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对黑龙江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2018-02-20 11:14
学术交流 2018年9期
关键词:黑龙江苏联专家

谢 伟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思政部, 沈阳 110854)

1950年中苏同盟建立后,苏联有组织地向中国派遣了大批专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黑龙江工业获得了快速恢复和发展,并初步建立了苏联模式的工业生产方式和体制,黑龙江也一举奠定了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地位。但改革开放后,苏式工业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弊端开始成为制约黑龙江工业转型和振兴的巨大阻力。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黑龙江工业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出现的弊端,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经验教训的借鉴,并以此就教于各位学者。

一、学习苏联的思想困境及解决,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苏联专家的到来改变了工人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方式,一些人一时难以适应,进而使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技术工作面临巨大阻力。

其一,企业中的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苏联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跟欧美比有差距,产生了自满情绪。东北的国有企业中很多技术人员是从全国其他地区抽调来支援工业建设的。他们在大学里接受的是美国式教育,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充满了认同感,认为在政治上苏联是进步的,但在技术上赶不上美、英。[1]还有一些技术人员骄傲自满,不认真学习苏联生产工艺,不严格按苏联图纸资料操作,苏联专家批评他们是在运用苏联的资料、日本的操作方法。

其二,苏联专家改变了企业中一些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这些人员在思想上难以接受。一些工人习惯于旧手工操作,对苏联经验和技术有抵触情绪;一些工人对苏联图纸、资料、符号、字母、图纸形式等不习惯,认为要学习苏联,过去学习的一套就都用不上了,需要重新学起。

学习苏联经验和技术在东北乃至全国遇到的阻力,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习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953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发挥苏联专家作用的几项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向苏联学习的思想,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和保守的思想;并教育一般干部和技术人员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技术。[2]黑龙江省为贯彻中央精神在全省开展了学习苏联运动。

首先,加强对广大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1953年11月10日,黑龙江省委提出要加强党委在学习苏联运动中的领导作用,要定期、系统地对学习苏联工作进行检查,并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学习苏联的风气在全体职工中逐渐形成。同年12月黑龙江省委进一步提出,各工厂企业要深入贯彻“东北局城工会议决议”,教育全体职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并熟悉苏联图纸,克服旧技术人员中存在的崇拜欧美的思想残余,及自高自大、主观主义思想,克服部分老技工中的保守思想,在全体职工中造成学习苏联的风气。

其次,实行理论教育和实践对比相结合,提高职工思想认识。1954年2月,黑龙江省委提出,应当加强思想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大量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苏联图纸、资料,研究苏联产品性能,研究苏联专家建议和苏联先进经验的作用,并采取与欧美对比的方法,进行教育;并注意采用培养典型,多用表演的办法大力推广。同时开展宣传苏联科学技术成就工作,加强干部和技术职工的学习工作,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

最后,加强党委领导工作,使学习苏联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黑龙江省委提出,要把解决技术操作问题与改进领导、改进管理统一起来;把解决目前问题与长期性、根本性问题结合起来;把简单易行的与执行较困难的分别对待,防止轻难重易。在步骤上,必须巩固地发展,一面推广,一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及时解决因应用先进经验而引起的一系列新问题。在方法上,必须把先进经验与关键问题的薄弱环节相结合,把技术业务与理论原则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苏联工作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的要求和黑龙江省委的努力,推动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进行。尤其是黑龙江省委在企业领导干部中将学习苏联工作上升到中国工业化的方向和道路问题这样的政治高度,使部分职工的保守思想和抵制学习苏联经验的思想问题得以解决,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在机械工业中,由于学习了苏联先进经验“高速切削法”,充分发挥了机械效能。如马恒昌小组学习的结果,机床转数由每分钟180传达到1 200转,切削速度由60公尺达到1 200公尺,结合高速切削改进的多刀多刃已有40多种典型,使全车间各种部件的生产效率提高几倍到几十倍。[3]

1952年机械制造产值比1949年增长3.4倍,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日本投降时1945年的1.1%和1949年的6%,上升到10.5%,占全国机械制造产值的比重高达14.1%;1952年恢复时期结束时,全省工业总产值达18.87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超过1943年的65.6%,比1949年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增长35.8%,高于全国同一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4]

二、全面贯彻苏联专家建议,胜利完成“一五”计划

苏联专家在企业中的工作以提出建议为主,但不少干部职工对苏联专家和专家建议存有疑虑。一些干部和技术工人不相信苏联专家建议的正确性,对专家建议拖延、不执行,甚至把专家建议当成负担,该向专家请示的不请示,不该请示的乱请示,甚至随便议论专家。黑龙江日报发表社论尖锐地指出:一些人对苏联专家的建议很佩服,但在执行中打折扣、降低标准、减轻要求;还有一些人对苏联专家的建议当面满应满许,背后则束之高阁。[5]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基层一些干部和职工对苏联专家的不信任,使专家在工厂企业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的作用,加速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央和黑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专家建议的执行问题。

其一,开展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检查。鉴于贯彻苏联专家建议问题在全国出现的普遍性、严重性,中共中央于1953年9月9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发挥苏联专家作用的几项规定》,要求对专家所提建议的执行情况要认真研究、及时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专家。[2]为贯彻中央精神,1954年2月黑龙江省委提出,对各有苏联专家的单位进行一次贯彻专家建议情况的检查。随后,哈尔滨市委对有苏联专家的企业进行了检查,并要求各厂党委要认真组织和督促切实贯彻执行每一项苏联专家建议,并应定期在党的会议上检查对专家建议的执行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不断改善这方面的工作。经过全市范围内的大检查,发现在一些企业中对专家建议的执行情况不够理想。比如国营674厂就存在着跟随专家学习的人员不积极主动,学习流于形式;少部分人员对专家建议阳奉阴违,不虚心;部分企业负责人及工程师在专家建议的执行上不严肃、不及时等问题。[6]各厂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解决。

其二,制定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规章制度。随着黑龙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对各厂关于苏联专家建议情况的检查不断深入,各厂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先后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办法。国营101厂党委专门下发了《党委关于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对有关苏联先进经验和专家建议亲自负责,组织详细研究。具体规定了每项建议的完成时间和执行的负责人,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以保证实现;各有关领导干部坚持定期向苏联专家汇报请教制度;凡专家建议必须认真详细地记录、登记,整理汇编及组织贯彻,每一项专家建议要制订出实现计划,特别要加强对专家建议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加强对专家建议效果的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专家汇报;党委每季度要检查一次贯彻专家建议的情况,责成专人写成书面材料在常委扩大会议上汇报、研究,并讨论专家建议的工作。[7]国营120厂更是规定:随专家工作的翻译,随时记录专家的建议,重要者要写成专家建议书,经专家本人审阅后,由专家工作办公室转通知主管业务厂长批示执行;专家办公室根据专家建议的检查情况统计出尚未贯彻的部分向厂长会议提出报告,由厂长作出分别处理的决议,工厂不能执行者,即由专家工作办公室呈报上级,会后由厂长或办公室主任系统地向总顾问汇报一定时期内处理专家建议的全面情况;对重大的全面改革性的专家建议,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建议的内容,反复请教专家,达到思想上、认识上的完全熟悉。[8]

通过1954年全省范围内的大检查,专家建议的执行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以哈尔滨122厂为例,在认真贯彻专家建议后,该厂初步掌握了精密的、复杂的新型航空技术,许多干部、技术工人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206车间贯彻了专家建议后,质量达到和超过了所规定的指标,产量立即提高36%,该车间1953年专家提出91项建议,执行83项,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成为全厂先进车间。[9]2-3在中共中央和黑龙江省委的努力下,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苏联专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黑龙江工业建设上来,苏联专家在企业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了黑龙江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首先,苏联专家传授、培训广大职工掌握生产技术。比如,哈尔滨国营122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仅1953年就试制成功升降舵、方向舵、炸弹舱门等新产品60多种,加工零部件达到2 000多种;期间专家还给208车间的工人、干部讲课96次。[9]2-3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苏联专家也培养了大批精密仪器整修、精密自动机床调整等专门技术人才和螺丝磨工、刻度、刻字等新的工种;在整个培训中,苏联专家不仅在实际生产中手把手地教给工人,还亲自动手编写教材,办学习班,系统传授技术理论,使全厂工人迅速掌握了复杂的现代化技术。[10]苏联专家将先进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工人,提高了工人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其次,企业管理逐渐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在哈尔滨第一机器厂,专家乌斯基年柯通过给工人讲解作业计划的编写程序、工具的管理方法、材料库的管理等,改善了产生管理水平;在技术管理上,改变了过去在某些问题上一再纠缠不清的状况,并提出应将机器盈亏表、稀缺材料目录等做成统计表、目录并登记造册,及时解决了技术管理上的问题,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9]54在哈一机厂,苏联专家帮助建立了一系列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管理的制度和组织,改造和加强了车间、技术、生产、检验等重要科室的组织机构,并帮助制订了作业计划;使哈一机厂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苏联技术资料,同时使苏式122榴弹炮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把一个以手工配件方式进行生产的旧炮厂逐步纳入正常生产轨道。[11]72苏联专家帮助援建企业建立了正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使部分企业生产混乱的局面得到改观。

最后,工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第36车间开始加工齿轮时,总是达不到设计的光洁度,苏联专家建议将冷却液由乳化油改为硫化油,实行后不但达到而且超过了设计要求的光洁度;该厂用的热电偶在苏联专家建议下由一公尺长改为半公尺长,节约了许多难以购买的贵重铂金,每根热电偶给国家节约了500多元;苏联专家还建议将高温监炉的千分电压表改用自动电位差计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克服了由于仪表不准造成废品的现象。[12]在机械行业,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在17个车间、6个科室、180个小组、151台机床、974种部件上推广科列索夫车刀法、乌纳诺夫车刀法、希洛夫钻孔法等先进经验,现在机械车间已有75台机床在50%以上的部件上运用了各种先进切削经验,平均提高效率1至2倍。[13]

在黑龙江全省人民的努力下,在全面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情况下,黑龙江工业生产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任务指标。到1957年黑龙江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5.05亿元,比1952年增长95.9%,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9.4%,[14]311-312在黑龙江省苏联专家最为集中的重工业领域,产值从1952年的9.72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18.52亿元,[15]几乎增长了一倍,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苏联专家的工作分不开的。

三、苏联专家的工作推动了黑龙江工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中苏两党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出现分歧,致使中苏关系不断恶化。1960年7月,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赫鲁晓夫作出了撤退所有在华专家的决定。1950—1960年的十年间共有1135名苏联专家在黑龙江工作,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13个地区的52个单位,[16]98这些专家为黑龙江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其一,为黑龙江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机电制造方面,苏联专家帮助建设了三大动力(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1959年这三个工厂提供全国发电设备的44%。在机械制造方面,全国规模最大的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提前一年投入生产;除此之外,苏联专家还帮助黑龙江新建了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扩建了哈尔滨轴承厂等一批机械制造企业,使黑龙江成为全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基地,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薄弱落后的面貌。在冶金方面,帮助黑龙江建设了生产特殊钢的北满钢厂和有色金属加工的新风加工厂。这些工业企业的新建、改扩建使黑龙江省一跃成为全国重工业制造基地。

其二,帮助黑龙江引进了苏联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生产技术方面,在机械工业中,学习了苏联的高速切削法,以及结合高速切削法而改进的多刀多刃法;在生产管理方面,采用了苏联的平行作业、流水作业、按指示图表组织生产等先进操作法。[3]另外,苏联专家还将苏联产品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引入中国,并以苏联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作为参照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要求加强对苏联资料的学习,纠正不重视学习以致影响产品质量达不到苏式化标准的现象。这些苏联工业建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使黑龙江工业无论从产品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巨大飞跃。

其三,帮助黑龙江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干部。以齐齐哈尔市为例,苏联专家共培养了352名具有专家级水平的人才,仅重型机械厂、华安厂就讲课了472次,听课人数达13 191人次;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已经能够设计现代化的轧钢、冶金设备和精密机床;在高等教育领域,苏联专家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航空工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工作,开设了23个新专业,讲授170门课程,建立了71个实验室,共培养了2 005名师资和研究生;据统计,苏联专家直接或间接为黑龙江培养了22 600多名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17]101-132这些技术人员成为了黑龙江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四,为黑龙江工业发展建言献策。到1960年苏联专家为黑龙江的工业企业提出了81 200条建议,[17]112其中大部分是比较符合黑龙江实际情况的,虽然也有部分建议不符合黑龙江工业的实际情况,但与正确的建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苏联专家的建议为黑龙江工业生产的正规化、标准化,以及建立苏联模式的工业生产、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苏联专家帮助下,黑龙江工业迅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猛。

首先,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幅增长。以机械产品为例,1958年和1949年比:货车增长了9倍多;电器仪表增长了88倍多;滚珠轴承增长109倍;各种交流电动机增长了453倍;1949年不能生产重型设备及金属切削机床,1958年实现生产重型设备35000吨、金属切削机床4 700多台;1958年产品总值20多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39.7倍;机械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大提高,1949年的产值只有5.6%,1958年上升到24.3%。[18]其他产品产量同1949年相比,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1958年发电量比1949年增长7.7倍,煤炭增长3.7倍,纸张增长62倍,水泥增长8.7倍,机制糖增长12倍。[19]

其次,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获得明显提升。在机械工业方面,建立起了一大批新式、拥有最新技术水平的工厂企业,如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和锅炉厂,生产的水力、火力发电设备,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装备了全国22各省、市、自治区的176个电站(厂),还向数以百计的单位提供大型动力设备。[20]130煤炭工业方面,1958年全省国营煤矿,用机械开采的煤炭占回采总量的39.4%,机械运煤达68.7%;广大职工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先后试制成功大量新产品,并掌握了很多尖端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仅1958年全省就试制成功了1237种新产品,其中有5万千瓦的火力发电设备,55立方米的高炉和各种类型的新式机械等。[19]

最后,工业基础不断增强。“一五”期间,在苏联援助黑龙江的22个重点项目中,已有18项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这些企业构成了黑龙江省工业建设的骨干,大大改变了黑龙江工业的面貌。到1958年底,黑龙江全省工业产值达到68.4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8.3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由1949年的35.8%上升到1958年的71.3%;黑龙江省不仅能够生产大型冶金设备、发电设备、重型机床、机车车辆、精密仪表和精密工具等重要产品,钢铁、煤炭等工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21]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十年,黑龙江省在国家的重点扶植下,在全省人民的努力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国民经济获得快速恢复和发展,不仅成为能够生产发电机、汽轮机、重型机械等工业设备的重工业基地,更成为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基地,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苏联生产和管理方式对黑龙江工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苏联专家将苏联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黑龙江,使黑龙江工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有浓厚的苏式色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和管理方式中的消极因素开始显现出来,对黑龙江乃至新中国工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一,技术上,创新乏力。苏联专家的到来给黑龙江工业带来了急需的技术,使黑龙江乃至中国工业获得了难得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尤其是苏联的高速切削法、科列索夫车刀法、希洛夫钻孔法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使黑龙江工业不仅在技术上获得了巨大进步,在生产效率上也得到极大提高,黑龙江工业迅速从战争阴霾中恢复并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缺乏后劲的。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无不和科研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新中国建立之初,科研人员奇缺,虽然黑龙江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所知名高校,但战争使大量知识分子流失,科研设备丢弃或破坏,工业技术的进步几乎无从谈起。苏联虽然派出了大批专家来到中国,提供了大批机器设备以及工业设计资料和图纸,但这种援助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建立了一批工业技术科研院所,但苏联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使中国科研机构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

苏联专家撤退后,在中共中央“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埋头苦干,多做少说”的指示下,黑龙江省广大职工的生产热情反而高涨,企业生产和技术都获得了突破,但在具体生产和技术上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些尖端产品,有的工厂还没有完全掌握相关技术或者缺乏相关资料,造成质量不稳定;有的工厂还缺少高水平的检验队伍,以及精确的检验仪器,以致对产品质量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22]71-72有些关键技术虽然取得巨大进步,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更是举步维艰。另外,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企业只要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就算完成任务,不用考虑产品销路的问题,也使企业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从苏联专家撤退到改革开放前甚至到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乃至东北的国有企业工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前,致使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量国有企业因为产品技术落后,质量粗糙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而倒闭的现象。

其二,管理上,无法调动各方积极性。苏联专家也将苏式企业管理模式带到了中国,并应用在黑龙江的工矿企业中。以按指示图表进行生产制度为例,其核心是把每月、每日、每一生产小组及每一台机床上的生产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形以及辅助生产的原材料、工具等准备工作的情况,用红蓝线记号表明在各种指示图表上,使全厂各部门都按指示图表组织均衡、有节奏的完成生产任务。[23]186企业生产完全按计划进行,国家给企业下达生产任务,企业给车间下达生产任务,车间又将生产任务进行再划分,从而达到按定额生产的目的,工人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工人缺乏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导致企业中平均主义盛行。黑龙江工业企业也曾经引入苏联的八级工资制度,但这种制度拉开了工人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工人的不满,最后不得不取消。因此在黑龙江乃至东北的国营企业中,工人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企业生产经营死气沉沉,不仅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也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曾多次发动增产节约运动,也取得过一定效果,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和工人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企业生产更需要制度的激励,而不是政治动员。

黑龙江工业企业在“一五”计划后,基本建立了苏式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也基本建立了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不存在市场竞争,企业生产靠国家调拨,产品成本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并不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虽然东北国有企业也引入了苏联的经济核算制和生产责任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成本高企,质量低劣的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东北企业的产品给人一种“傻大黑粗”的印象,这和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管理体制陈旧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五、苏联工业生产和管理的教训对东北工业振兴的启示

苏联专家在1960年全部撤离了中国,但苏联工业生产和管理体制经过时代的变迁,仍然在黑龙江乃至东北的工业企业中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其产生的教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

其一,企业必须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黑龙江工业企业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引入了大量先进经验和技术。但随着苏联专家的撤退,中国自身科研能力弱,技术创新乏力的问题开始显现。同时,由于外部战略环境的恶化,中国也丧失了从外部引入最新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在改革开放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东北工业技术基本是在原地踏步或在原有基础上小修小补,始终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改革开放后,当中国引入市场经济,政府不再对企业负责时,东北工业产品技术和质量上的弱点被无限放大,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最后不得不走向破产。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势下,东北企业必须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与当地重点高校的科研力量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形成自己的科研梯队和研发体系。在保持原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同时,逐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使东北成为高科技装备的制造基地。

其二,企业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苏联企业管理模式虽然也强调经济核算、生产责任制,但自身封闭的经济环境,更多强调的是为国家大局服务,由于缺乏外在竞争,没有生存压力,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不会有改革的动力。因此,东北企业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市场接轨,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尤其要建立生产管理责任制和奖励机制,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防止出现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再次出现平均主义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总之,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长乏力,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上。东北地区是中国引入苏联工业体制最早、结束最晚的地区,长期在这种体制下运行使东北工业在改革、转型、振兴过程中面临着更大压力和更多阻力。即使在今天,东北一些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苏式生产管理体制的阴影,这也是东北国有企业迟迟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因之一。

苏联专家在特殊的年代来到中国,帮助黑龙江乃至东北工业恢复和发展,并建立了苏联工业生产和管理模式,在带给黑龙江乃至东北工业辉煌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后遗症。黑龙江乃至东北工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转型的阵痛和振兴的艰难并不是苏联专家带来的,而是模仿苏联国家发展模式和工业体制造成的。回顾和分析这段历史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摒弃盲目,客观分析,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猜你喜欢
黑龙江苏联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弃风博弈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