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诱发情景下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

2018-02-19 14:38潘超超周爱保刘锦涛谢珮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10期

潘超超 周爱保 刘锦涛 谢珮

摘要为了考察正常个体在情绪诱发情境下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2(情绪状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2(被试性别:男性,女性)×3(情绪面孔性质:正性,中性,负性)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1)与中性面孔相比,被试对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2)情绪状态与情绪面孔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正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存在对正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在负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存在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3)情绪面孔和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男性对正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女性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

关键词情绪诱发;情绪面孔;性别;注意偏向

分类号B842.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8.10.002

1引言

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高敏感性并伴随的选择性注意(高笑, 陈红, 2006)。在认知心理学中,注意偏向被定义为特定刺激对心理加工资源的把持,而对其他刺激信息的加工排斥(艾森克, 基恩, 2004)。已有研究表明,人们对负性刺激存在心理加工和行为反应上的优先效应,甚至在无意识状态或注意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负性情绪信息也能自动地捕获我们的注意,从而导致注意偏向(王宏超, 雒淼淼,贾江晓,陈婷婷, 2018; Kennedy & Most, 2015)。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负性信息(尤其是威胁性信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们所存在的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识别工作和生活情境中的潜在威胁,有利于迅速地作出决策,并产生相应的逃离行为。人们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正是进化过程中适应性行为的表现。

情绪诱发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一系列程序来诱发个体特定情绪状态的过程(Martin, 1990)。情绪诱发方法是指在“在非自然和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唤起个体临时性情绪状态的策略”(Banos, Liano, Botella,Alcaniz,Guerrerro &Rey, 2006)。在众多情绪诱发方法中,电影剪辑情绪诱发法由于其视听结合的动态特性而在实验室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从以往研究文献来看,关于情绪诱发情景下注意偏向的研究最早始于并更多地集中于抑郁、焦虑、自闭症、成瘾等特殊被试群体(董云英, 张小聪, 周仁来, 2015; 武成莉, 龚慧, 蒲唯丹,2018; 许媛美,盛利,张英辉,何小琼,赵正前, 王文娟,翟长平, 2016;杨智辉, 王建平,2011),其中对焦虑症个体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无论焦虑症患者还是非临床上的高焦虑个体都表现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而在情绪诱发情景下对正常个体注意偏向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例如,袁承杰等人的研究发现正常个体在情绪诱发情境下表现出对一致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袁承杰, 于凯, 刘伟志, 尚志蕾, 2015),然而乔春玲和刘兴宇等人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即被试在正性情绪诱发下没有表现出情绪一致性效应(刘兴宇, 李杰, 杨伊生, 姜淞秀, 2013;乔春玲, 赵峻莹, 陈晓晨, 2018)。在针对正常个体注意偏向的研究中也罕有研究探索性别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性的影响,仅有的一些研究发现,女性对负性情绪信息更为敏感,其反应时小于男性(王琳, 2015; 朱诗敏, 郑希付, 2009)。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考察正常个体在情绪诱发情景下的注意偏向并探讨其性别差异,本研究拟选用无情绪障碍的大学生为被试,通过短影片诱发实验所需情绪状态,选用生态效度和唤醒程度更高的情绪面孔为实验材料,采用注意偏向的经典研究范式——点探测范式来探讨正常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并分析性别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进而充实关于注意偏向的相关研究并发展现有理论。我们假设:(1)被试对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2)在正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正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3)与男性被试相比,女性被试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

2研究方法

2.1实验一(准备实验):短影片情绪诱发的有效性

实验性情绪诱发程序分为2步:(1)实验情景模拟自然情景,将情绪作为一个自变量加以控制或改变。(2)检查诱发的情绪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1.1被试

随机选取兰州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65名(男生30名,女生3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所有被试身心健康,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1.2实验设计

情绪诱发采用视频剪辑情绪诱发法。实验采用单因素两水平的组间设计,自变量为诱发情绪视频的性质,有2个水平,分别为诱发正性情绪视频和诱发负性情绪视频。因变量为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得分。

2.1.3实验材料

实验所使用的影像材料均来自徐鹏飞等人编制的《中国情绪影像材料库》。其中选用宋小宝喜剧《甄嬛后传》的剪辑片段来诱发正性情绪,视频时长12分钟;选用电视剧《暖春》片段来诱发负性情绪,视频时长13分钟。

选用张作记修订版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做情绪后测。整个情绪量表包含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两个因子,共20道题,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第1、3、5、9、10、12、14、16、17、19题评定正性情绪,其余10题评定负性情绪,要求被试基于当前的情绪體验,对每个条目进行5点评分,1表示“非常轻微或几乎没有”,5表示“极其”。各10个条目得分之和即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得分。量表信度为0.94,效度为0.64,经修订后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是情绪心境有效和可靠的测量工具。

2.1.4实验程序

首先,要求被试先平复原有情绪,静坐5分钟后进行情绪前测。其次,要求被试观看剪辑后的视频材料,被试被随机的分成2组,其中一组被试观看宋小宝小品《甄嬛后传》,时长12分钟,另外一组被试观看电视剧《暖春》片段,时长13分钟。最后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进行情绪后测。

2.1.5结果与分析

2.2实验二:男女大学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2.2.1被试

随机选取兰州市某高校志愿者52名,男女各26名,年龄在18~24岁,所有被试身心健康,无病史,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手眼协调性较好。

2.2.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情绪状态:正性,负性)×2(被试性别:男,女)×3(情绪图片性质:正性,中性,负性)的混合设计。其中组间变量为视频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和被试性别,组内变量为情绪图片性质。自变量一为实验材料所诱发的情绪状态,有2个水平(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自变量二为被试性别,有2个水平(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自变量三为情绪图片性质,有3个水平(正性,中性,负性),因变量为被试对三种情绪图片的反应时。

2.2.3实验材料和仪器

材料图片选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主持编制的《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库》,由心理学专业的15名学生对其唤醒度和吸引力进行5点评分,1表示“几乎没有”,5表示“极其”,最终挑选出唤醒度得分大于4、情绪面孔吸引力得分大于3的正性情绪面孔、负性情绪面孔和中性情绪面孔各30张,其中男女情绪面孔各半,采用画图软件将情绪面孔与中性情绪面孔随机进行匹配,制作成330mm×320mm大小的图片。

本研究采用E-prime2.0编写实验程序,使用惠普409mm×220mm显示屏呈现实验程序,被试眼睛与显示器中央齐平,相距60cm。

2.2.4实验程序

(1)实验室静坐5分钟平复原有情绪。

(2)情绪诱发。52名被试随机的分成2组,每组26人,其中一组观看诱发正性情绪的宋小宝小品《甄嬛后传》,时长12分钟。另外一组观看诱发负性情绪的电视剧《暖春》片段,时长13分钟。

(3)运用点探测范式进行注意偏向后测。

实验流程如下所示:在每个实验试次中,都会先在屏幕中央出现一个红色的“+”注视点(呈现时间为1000ms),以使被试集中注意力,紧接着随机出现一对刺激图片,刺激图片由情绪面孔图片和中性面孔图片组成,以左右结构同时呈现,呈现时间为500ms,紧接着在图片先前出现的位置之一,呈现探测点“●”,时长为3000ms。看到探测点,请被试准确而快速的判断探测点的位置,探测点出现在左边用左手食指按“F”键,出现在右边用右手食指按“J”键。最后呈现一个500ms左右的空屏作为实验缓冲,随后进入下一个trial。实验程序采用E-prime2.0软件编写,电脑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探测刺激出现在正、中、负三种情绪面孔图片的概率相同。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情绪面孔的主效应显著(F(2,51)=5.05,p=0.03)。结合表2数据来看,被试对情绪面孔的反应(M正=391.06,M负=399.72)显著快于中性面孔(M中=430.63)。通过52名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不同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绪状态和情绪面孔的交互作用显著(F(2,51)=15.87,p<0.001),即在正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正性情绪面孔的反应(M正=342.16)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M中=409.34)和负性情绪面孔(M负=407.62);在负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M负=391.82)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M中=451.91)和正性情绪面孔(M正=439.96)。对情绪面孔和被试性别的反应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绪面孔和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51)=7.15,p=0.01),即男生对于正性情绪面孔的反应(M正=345.87)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M中=428.77)与负性情绪面孔(M负=409.27),女生对于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M负=390.17)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M中=432.48)与正性情绪面孔(M正=436.25)。对情绪状态、被试性别和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绪状态、被试性别和情绪面孔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51)=0.813,p=0.45)。

4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被试对于情绪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中性面孔,即被试对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此结论与彭晓哲,周晓林在“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一文中的观点相一致——“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具有情绪含义的刺激更能吸引注意或占用注意资源,从而引起注意偏向”(彭晓哲, 周晓林, 2005)。王丽丽等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对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是因为情绪面孔带有情绪信息,而大脑对情绪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快速的、自动化的过程,自下而上,由刺激本身所驱动(王丽丽, 贾丽娜, 罗跃嘉, 2016)。

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状态与情绪面孔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而言,在高兴放松的正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于正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和负性情绪面孔,即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存在对正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而在压抑悲伤的负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于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和正性情绪面孔,即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存在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该结论与聂玉风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他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情绪的一致性效应或情绪的启动效应。情绪启动是指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在评价上效价一致时形成的一种易化现象(李小花, 张钦, 2004),庄锦英将其解释为“当人们处在某种情绪状态时,倾向于选择和加工与该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庄锦英, 2006),即當正性情绪被轻松愉悦的影片所诱发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与这种正性情绪相符合的正性情绪面孔更容易被被试所注意;同理,当负性情绪被压抑悲伤的影片诱发后,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与这种负性情绪相符合的负性情绪面孔更容易被被试所注意(聂玉风, 陈国娜, 2012)。此外,社会心理学的易获得性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该实验结果。易获得性使得正常个体表现出对某种刺激的注意偏向,在正常个体头脑内能相对容易或相对快速地提取到某种刺激就是易获得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表明易获得性情绪能够引导个体对相关客体的注意偏向,本次研究也为该理论提供了数据支持。

研究結果还表明,情绪面孔和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表现是男生对于正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与负性情绪面孔,存在对正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女生对于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中性情绪面孔与正性情绪面孔,存在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该结论与朱诗敏等人的观点——“男性在中性情绪下倾向于积极的内容,而女性则相反”相一致(朱诗敏, 郑希付, 2009),与王琳在“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发现的女性对负性情绪信息更为敏感的研究结论部分一致(王琳, 2015)。研究者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女性的自我保护机制较强而对消极的内容有较强的警觉性,对消极的内容较敏感所造成的。此外,男女性在情绪面孔注意偏向上所存在的差异还可能与两性的情绪脑结构、荷尔蒙水平的男女差异有关(袁加锦, 汪宇, 鞠恩霞, 李红, 2010)。社会分工和教育方式也可能导致注意偏向的不同。自古以来,我们对于男性的性格要求是要勇敢大胆,这决定了男性有接受更多的正性情绪刺激的机会,而对女性的要求是安静,心思细腻,这决定了女性更多的是自我交流,更小的人际圈,女性对于情绪刺激的接触机会相对男性较少,心思细腻决定了女性对于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女性更容易提前发现生存环境中的潜在威胁(王道阳, 张更立, 姚本先, 2005)。该实验结果为人类进化学的观点提供了研究证据。

此外,研究还发现,情绪状态、被试性别和情绪面孔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即不同性别的被试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差异与情绪状态无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被试本身对情绪面孔就存在过度关注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视频所诱发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太短,以至于在研究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过程中,视频所诱发的情绪状态逐渐消退甚至消失。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关于情绪的诱发应结合多种方式方法,并对诱发情绪的持续时间进行测量,以保证情绪诱发的有效性。

5结论

(1)与中性面孔相比,正常个体存在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2)情绪状态与情绪面孔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正性情绪状态下,正常个体存在对正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在负性情绪状态下,正常个体存在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3)情绪面孔和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男性存在对正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女性存在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参考文献

艾森克, 基恩 (2004). 认知心理学(第四版). 高定国, 肖晓云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董云英, 张小聪, 周仁来 (2015). 考试焦虑者对不同程度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6), 954-974.

高笑, 陈红 (2006). 消极身体意象者的注意偏向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3), 272-274.

刘兴宇, 李杰, 杨伊生, 姜淞秀(2013).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快慢效应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42(6), 724-729.

李小花, 张钦 (2004). 情感启动行为研究概述. 心理科学进展, 12(6), 824-832.

聂玉风, 陈国娜 (2012). 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1(4), 51-54.

彭晓哲, 周晓林 (2005). 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  心理科学进展, 13(4), 488-496.

乔春玲, 赵峻莹, 陈晓晨 (2018). 大学生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 现代交际, (8), 29-30.

武成莉, 龚慧, 蒲唯丹 (2018). 重性抑郁症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2), 234-238.

王宏超, 雒淼淼, 贾江晓, 陈婷婷 (2018). 奖赏与负性分心情绪刺激对知觉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 6(3), 137-142.

王丽丽, 贾丽娜, 罗跃嘉 (2016). 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证据与争议. 心理科学进展, 24(8), 1185-1197.

王琳 (2015).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王道阳, 张更立, 姚本先 (2005). 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 心理学报, 37(5), 658-664.

许媛美, 盛利, 张英辉, 何小琼, 赵正前, 王文娟, 翟长平 (2016). 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4), 501-505.

杨智辉, 王建平 (2011). 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  心理学报, 43(2), 164-174.

袁承杰, 于凯, 刘伟志, 尚志蕾 (2015). 青年人情绪启动差异性与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 (5), 378-382.

袁加锦, 汪宇, 鞠恩霞, 李红(2010).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8(12), 1899-1908.

朱诗敏, 郑希付 (2009). 短影片启动情绪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心理科学, 32(2), 327-330.

庄锦英 (2006). 影响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因素. 心理科学, 29(5), 1104-1106.

Banos, R., Liano, V., Botella, C., Alcaniz, M., Guerrerro, B., & Rey, B. (2006). Changing induced moods via virtual reality. InW. I. Jsselsteijn (Ed. ), W. 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Persuasive technology(pp. 7-15). Heidelberg: Springer berlin.

Kennedy, B. L., & Most, S. B. (2015). Affective stimuli capture attention regardless of categorical distinctiveness: An emotion-induced blindness study. Visual Cognition, 23(1-2), 105-117.

Martin, M. (1990).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ood.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0(6), 6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