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肥害及其补救

2018-02-20 23:58龚云华刘发岩袁子鸿
科学种养 2018年11期
关键词:稻叶永丰县早稻

龚云华 刘发岩 袁子鸿

目前稻田生产长期不用或少用有机肥料,稻田施肥基本靠化肥,过量和大量施用化肥现象严重。笔者对江西省永丰县近十年出现的几次较大的水稻肥害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肥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轻者造成减产,重则枯死绝收。为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现将水稻肥害发生情况、发生特点、产生原因和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1. 肥害发生情况

自2009年以来,江西省永丰县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水稻肥害事件,2009年永丰县古县镇朱溪村、营下村、新元村3个村50户村民种植的657亩早稻,使用天津某企业生产的25%复合肥,有361亩发生肥害,其中枯死50%以上的受害面积15亩,企业补偿农户经济损失7.8万元;2013年永丰县沿陂镇赵家村32户种植的208亩早稻,使用江西某企业生产的30%复合肥,有103亩发生肥害,其中枯死50%以上的受害面积9.8亩,企业补偿农户经济损失4.2万元;2014年永丰县七都乡黄家村、车头村,佐龙乡塘边村,坑田镇塘下村种植的406亩早稻,使用湖北某企业生产的30%复合肥,有186亩发生肥害,其中枯死50%以上的受害面积19.2亩,企业补偿农户经济损失7万元。

2. 发生特点

以上三次水稻肥害事件,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肥害出现时间上,均是早稻栽插后7~10天出现,晚稻则没有出现肥害;二是田块肥害表現上,同一田块高低不平整,有水处水稻生长正常,无水处则受害。

受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早稻生长叶自叶尖开始逐渐向下变黄,尔后整株禾苗叶片变黄;已变黄的叶片经太阳烤晒,失绿发白;已发白的叶片逐渐萎缩枯死,继而整株禾苗枯死。

3. 原因分析

水稻肥害现象的发生,是肥料成分、秧苗素质、农事操作、高温天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肥料成分。通过询问农户得知,水稻发生肥害使用的化肥均为中、低含量复合肥,使用含量45%以上的复合肥未发生肥害。咨询生产企业相关人员得知,2009年、2014年发生水稻肥害,田间表现从稻叶变黄到枯死约为10天,其原料氮素大部分为氯化铵,分析可能是氯化铵在无水田块、高温天气环境下,分解速度快、浓度大,对稻叶产生伤害。2013年发生的水稻肥害,田间表现从稻叶变黄到枯死仅为7天左右,其原料中掺入了碘化钾,分析可能是碘化钾对稻叶产生危害。

②秧苗质量。分析三次肥害造成的损失,发现不同农户所育秧苗质量有差异,其肥害受损程度也表现出较大的不同。播种量过大,生长纤弱的牛毛秧,其黄化枯死率明显高于健壮秧苗。

③农事操作。主要表现为稻田整地不均,甚至同一田块出现一边有水一边露出田面,从而导致没有水的地方肥料养分浓度高,黄叶程度也明显重于有水处。另外,化肥施用量过大(如每亩施用50千克以上),受害程度也随之加重。

④高温天气。三次肥害均在早稻栽(抛)插时气温30℃以上的高温天气发生。

4. 补救措施

①上灌水下排水。即发生肥害的稻田采用“上灌水下排水”48小时以上的灌溉方法,稀释稻田肥料浓度,缓解伤害。

②撒施硫酸锌。每亩用硫酸锌1~2千克拌细砂15千克,全田撒施,有利白根快速长出。

③增施磷钾肥。秧苗恢复生长后,喷施叶面肥和补施少量磷钾肥,即每亩用20毫升喷施宝对水30千克,或5克硕丰481对水15~20千克喷施,并施用过磷酸钙5千克、氯化钾2.5~3千克,促进新叶生长,注意不可施用尿素等氮肥。

(作者联系地址:龚云华  江西省永丰县沿陂镇农技站 邮编:331504;刘发岩  袁子鸿  永丰县农业局  邮编:331500)

猜你喜欢
稻叶永丰县早稻
永丰县烟阁乡:乡村治理绽新颜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新凉》
祖国发展翻天覆地 老年大学面貌日新月异
——部分老年大学校舍今昔对比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
浅谈永丰县生态公益林管理
被日本“遗忘”的侵华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