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视唱练耳(修订版一)》第一章第六课 视唱练耳基础教学设计

2018-02-20 06:01北京市盲人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5期
关键词:音程音符乐曲

北京市盲人学校 曾 妮

一、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应用“参与——体验理论”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和音乐软件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突出音乐本体”“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和手段”为主要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为高等教育出版社《视唱练耳(修订版一)》第一章第六课,本教材适合高等师范本、专科学生,考级或报考音乐院校学生使用

2.授课内容:纯四度音程、音符组合、听辨基本特征、视唱练习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本班现有10名学生,根据能力与技能,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

A层学生有基础,乐感较好,能独立记谱。

B层学生有一定乐感,能模唱,在音准、记谱方面需要辅助,在唱谱时自信心不够。

C层学生现阶段重点解决音高、节奏的基本问题。

2.学生现有音乐基础情况

本班学生音乐基础不均衡,学生的音高、音准、节奏、节拍等方面均需要进行技术训练和能力提升。同学们态度很好,很积极,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实施

本课程以视唱练耳的训练为主线,以听、唱、写等具体的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基本乐理以及和声、合唱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通过读谱、分析乐谱以及用声音来再现乐谱,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整体表现力。

遵循“学科渗透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科渗透性原则,汲取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律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MuseScore2音乐制作软件。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乐音体系、记谱法、三度内音程的听辨与单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2.理解与视唱练耳相关的乐理知识、多种节拍与节奏训练,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调式感。

(二)过程与方法

1.在体验音乐时,通过听辨最基础的音符、节奏以及旋富有律感的乐曲,加强对音程关系的理解

2.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聆听和创作乐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养成正确的视唱习惯。

2.通过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对于视唱练耳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听、唱时的自信心。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纯四度的音程关系和听觉效果,能弹、唱、听辨度音程。

2.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合的击拍及节奏训练。

3.听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的乐曲特征。

4.C大调节奏、节拍、旋律练习及视唱。

(二)教学难点

1.熟悉纯四度的特性,完成四度音程关系内的构音练习。

2.熟练音符组合,将已学音符组合排列成节奏。

3.小组合作创编,将节奏练习自编旋律,形成新的视唱练习曲。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活动

1.标准音练习

教师可弹奏标准音提示音高

2.发声练习

固定音高模进

3.引导学生分析音程关系

学生活动

1.学生跟随内心听觉,找到标准音位置,唱出来

2.根据音程级进,完成发声练习

3.分析发声练习曲的音程关系

(二)音程练习

教师活动

1.提问音程关系

2.四度音程练习

3.构音练习

4.听辨冠音

学生活动

1.通过度数、音数、结构、模式四个方面,描述已学的音程

2.单音的四度分解讨论

3.以标准音为起点,进行四度内构音练习

4.根据老师提示的根音,找冠音

(三)乐曲分析

教师活动

1.弹奏三首乐曲片段

(乐曲分别为2/4拍,3/4拍,4/4拍)

2.分别就每一条乐曲进行分析,说明节拍对于音乐动力性的影响

3.强调基本拍子

注意基本要素

提问设计:

(1)找出音乐中的节奏感觉

(2)哼唱出刚才的音乐片段

(3)谁能唱出刚才的音乐片段(教师先示范)

(4)你更喜欢哪一种节拍类型

学生活动

1.学生聆听,判断乐曲类型

2.感受不同节拍的乐曲风格,学习如何判断基本拍子

3.巩固击拍和数拍

4.学生划拍子

(四)小组创编

教师活动

1.布置任务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编写2/4拍的节奏,每组两小节

提示:

几种常见节奏型(用“ⅹ”表示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举例)

ⅹ— ⅹ

ⅹⅹ ⅹⅹⅹⅹ

2.下组指导

3.板书记录各组节奏

4.将四个小组节奏分配到“格子”中

5.检查

6.引导学生为节奏练习自编旋律

7.教师复述

学生活动

1.领任务,进行小组合作

2.编写两小节节奏,学生自己编写节奏并练习击打或演唱

3.小组依次拍出节奏,其他小组进行节奏模仿

4.将8小节节奏进行组合,连接成一条完整的节奏练习

5.节奏击拍

6.即兴编旋律,带入节奏练习中

7.感受编曲的基本模式

(五)总结

教师活动

1.课堂小结

2.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

分享创作乐曲的体会

(六)学习效果评价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开展即时性评价,注重学生课堂上的投入程度及与老师互动的评价。

1.音程与节奏听辩练习环节,及时记录及反馈学生对于各音乐要素的掌握。

2.利用聆听和乐曲分析,检测学生是否能准确把握乐曲结构和节拍类型。

3.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已经学会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进行模唱模仿和节奏组合。

猜你喜欢
音程音符乐曲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美妙音符
春天的音符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