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大数据视阈下社会哲学的理论研究

2018-02-17 17:36鲍嘉琪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观点哲学研究

鲍嘉琪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1 引言

国外的社会哲学界,早已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大数据技术革命对社会哲学的影响,但在国内的社会哲学界,大数据还未能引起各位专家学者的重视,基于此笔者从网络大数据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哲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期望能够给研究者们带来一些参考和指导。

2 社会哲学的定义

由于社会哲学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学术界都没能对社会哲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故而笔者在这里探讨的社会哲学的定义,其实质上是社会哲学研究什么以及怎样研究的问题,只有弄明白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才能真正的取得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目前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同意将社会哲学纳入哲学的范畴,即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当然这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倘若要细说,各个学派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又有所差异,其中有三种观点最为突出:第一种观点认为所有有关社会领域的研究都能被称之为社会哲学,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研究就属于社会哲学的范畴,换句话说他们将社会哲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哲学是哲学和社会学的分水岭,比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要低一个层次,还是拿马克思主义哲学来举例,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里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社会哲学,他们认为社会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子集”,历史唯物主义则是社会哲学的进一步应用和拓展,与社会哲学相比,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更为广泛,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更多;第三种观点认为历史哲学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研究对象。保留这种观点的专家和学者指出,社会哲学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社会哲学可以理解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理论基础,同时社会变革和转型又可以理解为社会结构的变迁,换言之,现代社会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为社会哲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除了以上三种较为大众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较为小众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哲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科学中的某些哲学问题,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社会哲学应当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哲学在类的能够从不同层次区分的“学科群”。鉴于笔者学识有限,无法一一对其进行研究,因而笔者选取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即社会哲学是哲学的分支,从大数据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1]。

3 大数据的应用及价值

与其他新技术一样,大数据一面向市场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追捧,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通讯行业是最早运用大数据的行业之一,是大数据应用的“领头者”,紧随其后的是电子商务行业,其借助大数据,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同时在教育行业,大数据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冲击,线上学习如火如荼。就连政府部门也利用大数据建立了电子政府构建了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总的来说,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试图利用大数据实现国家产业转型和升级,并以此制定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然而与大数据运用得方兴未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大数据意识还没有树立,对大数据的价值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虽然人们在运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对大数据的价值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实现了其基本价值[2],但最终能否将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仍然是我们要综合考虑的问题之一,态度决定方法,倘若我们对大数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它,其也将必然会给予我们更多。

4 大数据视角下的哲学研究

马克思认为机器是剥削剩余劳动的主要手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资本同工人的对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机器的发展。但同时马克思也承认事物具有两面性特征,虽然机器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类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因而我们在大数据的视角下,也要辩证分析大数据给社会哲学研究带来的优势及劣势,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为指导、历史、系统、辩证去看待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哲学。

大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社会,在未来,随着人工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发展,电脑终有一日会代替人脑,产生自主意识,也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传统的社会哲学理论无法对社会的发展进行预测,这时大数据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大数据会让你仿佛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在进行细致的观察上进行逻辑判断,从而用哲学思想对社会进行研究,而不是原来的仅仅依靠大致观察和大致判断来认识社会及世界。也就是说大数据对社会哲学理论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这两个方面。数据技术和量化方法作为社会哲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借助数据技术和量化研究方法能够使得社会哲学研究向科学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但在大数据真正出现和得到发展之前大家都过于重视量化方法,却忽略了数据技术的方法,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到数据技术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学者担心数据解读过度,但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以及预测功能使得社会哲学的思维走向了整体思维,为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3],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指导思想,倘若能够应用得当,对实践给予指导,就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解放人类社会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促进人类的主体意识觉醒,进一步建设精神文明。同时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人们会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有利于我国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实现生态文明。

5 结语

总的来说,大数据推动了社会哲学研究的发展,但同时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不当则会害人害己。因而我们在看到大数据给社会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在道德、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社会哲学研究时要在大数据的视角下学会用新的眼光和角度合理合法的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观点哲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菱的哲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观点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