注意横断面的检查,并且将调整后的资料重新放中线。纵断面调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针对坡度或坡长进行调整;②保持轨道中的施工线路排水沟不积水;③如果遇到较艰难的条件,可以合理改变施工误差预留量。④扩大隧道净空。⑤根据施工补救方案,合理科学的更改变对于纵断面的设计方案[7]。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调线调坡作为地铁设计中的重点施工技术,涉及到测量、设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原理,因此,在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总结和专业的技术水平来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合理实用的设计方法,来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本文对轨道交通线路中调线调坡设计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对今后的轨道交通设计工作带来有效借鉴和价值。

[1] 张杰.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00008-00009.

[2] 罗敏华.关于路线设计中影响道路安全的设计要素[J].城市建筑,2016,(35):290-290.

[3] 张文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J].隧道建设,2016,36(4):425-432.

[4] 屠念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7,(36):160-161.

[5] 司耀旺.地铁线路调线调坡设计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3):81-84.

[6] 袁海涛,何涛.基于点云数据在地铁限界检测及调线调坡设计自动化的研究[J].北京测绘,2017,(s1):161-163.

[7] 杜昊璇.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完成后的调线调坡设计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5,(2):52-55.

猜你喜欢
纵断面轨道交通调整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工位大调整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普速铁路轨道大修中平纵面的施工控制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浅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纵断面设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