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丢不掉的老手艺

2018-02-21 01:54郭亚军摄影苗卫钟周西娟
河北画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黑陶

文/ 郭亚军 摄影/ 苗卫钟 周西娟

黑陶老艺人刘双喜是黑陶非遗当代传承人刘小伟的父亲,他在黑陶这个行当中已经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 摄影/李 辉

陶瓷同丝绸、茶叶、戏曲等传统文化共同代表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先有陶后有瓷,黑陶则是陶瓷家族中最独特的一个成员。黑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 享誉世界考古界的“蛋壳黑陶镂空高柄杯”就是黑陶器的典型代表。黑陶取材于脚下的泥土,却浴火重生出典雅之态。如今,雄安人正用自己的坚守、执着的工匠精神不断推送出黑陶佳品。

【雄州黑陶人的坚守】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

走进雄县昝岗镇孤庄头村村委会,院子里有一排南房,这就是雄州黑陶的生产地。雄州黑陶非遗当代传承人刘小伟迎面走来,握手的瞬间便能感受到一位陶匠的辛劳,手掌的粗粝感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1986年,孤庄头村集体开办了雄州黑陶厂,刘小伟的父辈——伯父刘章锁和父亲刘双喜等人就是骨干。2003年,雄州黑陶厂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刘章锁他们便承包了下来,现在厂子传到了刘小伟和弟弟刘斌手中。刘小伟堂哥刘爱国主要负责拉坯,从拉坯的流利动作上可见,从26岁起就跟师傅学艺的他手上有超人的功夫。厂子里还有几位干了二三十年的大姐负责绘制、雕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这些人用粗糙的双手,打磨出精美的黑陶器物。

雄州黑陶的制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选泥、养土、过滤、晾晒、揉泥、拉坯、雕刻……只有执行严格的操作规范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

“我们建厂比山东的黑陶厂还早一年。因为挣钱少,大部分人员慢慢转行了。但是再苦再难,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现在厂里的人员都在非遗传承谱系里。”刘小伟动情地说。正在磨光陶坯的大姐表示干这行虽然挣得不多,但干了这么多年了,舍不得丢了这个手艺。“如果按技艺水平来说,他们不该每月只有两千多元工资。”刘小伟不无感概地说。

每一件精美黑陶器物的呈现,都经过黑陶技师无数遍的打磨。

作为古老的制陶技艺,黑陶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点。黑陶人坚守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以工匠精神保护着这份文化遗存。

“我们这里做黑陶是纯手工的,无色无釉纯天然,黑色是由于烧制过程中吸附了活性炭。”

孤庄头村附近的河道里分布着细腻、纯净的红胶土,是制作黑陶的优质资源。红胶土从地下取出时比较软,需要晾晒几日,之后再揉泥。揉泥是个力气活儿,这个环节是为了让泥软硬适中,泥中不再有气泡。

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变成陶坯。再对这些陶坯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然后以特制的雕刻工具,运用一些雕刻技法,为陶坯手工雕刻出绚丽的图案。最后把陶坯送进窑,经受火的洗礼。在烧制过程中,摆放、烧制、渗炭等环节等都有极为严格的工艺要求,全凭艺人的经验来把握。

因为黑陶制作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么多年苦心坚守的人并不多。刘小伟已经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并且开办了黑陶艺术馆和体验馆,还和相关院校不断联系交流,希望更多人了解黑陶文化,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让黑陶行业繁荣起来。

雄安新区成立后,孤庄头村的黑陶技艺获得了很多关注。其实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今年6月孤庄头的黑陶在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亮相,11月又在雄安新区第一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上亮相,雄州黑陶逐渐成为雄安新区的一张艺术名片。

泥土的吟唱

我们走进雄安雄州黑陶博物馆。这些泥巴做成的器物又岂止是瓶瓶罐罐,分明是穿越时光的泥巴在轻歌曼语,是岁月深处传来的最质朴却又典雅的歌谣。这吟唱的黑陶正以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将我们重又带入远古时期悠远的追忆与遐想当中。

这身边留存下来的古老手艺的传承,这浓缩了漫长光阴的黑陶令人惊喜又惊艳。据介绍,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炭会自然渗入制品,从而成就了黑陶黝亮的色泽。而制作黑陶器皿,并没有模具,所有的环节都是纯手工完成。想象凝聚了黑陶匠人彼时喜怒哀乐和期冀的陶器,每个都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和性情,在火热的窑里,在浓黑的烟雾里,成就自己,窑洞深处有泥土的味道飞起来,黑色涵盖住所有的色彩。相比粗朴的灰陶、旖丽的彩陶,黑陶看上去更深沉,更高贵,更厚重。

也许正因其“返璞归真”的气质可以逾越时间的脊梁,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云南尼西黑陶依旧在藏族人家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地名菜“土锅炖鸡”,土锅必须是黑陶,因其烹饪出的食物有着现代炊具所无法提供的地道的“泥土芬芳”。

而我一直想要一个黑陶的花瓶,放在书房的窗边,随性地插着花,或许白洋淀边三两枝蓬松的芦花,一两支枯荷,或一捧蒲草,就是最绝美的搭配。那从诗经里一路走来的芦苇也许还带着对黑陶似曾相识的记忆,默然相视,心意相通,为尘俗之心筑一方禅意。

我们安静地徜徉在黑陶博物馆,听泥土唱着遥远的歌谣,看歌谣中远古的黑陶艺人粗糙的手中,陶坯越转越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古老文明的阳光,透过灵巧的镂空,斑驳地展现在参观者的脸上。

扫码观看视频 尽享在线精彩

黑陶制作视频链接:(资料提供/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张培 宋石猛)

猜你喜欢
黑陶
黑陶:给人们带来宁静的古风藏物
刘浩艺术作品欣赏
现代黑陶艺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简论龙山黑陶
齐河黑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黑陶艺术作品欣赏
美哉黑陶
大陶同观——黑陶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沁阳黑陶发展三建议——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是强大动力
神农耕而作陶 黑陶高平之地的温度与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