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电影中成功塑造男性反面角色的策略
——以电影《老兽》为例

2018-02-21 19:44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老杨老伴子女

陈 颂 吴 曦

(作者单位:武汉传媒学院)

1 大时代背景下荧屏上反面男性人物形象塑造的惯性

中国社会变化之大,从家庭代沟就能看出来,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总有个别人不是那个最大公约数里的分子,他们特立独行,决绝于所处的那个时代。而在固定时间维度我们将空间概念缩小,从社会聚焦到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也是个变化强烈的过程,这又是个普遍现象,总有个别人不遵循成长变化的定律,永远活在自我的世界,那些单纯美好的人成为了天使,那些野性尚存的人成为了电影《老兽》里面的“老杨”。

其实这种成功的男性反面角色形象早在电影《老炮儿》中就存在,《老炮儿》中的六爷无疑塑造了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电影经典人物,他在已经不是他的时代继续坚持着他的尊严和道义,用他的人格魅力去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可能结局依然是不可挽回的被历史巨轮碾压,但他那些重情重义和责任担当,让这个角色完全符合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即使不是个严格意义上的好父亲,但从另一个角度给儿子立了一个男人的典范,看似浑身臭毛病,却成为讨好观众的核心人物,这是个人见人爱的正面角色。本质上他和长期以来霸占荧屏的英雄角色毫无二致,只是细节上更丰满、更接地气。

反面角色无论多么有魅力总归还是恶的,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加里奥德曼,比如,《辛德勒名单》中的拉尔夫·费因斯,哪怕再好的演员,除非主角演技太差形成对比,几乎很难得到观众好感,而电影《老兽》中的老杨却混蛋得让人怜爱,他一身缺点,却充满温情,对周围人充满关爱,老杨不畏惧任何世俗眼光的评判,他敢爱敢恨,特立独行,血液里流淌着野兽一般的激情,可是岁月不饶人,老杨老了,世道变了。

2 电影《老兽》反面人物的成功塑造策略

故事发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内蒙曾经一度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拥有羊毛、稀土等资源优势,随之起步的还有房地产等相关行业,但资源型经济的缺点就在于不可持续性,如果转型失败,势必会枯竭,于是,房地产崩盘,出现了一座座“死城”,老兽曾经的辉煌如同那些还屹立着却无人问津的楼房,越高大越凄凉。老杨就像一个下岗职工,被改革的浪潮推向制高点又重重摔下,于是,没钱成为一个死循环,没钱成为一切道德判断的标准,曾经有人说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个说法道理上是成立的,但现实中大多数我们的问题是没钱解决。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个经济问题,不怕照顾老人丢了工作,或是花钱聘最好的看护照看都是问题所在,情感和金钱在当下的社会偶尔甚至可以划上等号。

老杨的老伴瘫痪了,子女都各自成家了,他是不是有重新选择生活的权利,这个疑问在中国是个互相制约的问题,儿女总在抱怨父母对自己的无形压力,那种以爱之名的压力,反过来子女何尝不是对父母的一种束缚。子女的标准就是孝顺,是传宗接代,而父母的标准就是慈爱,无条件付出,他们还有没有自我选择过怎样生活的权利?老杨曾经辉煌过、年轻过、快乐过、幸福过,虽然这一切现在都不再属于他,他无力反抗,但心中有呐喊,那个被困在墙里的鸟,那匹梦中的马,那个路边游荡的幽魂,都是他内心的挣扎。放着瘫痪的妻子不管,和老友出去喝酒洗桑拿,卖了老友的骆驼换钱给小三买东西,偷了子女给妻子凑的救命钱,把子女告上法庭,这些看似让人愤恨的举动其实我们都能在现实对应反问我们自己。爱面子、父权意识、自私都是老兽身上明显的性格缺陷,这些缺陷其实是人类自始至终很难摆脱的原罪,这种原罪和欲望折磨着现代人的生活,越老其实越想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影片从始至终没有交代老兽的老伴是个怎样的人,她和老兽有什么过往,这样的处理其实很好,让我们完全屏除老兽年轻的样子,只关注他当下的恶习,让人物浮光不完整,但更具体,有更多的解读空间。牵骆驼的老友是唯一还把他当个人物看待的,因为他对老兽的现状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这是他唯一可以找到尊严的对象,所以他只能在这个好友身上去回味曾经的光鲜,从对他的慷慨去感受曾经的辉煌。老杨又有温情的一面,三个子女的婚事和工作甚至房子都是老杨帮着安排和操办的,老伴常年卧床不起是他照顾的,帮助朋友卖掉骆驼换钱也是他的善意,喜欢小孙子,是他对幼小的慈爱,可如今却被迫与子女对薄公堂,绑架拘禁时弄伤额头,轰出门时碰伤鼻头,都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伤害,在一个父权意识和大男子主义的老杨这里无疑是致命打击。而他的柔弱又体现在对孙辈的溺爱和看到形同陌路的家人时伤心的泪水。就这样,在导演的超现实叙事手法中,在涂们老师的精湛演技塑造下,老杨这个复杂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最后是老伴,之前我们说了没有交代他和老伴的过往是很好的处理,在影片结束得到了升华,无论经历了什么,这个陪你走完人生的才是最重要的人,也许没有爱情,但他不知不觉成为你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老杨历经一切痛苦后,筋疲力尽,在照顾老伴,给老伴喂药,两个老人在昏暗的光线下睡去,这是导演精心设计的开放式结尾,这个结尾有双重寓意,也许预示着希望,也许预示着灭亡,需要观众自己去评判。

3 关于电影反面人物塑造中人性之光的挖掘和升华

电影《老兽》中看得出导演对这个角色的爱,他不吝惜把所有镜头对准涂们这个演员,用无数细节去刻画他脸上的每条皱纹,光影转化间,一个人物展现了一个时代。纵观电影史长河,往往电影的反面都是配角,主角很少有黑化的,好莱坞商业要求不允许,中国更是难以看到,中国人崇尚英雄的喜好从古代就流传下来,加之近代中国文艺受到政治的影响,革命样板戏就有明确的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所以,一个坏的主角在荧幕上很少见,只有零星的艺术电影里,纪实和舞台化两种极端的表现形式下,导演会抱着对底层人民或对权贵阶层的反讽偶尔出现全体黑化的角色塑造。而现实题材的电影在表现这种人上有更强的冲击力,因为本质上我们的社会没有完美的人,导演周子阳用精准的电影语言将影片中的人性之光进行升华。老杨另外一面的人性之美,在生活中对子女的关爱,对老伴的陪伴和默默相守,对朋友的关心和关怀,那种深沉的、说不出口的苍老和无力感,都时时刻画着这个独特、有血有肉的男性角色。从此,中国电影史上有了这么一个坏老头的形象,坏到骨子里,每个家庭都害怕遇到这样一个老头,但他却真实存在,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恶,就像我们不能接受负能量的东西,但人性的弱点不会因为更多的道德说教就改变,如果社会本身残酷,我们如何做到清者自清,那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被压抑被隐蔽的老兽,随时都可能因为某种刺激而苏醒。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也是未来中国文艺电影中反面人物塑造的先河之作,这个反面男性角色的成功塑造,让后来的电影工作者更大胆地去塑造立体的、复杂的人物提供了范本。

猜你喜欢
老杨老伴子女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老伴,幸福相伴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识破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