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2018-02-18 15:29张冬
珠江水运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利用水资源

张冬

摘 要:在经济发展中,增加了水资源的使用量,水污染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对于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来说,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在水资源出现短缺的情况下,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科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本文主要介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探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 水资源 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的用水效率。在生活用水中,要加强管理公共用水,对水价进行合理调整,普及和应用城市建筑中的节水技术,强化对污水的回收。

(2)建立水资源工程的良好格局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一方面要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另一方面要建立水资源工程的科学化格局。建立水资源工程的科学化格局,指依据“三先三后”原则,加快建设水利工程,慢慢建立我国水资源工程的科学格局,从而处理北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另外,在对生态环境多加保护的同时,应该建设一些水库工程和调配水资源的工程,特别是要强化建设西南区域关于水利的基础设施,提升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总体而言,在对多个方面加以考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水网连通,将调配水资源的工程价值尽可能发挥出来。

(3)强化修复水资源的功能,建设重点地区的水资源

提高修复水资源的功能主要是修复生态湖河,通过修复水资源,推动水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些水资源规划中划定了各流域开发水资源的上限,且需要加强节水措施,对用水需求的增长加以控制,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確保其在水资源承受范围之内,提供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固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还需要强化保障重点地区的水资源。水资源和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强化开发和利用重点地区的水资源是建设水资源的重要基础,也能保障生态环境。所以,我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水资源,保障重点地区水资源的安全,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

5.建设植被生态和保护利用水资源

要想提升森林的生产力,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森林水循环,也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森林水循环的基本原理为:一些降水被森林截留在地表,之后慢慢被森林吸收。被截留在地面地降水可以直接被植被吸收,也可能被大气吸收。森林植被有较大的体量和复杂结构,林下土壤有较大的下渗体量和加强的渗透性,且结构比较复杂,导致森林植被有突出的水文特征,可以有效调节生态系统。

植被生态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价值体现:(1)有较强的截留蓄水能力。森林生态的主要特点就是有多样化的生态条件和较广的覆盖面积,因此降水时能有效储存水分,且森林植被普遍有较长的生长周期,蓄水能力也比较强。特别是一些比较密集的森林系统,相比单层人工林的涵蓄能力要高三到五倍。所以,人们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更好地生态建设服务。(2)对径流河川加以平衡。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截流蓄水力,能够对河川径流实现有效调节。暴雨时节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能力能补充地下水,地表土壤比较牢固,出现洪水峰值的时间大大缩短。而在干旱时期,森林系统可以将所储存的水分给予地表,在正常运转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补给河川径流,降低干旱时期发生干枯的概率。(3)降低径流总量。河流径流总量取决森林系统水流散量、地表水分的蒸发量。一些地区的湿度较大,径流量通常不会被森林系统影响;而干旱地区的径流总量在森林系统影响下可以降低百分之十,有效改善大气生态和植被生态。

6.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环境的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因此,建设植被和水体保持有交叉区域,也有各自的重点内容。水土保持的工作中心是保水保土,之后结合有关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保证社会经济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相比统一地区的单项植被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重要价值。(1)减洪增枯。治理水土流失能提高拦蓄区域的降水能力,地下和地表径流的分配格局和分配时序都得到优化,从而使河川径流年内分配得到改变,洪峰流量得到减少,枯水期流量增加。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削洪效应受流域大小、措施实效、土壤、地形和雨情等因素影响,总体来说,削洪效应在中小区域河流中比较显著,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之高。不过,大河流域内形成洪峰取决于多个因素,而形成洪峰的关键因素是雨情,导致水土保持减弱洪峰的作用在一些区域无法发挥。不过在加强治理大河地区水土保持的情况下,水土保持削弱大河洪峰的作用也会慢慢呈现。(2)土壤侵蚀得到控制。水土保持在改善土壤侵蚀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安排多层防御防止土壤被侵蚀,利用以坡改梯方式改进农田和林草植被等,大大减少进入河川的水和泥。一般情况下,治理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后,侵蚀模数会降低至3000t/ k m2到50 0 0 t /k m2,相比原先的10000t/km2到20000t/km2,下降了很多。假如采取合適的治理方式,在长时间治理后侵蚀模式甚至能比1000t/km2低。另外,治理初期沟底工程和河川工程可以有效拦截河沙,在深化治理中,农田建设和植被工程会有更大作用。

7.结语

经济要持续发展而不是竭泽而渔,要对子孙后代有利。为此,要重视建设生态环境,构建节水型社会、水资源工程的良好格局,强化修复水资源的功能,建设重点地区的水资源。同时,要加强建设植被生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切实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包晗.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工业,2015,1(22):39-39.

[2]尚诗淇,孙俊华.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南方农机,2017, 48(10):171-171.

[3]刘贵元.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5):149-149.

[4]和向东,王静波.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J].环境科学导刊,2014(2):36-38.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三杨庄遗址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