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林果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018-02-18 05:55林果股冀向海
现代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果业北票市林果

林果股 冀向海

(辽宁省北票市林业局,辽宁 北票 122100)

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辽西北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全部灭荒,对精心打造生态北票、建设绿色家园,对北票市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林果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北票市林果产业以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为基础,以发展经济为主题,以科技为先导,稳步推进林果产业建设,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特别是果树经济林、速生林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由“十二五”末的30万亩发展到了40万亩。林产、果品深加工企业二处,年生产能力2100t,产品倍受市场的欢迎和客户的青睐。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大枣、食用杏、速生丰产林和中药材为重点的四大板块为载体,加快产业基地的发展步伐和规模的格局。

以大枣、山杏为主的经济林,到2016年底,全市以山杏为主的经济林兼防护林面积近80万亩;大枣栽培面积达到了50754亩,占全市重点经济林面积的50%以上。栽植品种以地方优良品种平顶枣、金丝王枣、金铃枣、三星枣、水晶枣为主,结果面积已达2.4万亩,2016年全市大枣产量已达8400t以上,总产值达到4850万元。栽植面积2000亩以上的乡镇达到8个,其中金丝王枣栽培面积已达11200亩。以大枣为主,包括食用杏、梨、苹果、大扁杏以及各种果树类重点经济林10万亩。另外,食用杏产业在全市各乡镇均可发展,其中以北纬42°以南线乡镇为重点,形成以“京四”高速两翼乡镇为主的食用杏产业。以长皋乡为例,食用杏栽植从最初几十亩增加到20000亩,其中以白相屯3千亩食用杏杏园、老窝铺村2千亩食用杏园为典型,为全市的食用杏产业发展起到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速生杨为主的丰产林,在产业基地上已有40万亩的用材林,其中以杨树为主的重点用材林基地近20万亩,速生丰产林近5万亩。“北票市目前是全省的造林大市、资源小市、产业弱市”。本市正处在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发展思路基本形成,服务工作开始起步的阶段,还存基地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显著,服务工作跟不上等一些问题。

问题一:林果产业规模小,效益低。首先,企业规模小,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少。全市没有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林果产业企业。企业规模小,带动本行业发展能力弱,不能更好地起到带头辐射作用。其次,基地建设规模小,分布不均。影响产业上企业,企业上项目,项目扩大规模的根本因素之一,是林果产业基地规模小,效益不高。另外,林果产业基地分布不均,分布零散,没有连成片,未形成整体规划、整体管理、整体开发的局面。

问题二:资金投入不够。资金不足是制约北票市林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造林绿化速度的加快,随着果品产业越来越需要发展壮大,林果产业发展难度也越来越大,造林成本高,规模扩大资金缺乏,仅依靠国家给予的部分补助任务难完成,质量难保证,市乡村三级投入资金极少,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问题三:宣传不到位,缺乏品牌效应。品牌创办、地理标识认证、产品推介等不到位,市场影响办不够。好的产品需要有相应的品牌,相应的包装,相应的销售,才能有好的收益。做为北票市大枣栽培的主打品种,“金丝王枣”各项指标均为中国鲜食枣类中的娇娇者,可以说是中国鲜食枣类中的“极品”当地有“吃过金丝王,他枣不想尝”的说法。但是北票市的“金丝王枣”由于目前栽植面积小,总产量少,很多人没有吃过,目前还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北票枣物美价廉,销售方式还是直接销售,价值效益空间巨大。

问题四:林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非常薄弱。全市林果产量多,种类多,占有有利资源,但是产品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条。出售的产品中,科技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多,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少。个别深加工产品中,链条比较短,产品单一。以食用杏为例,基本都是以原始果实形式出售,基本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问题五:人们对林果产业认识不够,意识不强。多数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林果产业发展需要过程,果树的培育从种苗到树的成长结果,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速生林中占主导的杨树从栽植到成材需要十二年到十五年时间,林果产业发展见效周期较长,这样导致社会上的资金向见效周期短的行业流向,如房地产行业。另外,存在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问题。在生态建设中个别乡、村对造林绿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生态建设落到实处,工作不扎实。

2 通过调研分析,遇到问题就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措施一:扩大规模,增加效益。

首先,龙头企业建设,扩大企业规模。扩大林产龙头企业——北辰木业的投产加工和生产规模,提高木材深加工生产能力。扩大果产龙头企业规模,扩大年生产能力。另外,增建林产、果品深加工企业,增加果产企业上项目,开辟新的发展途径。其次,扩大基地建设,增大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加强林果业基地建设,特别是必须加快果树经济林、速生林基地建设步伐;以大枣、食用杏、中药材和速生丰产林为重点的四大板块为载体,加快产业基地的发展步伐和规模;大力发展经济林,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扩大基地生产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林果生产力。

措施二: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利用有限资金。

首先,加大对林果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制约北票市林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资金不足,所以必须以资金作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市、乡、村三级政府在林果产业中的投入力度。二是多渠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林果业发展资金,增加林果业投入,三是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到林果产业发展中来,四是协助企业争取支农中长期贷款,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加快林果产业化的进程。其次,制定优惠政策,整合资金,加大对林果业产业基地和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措施三:争创品牌效应。

实施品牌战略。做好林果产业和产品的推介工作,创立北票市名牌产品,推行地理标识认证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商标、地理标志产品、转换销售方式、申报无公害食品认证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将北票的林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来带动行业的不断发展。

措施四:提高林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一是使深加工横向扩大——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扩建“兴红”果品有限公司,朝阳维亚果汁食品有限公司等深加工企业,增加深加工能力。二是使深加工纵向延深——探讨新的深加工产品模式,增长产业链条,以新生力量来带动林果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如:果品系列产品开发链条。果品开发可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战略,在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统一品牌下,组织农户加工、储运、包装特色果品,走向国内外市场。这样既扩大了深加工规模,壮大了深加工企业,同时衍生出新的深加工企业,这样既带动了就业,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措施五: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认识。加大林果业宣传力度,广泛运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产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对林果业“特殊地位”的认识,增强发展林果业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全民的搞绿化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和支持林果产业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林果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林果业北票市林果
北票市三宝营乡学校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辽宁北票市上园镇:以节为媒金丝枣“香”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北票市博物馆藏两经幢简介
气候变化下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探讨
辽宁北票市发现辽代杨从显墓志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