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手拉壶的拉坯技法

2018-02-18 03:55李为成
江苏陶瓷 2018年4期
关键词:潮州人毛坯泥料

李为成

(德化县陶茶阁陶瓷研究所,德化362500)

潮州手拉壶,也叫朱泥壶,是潮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变迁,手拉壶的造型不断改进,手拉壶本身不断地完美,加之实用、大气、精致,所以这一手艺被不断传承。

手拉壶的成型过程是手压住泥料,通过坯料的旋转形成作品的大致形状,再精修成要求的造型。

1 潮州手拉壶的历史传承

潮州手拉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蕴藏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沉淀。考古学家发现,潮汕枫溪的赤胡岐齐遗址出现在6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其周边地区有唐宋文物,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陶器。宋代的笔架山窑也有大量的陶器制作。手拉壶被广泛生产,而陶瓷手拉壶的手艺也一直相传至今。在潮州手绘锅的延续过程中,也采用了人工拉坯的原始方法,这种方法对手工技能的要求很高,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比较重。由于整个产品是完全手工制作,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产品,也不是完全一样的,会在高低、大小、轻重以及形状等方面有微小差异。

2 拉坯前的准备:制泥

在拉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泥料制备。将一定比例的原料放入浆池搅拌成泥浆,搅拌均匀后,搁置片刻,打开浆池下面的泥浆出口,流入后面的二个泥浆池中,等到泥浆沉底后,将泥池表面的一部分清水放出,两个泥池距离远近不一样,由于泥的粗细不一样,因此在泥浆流动的过程中,流进第一个浆池的粒度比较粗,远的那个粒度较细,当水分蒸发至含水量约为25%时,将被放入泥仓内。然后我们需要把泥房里面的泥拿出来进行练泥。练泥的第一步是踩泥,匠人们俗称“踩莲花墩”。踩完之后再用手揉,手揉主要是为了赶出泥料中的气泡,还可以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混匀,这样烧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气泡、变形或者裂开。揉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类似于家常揉面,泥的形状呈现旋涡状;另一种形状像羊头,所以又称“羊头卷”。揉泥是在一块比较坚硬的、平整的平面上进行,此平面若稍微倾斜,前低后高的话,会更利于操作。操作流程是将一大块白布平铺在倾斜平面上,操作者跨坐在上面双手用力揉压泥团,将空气排挤出,把泥团揉成长条状的时候,再把它竖起来压短,再搓长再压短,如此反复数次。

3 拉坯

(1)把正

“把正”是拉坯的第一个环节,又被工匠们称为抱泥头。抱泥头是指将揉好的泥摔在轮盘上,然后再用手将泥抱正,当泥和转盘的旋转中心一致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工序。经过数次的拔高以及按压,再次排除泥中的空气,并且提高了泥的可塑性,然后开始拉坯。

当转盘转速在120转/分左右时,把泥团摔在轮盘中央,往上铺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泥团揉搓的方向与转盘旋转方向相反,这样拉坯时手的推力与揉泥方向一致,泥柱才会越来越紧。

把正时左手用力,右手辅助。右手沾水洒在泥团上,同时两只手臂肘部紧靠大腿部,双手抱住泥团下方并向轮盘中心方向用力的挤压泥团,此时泥团会逐渐向上捧起,等到转盘和泥团成为同心圆时,用左手压下捧起的泥团,反复上捧下压的动作。

(2)廓内底

两手握住旋转中的泥团,左手手掌向下压泥柱的中心,使上部泥柱成扁圆旋涡,扁圆涡形泥团需要满足所拉坯体的用泥量。右手掌与大拇指按在泥团中间,左手拖着泥团下边,缓慢上托,同时右手慢慢提拉泥团,使之逐渐变成圆筒状,圆筒的深度和厚度决定了坯体的大小以及厚薄。

(3)提身桶

左手插入到圆筒内,掌心朝着自己,手指接触内壁,右手接触外壁,内外相互贴合,轻轻挤压筒壁,双手慢慢升高,根据器物的形状,拉出器物的雏形。这一步骤考验塑造者双手的配合,讲究左手右手的力度以及推泥的方向。手掌和手臂的用力不同会塑造出不同形态的坯体,转盘的转速以及我们手掌手臂的力度,都会对器物的形态造成影响,使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各有各的特色。这种形形色色的工艺品,显示出了他们的形态美,也显示出了技艺美。

(4)扩外形

完成提身桶后,双手交换方向,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右手用力将底部的泥推进去,左手从里面抵住,然后从底部往上用力,这样才能形成小底圆肚子的壶的形状,这个操作过程不能停顿必须一气呵成,十分考验操作者的耐力以及双手的协调能力。

(5)收口

收口的时候需要注意弧线的度,处理好口部与底部的关系,动作轻缓,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裂痕甚至崩塌。在此过程中需要用泥浆润泥,不可以用水,因为如果毛坯对水分吸收过多,会在干燥收缩的过程中裂开,造成产品不合格。

(6)割底

把基本上已经拉制成型的坯体的余泥从上到下抹干净,左手按住毛坯的底部,右手拿着割线,使割线的一端旋转于毛坯底部,右手稍稍用力,毛坯底部与泥团分离,双手快速地托起毛坯体,放在板子上,等到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潮州手拉壶完美地继承了祖先传下来的艺术和文化底蕴,在不同领域寻求创新,不断添加现代元素,潮州手拉壶工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创新多数是在造型上的改变,增强了手拉壶的美感,除此之外,也有给壶身做出的现代化改变,制成树枝状的壶柄,都体现了现代的美感。所有这些创新都极大地促进了潮州的茶文化,又同时使人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艺术美感。

在制作手拉壶的过程中需要平心静气,专注于如何将手中的红泥制作成圆润的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件精品。这种“圆”的精神被潮州人很好地继承下来,并且体现在潮州人待人处世的方法上,因为这种圆润的处世之道,潮州人在经商以及日常为人处世的时候往往如鱼得水。由于这种传统,潮州人特别喜欢喝茶,手拉壶作为日常茶具供客人娱乐,以茶会友,在喝茶的过程中和朋友其乐融融地讨论事情,也表现了一种和气之意,这些都说明了手拉壶在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件工艺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手拉壶因为潮州的传统文化也得到公众的认可。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手拉壶也将继续融入当下的元素得到不断的创新。

猜你喜欢
潮州人毛坯泥料
浅谈潮州手拉壶与茶文化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喝的什么茶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喝 的什么茶
基于机器视觉的毛坯件磨削轨迹识别研究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基于最短路径的杠杆毛坯尺寸设计
基于路径图的平面毛坯尺寸基准的研究
陈欢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