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发展之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8-02-20 17:45晏加铭
新产经 2018年1期
关键词:商品交易实体升级

文/晏加铭

转眼间2016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的发展道路中,大宗商品行业似乎陷入发展的瓶颈期,在前进道路上摸索前行。因此,2016年也成为中国大宗商品在新常态下模式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年。

2016年3月起,各地交易市场纷纷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新模式的探索中。与此同时,政府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监管也正在加强,对新平台建设的审批愈发严格,建设门槛增高,各地区政府文件也相继出台。随着各地区政策改革的深入,银监会和国家网信办等部委对于交易场所的合规要求也在逐步落实当中。种种迹象表明,大宗商品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首先,“互联网+”思维成为交易场所的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首要助力。推动大宗商品与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融合、监管及发展,推进“互联网+”在商品交易中的应用和调研指导,才能充分肯定交易中心的市场创新模式。交易中心不仅是“互联网+大宗商品”行业的整合平台,也是“一带一路”格局中的重要商品平台,对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新体系及促进品牌转型升级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次,大宗商品市场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要素中介场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真正做到服务实体经济,就要坚持不断提升市场规范化程度,以实体经济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纵向以交易为核心,逐步构建交易与金融、物流、贸易等跨产业协同格局,即“全产业链范式”,培养包括“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产业互联网”、“产业电商”等大宗商品经济新业态。

最后,对交易市场来说,真正的创新与转型离不开自我的规范与监督。交易场所方面应做到从规章制度、管理、技术、职业操守、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多层次的健康体系,打通更多的合规维权通道,保证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机制,肩负起行业发展的重要责任,严格监督旗下会员机构,绝不包庇任何违法侵权的行为,形成行业联盟,共同抵制行业的害群之马。

青岛华银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青商所”)自2011年成立以来,坚持政府指导、企业自律经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了市场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宣传管理、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秉承“公开、公正、公平;专业、诚信、共赢”的原则,参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在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银行对资金进行结算,利用现货交易平台,为青商所商品现货交易的参与者提供信息发布、商品交易、货款结算、现货交收、仓储和物流等服务。

在新形势下,青商所积极主动实施升级转型计划。青商所运用“互联网+”思维,率先响应国家政策,创建现货商品流通模式,真正做到服务现货贸易与商品流通。近日,青商所更是紧跟国家政策,正式启动了“景迈山古树茶”等第一期典藏版普洱茶商品众筹项目,在传统的普洱茶交易模式的基础上,创新通过线下众筹、线上交易、全面交收等举措实现普洱茶的金融交易,释放了茶产业、茶文化和茶金融的发展潜力。青商所以“坚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创新发展为导向,真正做到立足实体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未来,青商所将不断开拓中国大宗商品的新局面,打造中国最核心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为新时期的中国梦和经济金融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商品交易实体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日本二手商品线上交易抢眼
回暖与升级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从商品交易的角度探析住宅物业服务市场错位
美国对关系国计民生商品过度投机的法律规制及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