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名称: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基础研究

2018-02-18 08:33论文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彦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制孔电火花电解

论文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张彦

指导教师:朱荻《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电解加工、电火花加工、电铸加工等特种加工领域相关研究》、徐正扬《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电化学加工、电火花加工等领域研究》

本文聚焦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微小单/群孔的高效、精密、无重铸层加工基本问题,包括加工方法的提出、加工设备的设计研制、关键问题的解决以及典型航空材料微小群孔结构的加工,进行了大量实验分析和研究,主要完成内容如下:

(1)提出了基于低电导率盐溶液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制孔方法。分析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机理,并通过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现象观测、电压/电流波形及产物分析,阐明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材料去除机理。

(2)开展了高压内冲液管电极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工艺研究。分析了不同冲液压力对管电极冲液流速及加工产物排出的影响;通过与浸液加工和传统冲液压力对比发现,采用外径500μm的管电极,高压内冲液材料去除效率可以达到176.471μm/s,约为传统冲液压力加工效率的2倍,浸液式加工效率的60倍,且较好的改善了加工孔壁的表面质量,并分别针对外径为200μm、300μm和500μm的管电极,优化选择出适宜的冲液压力值。

(3)提出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管电极内孔结构的改进方法。通过实验发现单孔管电极内孔直径增加可以有效改善电火花-电解复合制孔效果;但单孔管电极加工存在残留中心柱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双孔、多孔管状电极的内部结构改进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对残留中心柱的去除效果,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双孔管电极的加工效果最优。

(4)结合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特点及气膜冷却孔加工的特殊工艺需求,提出了六轴数控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系统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机床主体结构、工作液循环系统、电源系统等。

(5)针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进行电火花-电解复合制孔实验研究。基于正交实验方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了最佳加工参数组合,加工后其重铸层残留长度小于整个孔深的1/10;针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制孔加工中孔穿透后的漏液、缺液问题,提出了低熔点非金属填充物反衬加工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反衬物对工作液的反流作用,同时利用反衬工艺解决了孔出口重铸层残留问题,实现了单晶高温合金的完全无重铸层制孔加工。最终,采用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加工出孔径为500μm、深径比大于8的大深径比微小孔,其加工速度为87μm/s。

猜你喜欢
制孔电火花电解
难加工材料(CFRP/Ti)叠层自适应制孔研究
机器人制孔系统与制孔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论电火花表面熔覆技术
轻轻松松学“电解”
飞机叠层材料精密制孔工艺研究
一种控温式重力驱动电火花液循环系统研制
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电火花线切割高效切割研究
基于Twincat的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
烧结NdFeB永磁材料电火花线切割高效低损切割研究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