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2018-02-18 05:55司鲁俊
现代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种薯中耕全程

司鲁俊

(内蒙古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内蒙古 集宁 012000)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不断深化,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以传统人工、畜力种植、手工收获为主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情况看,马铃薯的种植、田间管理和挖掘机械化面积在逐年增加,因此,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已经被提到重要议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以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技术为主体技术,配套机械化深耕、机械化整地、机械中耕培土及机械植保技术等,达到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1]。

1 机械选型

1.1 动力机械

选型120马力以上拖拉机,主要机型有约翰迪尔、福田雷沃、东方红等。

1.2 耕地整地机械

常用翻转犁主要有冀农冀丰1LYFT-435/446/546液压调幅翻转犁、保定双鹰 1LFZ-430/1LF530翻转犁等;常用旋耕机主要有河南豪丰1GQN-230H高箱旋耕机、西安亚澳1GKNBM-280双轴灭茬变速旋耕机等。

1.3 马铃薯播种施肥机械

常用马铃薯播种机有洪珠2MB-1/2播种机、潍坊宏胜多功能马铃薯播种机等;抛肥机为依诺罗斯SP500、中机美诺 1500等机型。

1.4 田间管理机械

喷药机主要为邯郸升华3WSH200型悬挂式喷杆喷雾机;中耕培土机主要有中机美诺1304、青岛洪珠2TD-S2型马铃薯中耕培土机。

1.5 收获机械

马铃薯杀秧机主要有青岛洪珠1JH-110型、中机美诺1804型;马铃薯收获机主要有青岛洪珠4U-170型、中机美诺1600型等。

2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易碎、通透性好,具有一定规模面积,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进行种植[2]。

3 机械化整地

3.1 深耕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垄,冬季可适当镇压,保持土壤水分[3]。播种前适时翻耕,保证质量,不误农时,达到规定的耕深,深耕30~35cm,翻垡良好,覆盖严密,土壤疏松细碎,地表平整;耕深、耕宽均匀一致,不得有重耕或漏耕,地头、地边处理整齐[4]。

3.2 机械耙耱整地

马铃薯在播种前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耙并配铁耱或旋耕机进行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土质松软,地表平整,上松下暄,为播种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4 机械化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反应极其敏感,每生产1t马铃薯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5.5kg,磷2.2kg,钾 10.2kg,三者吸收比例为 1∶0.4∶2,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量以钾最多;施肥前应对地块土壤进行氮、磷、钾等元素检测,根据测得结果定量施肥,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每亩施3t为宜[5]。采用种肥分层施肥马铃薯播种机复式作业,种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达到集中施肥,或用机械化抛肥机将肥料撒于地表,然后用圆盘耙进行耙施。

5 种薯处理

5.1 选种

选择正规种薯企业生产的、增产潜力大的马铃薯原种或一级种薯,如:费乌瑞它、夏波蒂、大西洋、克新一号、希森六号、民丰红等。选择薯形规整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5.2 种薯处理

种薯播种前10d左右出窖(贮存库)进行精选,挑出病、烂、杂薯后置于18℃暖室催芽,芽眼萌动见小白芽时就可切种,50g以下种薯直播,50g以上切种,切块重40g左右,形状为楔形,不可切成条棒状和片状,每个切块确保1~2芽[6]。切刀要用4%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防止环腐病等病害的传播,切到病薯一定要把病薯扔掉,消毒后再切下一块。切块后的种薯每1000kg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g混合滑石粉20kg用搅拌机械均匀拌种,然后装袋,堆放2~3d,经风吹晾干后,即可播种。

6 机械化播种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镇压、铺膜等多项作业,该技术具有排种均匀,株行距一致,镇压严密,出苗均匀等优点。

6.1 播种方式

机播,膜下滴灌种植:一膜种植两行,中间铺设一条滴灌带。作业行数宽幅两垄4行、工作幅宽180cm、作业效率6亩/h。喷灌圈种植:一次四行起高垄。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等作业,行距90cm,作业效率 16 亩/时[7]。

6.2 播种密度

因品种不同种植密度也不同,品种分别为:后旗红、克新一号株距为19cm,行距为90cm,4000株/亩;夏波地株距为16cm,行距为90cm,4500株/亩;费乌瑞它株距为15cm,行距为90cm,5200株/亩,机械播种一般重播漏播率〈4%。

6.3 播种深度

调整播种机使开沟深度保持在10cm左右,合拢覆土后种薯离地面15cm左右。

6.4 播种时间

从 5月上旬开始到5月底结束。

7 机械化中耕培土

马铃薯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是利用马铃薯中耕培土机一次完成中耕松土、除草、追肥、培土等作业,从而达到疏松土壤、消除杂草、蓄水保墒、破除土壤硬结和增加土壤透气性的目的,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整个生长期一般培土2~3次,在出苗率达50%左右时进行第一次培土,作用是用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扎根深度;在秧苗高10~12cm时进行第二次培土,为结果提供空间;在秧苗高15~20cm时进行第三次培土。每次培土厚约5~8cm,中耕培土时应根据秧苗大小及时调整好犁铲、犁铧入土角度、深度和作业宽度,做到不伤苗[8]。结合第二、三次中耕培土每亩追施复合肥25~30kg。

8 田间管理

8.1 除草

在马铃薯出苗后,禾本科杂草2~4叶期,用精喹禾灵、砜嘧磺隆等对马铃薯生长无影响的除草剂田间喷施一次,在盛花期根据田间杂草情况人工除草1~2次。

8.2 浇水

马铃薯是需水量较大的农作物,每形成1kg干物质需水400kg左右,在马铃薯生育期要及时浇水,在苗齐后田间持水量要保持在70%左右;现蕾期到盛花期需水分比较大,田间湿度保持在80%左右;到收获前10d停止浇水,利于收获和窖内贮藏。

8.3 叶面追肥

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分两次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追施方法可以用喷灌或打药机追施叶面肥。注意尿素浓度保持在2%,磷酸二氢钾浓度保持在0.5%左右,防止烧苗。

9 病虫害防控

9.1 病害防控

田间主要预防的是早疫病和晚疫病,对早疫病防控,采取以水肥管理为主、农药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对晚疫病的防控,主要根据降雨量及降雨持续时间来确定打药时间及打药次数,一般打五到七次,最重要的是用药必须及时。遇连阴下雨天要缩短打药间隔,注意药品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如遇晚疫病发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然后每亩用安泰生70% 可湿性粉剂100g和68.75%银法利乳剂75ml混合对水,对病株周围均匀喷施,可及时控制晚疫病病情的发展。

9.2 虫害防控

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可通过播种机播种时沟施甲基乙柳磷等杀虫剂来防治。茎叶害虫可以用打药机每亩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ml进行防治。

10 机械化杀秧、收获

10.1 机械化杀秧

为利于马铃薯收获机械的收获作业,要求在收获前3~5d用杀秧机进行杀秧,将地里马铃薯秸秆和杂草清理干净,避免机收时堵塞收获机;同时可防止病害、控制薯块水分,使薯块表皮木栓化,有利于冬季入库贮藏[9]。

10.2 机械化收获

利用马铃薯收获机完成挖掘、振动、分离、铺放或装载等作业。收获机械进入农田之前,要对犁铧的深度进行调整,保证一定的深度,提高收获率。收获机械采用青岛洪珠4U-170型、中机美诺1600型等机型,配套动力90~120马力,作业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km以内,挖掘深度维持在20cm,挖掘出的薯块不被土埋,以便人工捡拾干净。要求挖净率≥98%,明薯率≥97%,伤薯率≤3%[10]。

参考文献:

[1]于成江.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6(3):58.

[2]王晓燕,刘连荣.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4(6):19-20.

[3]张剑.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48.

[4]孙东法,吴军锋,郑 龙,等.河北坝上地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农机科技推广,2014(5):50-51.

[5]李军,冉振龙.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7(2):90.

[6]薛振彦,李小平,铁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J].农机科技推广,2012(3):35-36.

[7]苏卓勋.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J].新疆农垦科技,2015(7):15-16.

[8]金钟玉,陈长海,毕春辉,等.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初探[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2):80-81.

[9]刘正玲.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要求及经济效益分析论证[J].北京农业,2012(10):156.

[10]刘兴波,姜宗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J].现代农业,2009(11):44-45.

猜你喜欢
种薯中耕全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西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收获与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