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复习

2018-02-18 01:37杨涛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8年12期
关键词:缺水水资源线路

杨涛

一、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1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①提供充足的水源。

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山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原则及原因

①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原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

②线路走向

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形(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避开陡坡、断层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尽量选择两地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的需要;降低技术难度的需要;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的需要(如果像平原地区那样,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充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这会增加工程量和工程难度,严重破坏山体,从而导致山体不稳定,引发地质灾害。但线路也不能完全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会使线路过分曲折和起伏,导致营运困难)。

③线路密度

一般来说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原因:山地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从而提高运营量,增加经济效益。

二、全球气候变化

1变化特点及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全球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农业的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三、自然资源

1水资源

(1)含义

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衡量指标

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3)水资源短缺原因

总体上可从供应少、需求大两个角度分析,具体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①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②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污染严重。

(4)我国不同地区缺水原因差异

①南方地区——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因水污染严重而缺水。

②华北地区——资源型缺水

自然原因:降水少,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③云贵高原地区——地貌型缺水

原因:降水多,但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因地表水不易存留而缺水。需修建水庫、水窖等储水工程来解决缺水问题。

(5)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对策

①开源

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开渠引水(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②节流

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③其他

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

2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

④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②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②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

③稳定发展核电。

④利用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⑤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⑥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

四、自然灾害

1主要气象灾害成因、分布

(1)台风

①定义

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暴雨洪涝

①形成原因

锋面、气旋系统造成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夏季,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均有暴雨。

(3)干旱

①形成原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4)寒潮

①形成原因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冬半年影响范围大,主要影响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

2我国的地质灾害

(1)地震

①成因

岩层发生断裂,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②分布规律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③危害

破坏建筑、危及生命。

(2)火山

①成因

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②分布规律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③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3)滑坡

①成因

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土体沿滑动面下滑。

②分布规律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状况较差、起伏较大的山区。

③危害

破坏农田、建筑物。

(4)泥石流

①成因

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

②分布规律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状况较差、起伏较大的山区。

③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生命,造成财产损失。

猜你喜欢
缺水水资源线路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
齐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