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

2018-02-17 07:22兰建
建筑与装饰 2018年8期
关键词:族群河道水利

兰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州 都匀 558004

水资源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近几年中国河道污染问题越来越多,河道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传统老旧的河道治理理念和技术相对单一,并且还会对河道产生不利的影响。把生态水利良好地融入到河道治理之中,可以保证河道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前进。

1 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目标在于控制水流来满足人们的供水、防洪、发电、航运等要求,但是在水工建筑物发挥其功能的同时,生态环境已经一步一步遭受破坏,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严重失衡。而生态水利指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兼顾水利枢纽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水利系统,河流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骨干,既满足了人们需求又保留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生态水利迫在眉睫,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生态环境恶化。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就是能源和生态问题。②生态水利是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资源,而传统的水利工程无法长远持久的实现人们和环境的双赢,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只有稳定发展生态水利才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③生态水利是实现生态系统循环的需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保持其动态平衡的关键就在于控制其关键因素[1]。

2 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现状

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涝,而现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要特征,不再是为了治河而治河,而是通过综合整治流域,充分发挥水系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1 河道治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只单独考虑河道自身的功能,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更加忽略了河道与周边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协调,对原有生态景观、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具体来说,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在天然河道基础上进行的,这就直接破坏了原有的长期形成生态系统,导致了河流局部形态的单一和非连续。另一方面,河道治理施工势必破坏大量植被,对陆生动物造成了极大影响,同事施工中排放的污废水将改变河道理化性质,危害周边生物的生存发展。

2.2 河道治理现状

因人们需求和社会经济环境不同,我国的河道治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依附自然被动阶段,该阶段基本是在原有自然条件下进行,河流防洪效益不高;与河争地的阶段,该阶段是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修建了提水灌溉、河道治理、堤防建设等工程,但治理方法落后、单一、不科学;经济治河阶段,主要是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河道整治以保护耕地、道路设施和排放污废水;和谐治理阶段,在我国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首先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考虑到提高生活品质和创造优美环境,河道治理工程保持了河道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

3 生态水利在当代河道治理中的措施

3.1 科学使用生态措施,凸显河道自然状态

在河道治理阶段,为了恢复河道的自然环境,应恢复河道周遭的生态群落。对此点,应保证在河道社会功能发挥的前提下施行;一般地,河道的社会功能其实就是预防洪灾。建设工人应在河道周边构建生物族群能够适应的生态环境,并且沿河地形应体现出不规则的状态,布置的护坡应犬牙交错,之后所建设的浅滩应与深潭对应;在自然外力的影响下,河流沉积在河道下游区域形成河流生态系统,如此能够为河道周边生物族群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

3.2 强化生态河堤建设力度

在河道构建阶段,生态河堤的重要功能是对河道水体进行调整。为了彰显河堤的生态功能,需要着眼于若干层面:①科学规划河道中心线的生态在规划阶段,应对河道水利的动力、河流总体形态以及周围环境进行考察,这是由于这部分元素对生态河道的构建影响颇深;对上述生态河道水利因素进行合理控制,能够凸显生态河道的综合功能。②为了让生态堤岸的景观更为美观,应在河道两端布置浅水地段。③在生态河堤构建阶段,应把好护堤原料购买的质量关,在原料采购时,应秉承就地取材的准则,原料与堤岸周围的自然景观应高度契合,并且应尽量选择多元化的原料。

3.3 强化退化河岸生态带的构建力度

为了突出当代河道的生态特征,需要对退化河岸进行重建。河流高低水位间、高水位以上的河岸带,为生物族群带来了显著的边缘效应,是较为繁复的生态系统。因此,复原河岸带的生态功能对河道治理来讲价值非凡。①提供河岸带的生物族群栖息地让河岸带的生物族群休养生息,简单来讲,就是对河岸带植被进行选育、栽培、引进以及维护。通过这种模式,为退化河岸带的生物族群供应优越的生存环境,扩大其生存空间,让族群结构能够被优化。②在退化河岸与陆地面相接的缓冲区域,应选择一部分高耸的林木,并栽培草皮,如此能够让河道的水土流失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如此分配植被与生态系统建设的需求相符[3]。

3.4 强化当代科技的应用力度

伴随科技的进步,科技的使用范畴正在扩展,为了将生态观念与当代河道治理相结合,要科学使用先进科技。因此,凸显当代科技的植石治理法是不错的选择,其将天然石通过科学的规划重新排列并埋进河床。通过这类模式,构建河道深沟或浅滩,为河道中鱼虾蚌蟹等水生物的成长与发育提供优渥的生存环境。这类模式通常用于河床比降大于 0.002 的情况以及流速过快的河床地基位置。

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河道治理中,越来越重视河道的亲水性,旅游性、休闲性等,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水利的地位,需要从多元化的视角着手将生态水利与当代河道治理融会贯通。

[1] 云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54.

[2] 田紫望,黄炯.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4):106-107.

[3] 徐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96.

猜你喜欢
族群河道水利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