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视角下西藏昌都教育脱贫攻坚问题研究

2018-02-20 14:30周晚红
西藏发展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昌都农牧民西藏

周晚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加上这次的座谈会,习总书记已经主持召开了四个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而且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高度,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提到扶贫问题,并且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也多次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根据西藏的实际,习总书记对西藏也提出了精准的扶贫对策,并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变藏区面貌,根本是要靠教育,这是关系民生与民心的千秋大业。”这说明教育扶贫是西藏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而西藏全区七地市中,昌都市贫困人口 192183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28.51%,仅次于日喀则市的28.66%[1]。因此昌都的贫困问题是全区脱贫中的短板,解决昌都的教育问题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态。

一、昌都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教育是治愚扶智、阻断昌都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对贫困家庭孩子的上学、就业问题打出了一套“倾斜拳”,阻断了代际贫困的延续,形成脱贫的良性循环。昌都市贫困的原因很多。一方面,由于特定的高山峡谷地理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对人类活动十分敏感,很难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和农牧业,吸引外资能力欠缺,经济基础薄弱,增长形式和发展方式单一,农牧民缺乏就业渠道,增收难度大。另一方面,昌都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特别是藏民族长期受宗教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深入人心,导致农牧民自身受教育的程度低,“等、靠、要”思想严重,一抬头,将双手伸向“低保”“五保”等国家惠民政策。昌都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偏低,扶贫工作一直处于“走两步退一步”的状态中,返贫率极高,贫困代际遗传较为明显。因此,要实现2020年同全区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从贫困主体寻找对策。目前,昌都的扶贫攻坚重要工作,必须通过教育精准扶贫,跳出贫困陷阱,提高昌都农牧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让他们树立依靠自身力量走出贫困的意识,在国家的支援和帮助下,引领他们开发和利用昌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家致富。

其次,精准教育扶贫是提高昌都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为扶贫攻坚战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在教育方面都是一流的,可见教育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昌都农牧民群众普遍存在观念落后的障碍,通过教育就是要求转变传统的扶贫观念,把着重培养人才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实施。教育兴,则人才兴。只要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发展需求,摆脱贫困的路就一片光明。随着国家对西藏,对昌都不断的加大投资力度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昌都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很多农牧民群众通过各类职业培训如建筑建材技能、驾驶技术、民族工艺品、旅游服务技能等等,实现了脱贫;还有一些去拉萨或内地务工的人员,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也成功脱贫,并成了脱贫致富的能人。这足以说明只有通过教育学习的精准扶贫方式,才能提高昌都整体的人口质量,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撑。

最后,教育精准扶贫对昌都扶贫工作产生全方位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精准扶贫中的各个扶贫手段,都需要技术、人才作支撑,都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实现;另一方面,对于处于反分裂斗争第一线的西藏,而昌都更是与四川、青海、云南毗邻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就有“治藏必先安康”的古训,形势更为严峻,稳定压倒一切。消灭贫困,加快昌都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大事,所以昌都的扶贫工作必须要以稳定为基础。通过教育扶贫,提升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一心一意谋发展,无心参与宗教活动,对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昌都教育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昌都的教育在逐步好转,但在教育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义务教育城市挤、乡村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部分学校招生压力大,基层教师缺乏、专业分配不到位。据了解,在乡镇上的小学普遍缺乏英语老师;昌都市区各幼儿园太拥挤,而乡镇上的适龄儿童,由于师资和学校基础设施的缺乏,本应在3-6岁进行三年的学前教育,现要到5周岁进行一年的学前教育,直接进入小学阶段。

第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人才培养水平亟待提升。全市仅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缺乏实习实训条件,难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难以在当地顺利就业,高等职业教育尚未起步。

第三,经费保障不足,虽然政府每年将财政收入23%投入教育,并逐年增加,但由于昌都经济基础底子薄,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投入经费无法满足实际经费需求。

第四,昌都教育精准扶贫瞄准机制不够科学,教育扶贫对象识别不准,整个教育扶贫一直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将“特惠性”变“普惠性”政策[2],扶贫变成扶农。如:欠缺对经济特困儿童、有残疾的儿童等弱势群体在教育方面的关注度。

第五,教育精准扶贫的主体对教育重视度不够。在昌都的很多贫困地方,由于受宗教和农牧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影响,“读书无用论”、“读书不如上山放牛放羊”的思想在老百姓的观念里还是占主导作用,导致当地的乡干部和老师经常上山“抓”学生,出现教师多余学生怪现象。另外,就业观念对教育也产生一定影响,大部分农牧民群众认为只有考上公务员才是真正就业,这样的观念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因没有考上公务员而又重新回到山上放牧,对其他的群众也有一定影响。

三、推进昌都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第一,转变扶贫观念,树立教育扶贫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念,增强农牧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把物质帮扶转化为能力帮扶。立足精准教育扶贫“精准”需要,对教育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分析,由“漫灌”变为“滴灌”。

第二,着眼昌都需求,确立教育精准扶贫项目。要把推进昌都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满足贫困户脱贫诉求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针对贫困家庭实际情况不断精准施策。根据昌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把重点放在逐步扩大和完善对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上。特别是昌都市唯一的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应符合产业结构发展和升级需要,注重民族手工业和藏医药的发展,比如唐卡、藏画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制作等等。另外,利用昌都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培训一些在旅游服务方面的人才,如导游、家庭旅馆的服务人员、正宗藏餐的厨师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自己就业,还可以带动附近的农牧民群众一起增收。

第三、增加教育精准扶贫的投资渠道。虽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但与昌都教育的实际困难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应继续加大中央和自治区对昌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各方也参与到教育扶贫中来,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

第四,发挥驻村工作队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宣传作用。任何事情都要进行一定的宣传才会起到一定作用,比如旅游,不进行宣传,大家也不知道那个地方到底是怎样,自然就不会去。教育也一样,特别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群众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正好是合适的宣传者,鼓励他们通过教育增加知识、技能,减少对宗教的依赖性,引导群众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发挥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主体作用。

第五,发挥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的积极影响。通过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让农牧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自己身边通过读书而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过上美好生活的鲜活例子,转变他们对“读书无用论”的看法。

[1]高星,姚予龙,余成群.西藏农牧民贫困特征、类型、成因及精准扶贫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J].2016.第31卷.第3期.

[2]罗英,张阿兰.精准视角下西藏教育脱贫攻坚问题研究.科研论坛[J].2017.7.12.

猜你喜欢
昌都农牧民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2020年4月昌都市察雅县香堆藏戏田野掠影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首届热巴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昌都举行
神奇瑰丽的西藏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一个人的西藏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