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校园慈善文化主旋律

2018-02-20 14:37陕慈
慈善 2018年4期
关键词:渭南市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陕慈

5月28日,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在渭南市临渭区召开全省中小学慈善教育工作推进会。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李宏塔,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慈善协会顾问吴前进,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鸣出席并讲话。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罗书葵致辞,省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荣杰主持会议。

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慈善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徐镱轩,中华慈善总会新闻办副高级专员白京轩,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公益报社长曾春光,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总编李玉林,省教育厅基教一处调研员牛新平,省文明办综合处副处长贺聪梅,渭南市慈善协会会长雷超武,临渭区区长刘宝琳,省慈善协会《善天下》杂志社社长张金菊等领导和来宾出席会议活动。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李宏塔表示,慈善文化进校园是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会、教育部门共同实施的全国性慈善文化项目,该项目以慈善教育读本进课堂为载体,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把慈善文化纳入教学内容,推动青少年学生品德教育,陕西省是这一教育的先行者。陕西省中小学慈善教育从试点到全面覆盖,学校从一所到八千多所,参与师生从万名到四百多万名,陕西省中小学慈善教育活动已成为新时代给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大实践,为全国创造了经验。并提出陕西中小学慈善教育积累的四点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一是建立了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各地慈善会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明确分工;二是很有特色的“六个一”教育活动模式;三是注重社会实践,倡导学生日行一善,小手拉大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抓点盖面,示范引领,扩大慈善教育成果。

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在会上对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表示,“慈善教育在路上,重振旗鼓再出发”。在以后的慈善教育工作中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久久为善,久久为功。只有教育和慈善结合在一起,才能进一步落实到位。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传达会议精神,把新时代赋予慈善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扛在肩上,把慈善教育牢牢抓在手上,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努力作为,把全省中小学慈善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推向更高水平,为建设厚德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做出更大的贡献。李鸣说,慈善教育活动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善行伴我成长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日行一善为载体,培养学生知荣辱、懂感恩、乐奉献、勤俭朴素的良好思想品德,培育学生树立诚信友善、孝老爱亲、互助友爱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的肯定与支持,收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他还就教育部门深入推进慈善教育活动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把慈善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切实做好;二是精心组织“六个一”慈善教育活动;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推动机制;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会上,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罗书葵仅代表渭南市委、市政府向莅临会议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报告全省慈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部署。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牛新平宣读关于表彰全省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代表颁奖。临渭区慈善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局局长闵渭安,临渭区教育局副局长、渭南市实验小学校长乔丰年,安康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黎,榆林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庞瑶分别介绍了学校慈善教育活动经验。

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慈善教育工作经验,表彰了先进,部署下阶段工作,观看了渭南市、安康市慈善教育专题片。参会领导嘉宾一行还深入临渭区的渭河小学、实验小学、隴海中学、官道思远留守儿童学校,通过现场观摩、查看资料、听取讲解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

猜你喜欢
渭南市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妇联、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感恩母亲 红心向党”诗歌诵读会活动
中华慈善总会
《百年党史 初心使命》专题报告会
渭南市2020年Ⅳ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华阴市举行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情暖万家”走进云南大关
渭南淘汰2万余辆黄标车
中华慈善总会慈爱孤儿工程向秦皇岛市社会福利院捐赠物资
陕西
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