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栓塞剂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临床对照研究

2018-02-18 08:45郭琳茹周万理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

郭琳茹 周万理

【摘 要】目的:分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与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及胶海绵颗粒与聚乙烯醇颗粒在子宫肌壁间肌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分为聚乙烯醇颗粒(A)、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B)、明胶海绵颗粒(C)三组治疗,观测A与C、B与C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不良反应及子宫肌瘤肌瘤体积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出血量3组均明显减少,效果明显,但A、C与B、C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程度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体体积比较:术后3、6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与C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颗粒、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和明胶海绵颗粒在子宫肌壁间肌瘤介入治疗中均有效,6个月内无明显差异,但半年后疗效观察聚乙烯醇颗粒组疗效优于明胶海绵组,而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组和明胶海绵组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子宫肌壁间肌瘤;三种栓塞剂; 子宫动脉栓塞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0-01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多发良性肿瘤,严重威胁到女性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模式是手术切除,方法为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剔除术 [1],创伤大,恢复慢,切除脏器会对一些女性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腹腔镜手术剔除瘤体适用于浆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剔除瘤体适用于粘膜下肌瘤。子宫肌壁间肌瘤传统方式采用开腹肌瘤剔除术。虽然保留了子宫,但复发率高,术中出血多,术后盆腹腔粘连重,并发症较多[2-4]。微创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同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已经大量报道,但优势和劣势层次不齐[5]。为了探索最佳治疗方式,我院分别应用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颗粒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15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并对其进行了回顾分析研究,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50例经超声或CT检查符合子宫肌壁间肌瘤诊断标准[6]30`50岁对造影剂不过敏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PVA颗粒组;B组:黄体酮 - 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组;C组:明胶海绵颗粒组。

A组患者共56例,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38.4±3.6岁; B组46例,年龄34-50岁,平均年龄40.6±3.2岁; C组48例,年龄34-50岁,平均年龄40.6±3.2岁;三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试验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2011伦批第1号)。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选择于月经结束3-7天进行,穿刺体位为仰卧位,选择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目标血管,应用Seldinger法将4FCobra导管置入子宫动脉后进行造影[7]。透视下经导管应用缓慢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将栓塞剂经导管注入子宫动脉,剂量根据子宫肌瘤体积大小、血液供应以及栓塞治療过程中肿瘤内血流的流速改变情况进行调整,治疗目标为阻断肌瘤血供,程度以造影剂接近停滞为标准。术后造影复查成功后拔除导管,加压包扎穿刺部位。A组应用栓塞剂为PVA颗粒(直径350-560μm)(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770270号);B组患应用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平阳霉素 8~16mg用6ml超液态碘化油溶解 ,再加入40mg黄体酮并充分乳化);C组应用明胶海绵颗粒(直径350-1000μm)(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770360号)。

月经量的评估以患者主观判断为主,辅以量表判定。手术前后由固定的专业超声医师进行超声监测,时间分别为手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 4πabc/3)cm3为子宫肌瘤体积计算公式,多发者以多个肌瘤体积之和为最后指标。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客观标准评价。

1.3 统计 应用SPSS13.0软件,月经量的变化χ2检验;肌瘤体积变化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表1,月经量变化。

2.2 表2,子宫肌瘤体积变化。

2.3 表3,不良反应。

3 结论

应用三种不同栓塞剂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治疗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效果明显。但A、C与B、C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观察肌瘤体积变化,三组患者瘤体均有明显缩小,3、6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和A组12个月比较A组有明显优势(p<0.05),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严重不良反应子宫坏死及子宫周围血肿目前尚未发生。

综上可见,UAE这种微创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一个可靠的治疗方式,治疗月经量增多的该类患者效果尤其明显。术后瘤体变小、退变,临床症状消失,有肯定的近期效果。6个月内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半年后治疗效果有出现差异。C组在直观数据上看长期效果最差,但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明胶海绵颗粒为猪明胶,在人体内可降解,降解期为14~90天,血管复通后瘤体再次恢复血供,故长期效果不佳。C组及B组术后2年多分别有5例及3例因瘤体再次增长明显手术患者;PVA组5年多无一例栓塞术后因复发手术患者。提示PVA颗粒作为栓塞剂其长远疗效更有优势,可作为首选栓塞剂。

由于时间短,本次研究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及探索,延长追踪时长,进一步增加样本量。

参考文献

EDWARDS R D, MOSS J G, MARY ANN L, etal. Uterine-artery embolization versus surgery for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J].NEJM,2007,51(5):276-277.

杨凤军,刘佳萍.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2例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6):826-827.

范融,朱兰,龚晓明,等.MRI引导的聚焦超声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3):183-187.

EDWARDS R D, MOSS J G, MARY ANN L, etal. Uterine-artery embolization versus surgery for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J].NEJM,2007,51(5):276-277.

朱俊,蒋冰阳,陈春林,等.不同栓塞剂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10):951-955.

曹泽毅.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6.

夏娜.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6(13):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