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2018-02-18 01:37石双双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沙俄蒙古康熙

石双双

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中,康熙当属有作为的一个。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皇帝在少年亲政后除掉权臣鳌拜,成年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对战沙俄侵略军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说,秦始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立者,唐太宗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拓者,而康熙帝则是捍卫者。康熙帝捍卫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了清朝发展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有成就的帝王之一。

1.少年登基

1661年,清朝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玄烨继位,年号康熙。年幼的康熙帝面对的是根基不稳的江山。康熙初年,虽然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基本上已经结束。但是,康熙帝还有好多问题要面对,有好多困难要解决。康熙初年,清朝的形势可以用“东南西北中”来概括。东面面临台湾的郑氏割据,南面面临三大藩王的威胁,西面有漠西蒙古叛乱(尤其是准噶尔部的叛乱),北面有沙俄侵略军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中间还有满汉民族矛盾。这些都是刚继位不久的康熙帝需要面对的问题。

康熙继位后不久,作为辅政大臣的鳌拜开始骄横跋扈,于是在康熙帝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允许下,14岁的康熙帝开始亲政。辅政大臣鳌拜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帝看在眼里,年幼的康熙帝对鳌拜的骄横跋扈忍无可忍,决定除掉他。于是,康熙帝有意单独召见鳌拜,令一群少年在宫殿内将鳌拜捆绑起来。康熙帝列举了鳌拜30条罪状,但是并没有杀他,也禁止株连。这一做法稳定了朝廷秩序,显示出康熙帝果敢和成熟的政治智慧。

2.巩固统一国家

康熙帝亲政后从多个方面稳定了清朝发展的根基,维护了国家统一,如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等。

(1)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帝亲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三藩”割据。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是因配合清军平息南明政权和农民军抗清斗争而受封的三大藩王。这三大藩王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掌握重兵,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在要不要撤藩的争论中,康熙帝当机立断,毅然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知道康熙帝要撤藩的消息后,起兵反清。在平定三藩过程中,康熙帝亲自指挥。康熙帝在平叛过程中大胆任用汉人作为将领,经历了8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

(2)收复台湾

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拒绝归顺清朝,还坚持抗清。1681年,据守台湾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去世,郑经的儿子继位。康熙帝认为这一时机非常难得,他抓住时机,决定收复台湾。康熙帝决定任用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原来的部下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两万余水师,攻占了澎湖,收复了台湾。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立了台湾府,台湾府下辖三个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湾和澎湖还设立了总兵和副将驻守。这样,台湾重新归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3)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

明末清初,北方蒙古族以大漠为中心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个部分。准噶尔部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在伊犁一带过着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之后,开始进攻别的部落。噶尔丹野心勃勃,带领准噶尔部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的部落,后又进攻漠北蒙古部落。漠北蒙古部落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同时请求清朝的支持和保护。噶尔丹还与沙俄勾结,自认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狂妄,以追击漠北蒙古部落为名,大举进犯漠南蒙古。对此,康熙帝三次深入大漠,御驾亲征。康熙帝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众叛亲离噶尔丹服毒自杀,平叛取得胜利。

(4)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和创新

康熙帝是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人。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加快满族文化发展,康熙帝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康熙帝还加强与藏族等人民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康熙帝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和创新。他还崇尚儒家文化。

3.维护国家主权

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不能容忍我国国土被侵占,臣民遭涂炭。康熙帝运用军事和外交两种方式,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国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個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边界维持了170多年的稳定。在条约中,清朝使用的是“中国”国号而不是“大清”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作为皇帝,康熙帝曾这样评价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康熙帝可以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历史成绩斐然,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有成就的帝王之一。

猜你喜欢
沙俄蒙古康熙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沙俄势力研究
蒙古靴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如此原因
年度第21期,P.84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安边政策
康熙下象棋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康熙隐忍除奸
沙俄第一届国家杜马解散原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