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异化
——以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例

2018-02-21 22:51李大卫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4期
关键词:异化电视节目媒介

李大卫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1 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1 电视对个人﹑家庭及公共领域的影响

当前,家的概念融入了电视与其他新型媒介形式,电视把社会的“外部信息”带入到“家”这个相对闭塞的空间之中,使公共与私人世界的界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西尔弗斯通所提到的观点。当然曾经也看到过类似的观点:有人把电视当成家庭中最先应该置备的电器。电视对于家庭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获取信息﹑获得娱乐等方面,很多时候,在人们意识并不明晰的状态下,电视已经一点点变成现代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视改变和影响着家庭的关系,尤其对家庭氛围和家族权力进行了重塑。

首先,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由于媒介的进入,传统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电视的节目内容影响了家庭观念的变化并且提出了全新的家庭观念模式,目前纷繁复杂的信息源会使人们冲破原有的固化的家庭认知。电视节目对固有的认知体系发出了冲击,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外部物质生活进一步了解的欲望,或说是对自身家庭生活的新型状态进行建构与反思的欲望。而且,这种变化是悄然进行的,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是在受众心理的框架下,传统与媒介的相互比较或者说是博弈。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电视收视率指数也不断创新高,“容器人”这个概念显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群的代名词。

但是电视对家庭的影响又绝不仅仅停留在节目内容上,电视其本身也会改变家庭生活。如今,人们更多地将电视看作了家庭中互动的工具。这种工具性功能并不取决于电视每天播放的内容,而在于其形式和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空间,而电视则十分明显地充当着家庭文化空间的建构者。

除了对家庭的影响,电视也有对于公共领域的扩展。媒介是人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领域的延伸。人们在讨论私人领域现今是否还存在的问题时,实际上已经默认了电视对于私人空间的削减。所以,罗杰·西尔弗斯通认为电视改变了大多数人体验参与的条件。大众媒介出现以前,公众对于公共领域中公共事务的参与,都需要实际意义的“在场”。但是现在,以电视为主要特征的电子产品,似乎成为了公共环境与私人环境的共享介质。电视作为一种实体性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家庭的空间中,人们个人生存空间的重要部分是以家庭的模式呈现。但电视所呈现的内容,却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公共领域之中。这种形式确实将两种空间中的差异性进行了缩减,但受众本身以自身所处的空间环境来判断当前所处的环境到底是私密的还是公共的这一标准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

在无数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差异下,每一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这种生活方式既保留了对公共事务一定程度的关注,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私人领域。这种平衡点的建构也是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的建构,而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电视与人的关系已变成从属性的,人与家庭的关系也通过电视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1.2 作为工业产品的电视和电视文化

在消费领域,以电视为主要代表的工业产品,推动了整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工业的改革中,许多理论学者都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人在工业形式下出现的“异化”。《电视与日常生活》将这种异化反映为人的物化趋势,当所有人的行为倾向都与电视播放的内容极为相似的时候,人们很难说清究竟是人影响了电视的内容,还是电视呈现的生活方式在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麦克卢汉在很早前就已经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尽管他在当初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都是饱受异议的,但是如果技术的发展确实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缩小地球的范围,那么电视的作用一定是首屈一指的。电视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背景的人都进行了新一轮的文化灌输,如果将电视节目也看作是一种工业产品的话,那么这种产品也与其他东西一样,是经过标准化和均质化打磨的标准文化。这种观念与葛兰西的描述极为相似,在《葛兰西文选》中,提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转型首先开始于生产领域,福特在1913年引入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这种工厂更注重大规模生产,大量标准化的产品无疑创造出欧洲工业的价值,但劳动者也在这样的革命中逐渐成为了被器械捆绑的“操作者”。同样,当人们把电视生产融入大工业背景时,是否也会面临被产品“捆绑”的情形呢?现在的电视节目已经日趋成熟化,很多被公众认为成功的案例,都开始进行节目本源的量化。似乎每一个所谓的成功背后,都有着这种产品必要的元素。量化之后,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会不会变得有迹可循,每一个产品的“制造者”都开始按照成功的模式进行分析与复制,这样一来,电视也与其他的工业产业一样,电视节目也会与其他的工业产品一样,最终导致人在技术面前的“异化”。

在商品化的时代,其实电视本身就是极为典型的商品代表,但是电视作为媒介又有着其特殊性,电视不仅在理解和诠释着商品文化,同时也在为新的工业时代建构着商品文化。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新的工业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众视野。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重要媒介的电视开始为新兴产品进行宣传。在鼓动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的过程中,电视打破了受众原有的消费观念,或者说是连同受众以往的生活习惯都一同打破了。媒介影像中的时代变革总是快于现实生活的变革的,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某一个产品时,电视会首先出来建构一种串连在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在此,再联系到上文提到的“异化”,面对电视对于新兴产品的建构,或者说面对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全新建构,受众会全然摆脱这种影响吗?其实不会,电视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日常生活的变革中,电视起到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甚至,很多时候人们的观念都是被电视的这种建构所牵引的。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看待电视与时代的关系,人类时代的发展其实早已深受电视的影响,很多的政治语境﹑经济关系都在电视的建构中存在着,这也正是媒介对于日常生活的强大影响所在。

2 媒介异化的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从长远看,媒介异化将进一步的深化。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优势整合及渗透,努力实现传媒形式﹑传媒结构﹑传媒流程和传播方式的全面发展,从而完成一种新形势下的质变反应。差异化竞争在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是一种有效的发展策略,媒介异化时代,尤其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的各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媒体进入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猛烈竞争的时代,这种生存竞争策略在现在已经开始趋于理想化。

目前,网络和移动终端使网络信息的优势伴随性地发生改变,层出不穷的手机终端已经具有更加便携﹑智能﹑多元的新特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之一,充当多种不同职能。而对电视节目而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做文字﹑图像﹑声音兼收并蓄的全媒体,弥补了传媒市场中边缘文化信息的缺口,并且可以利用手机的职能为电视节目服务,不断扩大互动形式。目前,微博平台和微信摇一摇等都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互动的常用工具,新的互动形式也不断涌现,其他媒介形式也在利用这些可交叠的功能进行模式转变,例如绝大多数的广播电台都可以进行网上在线收听,并通过互联网与视频同步播出,有条件的广播电台甚至还在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领域不断站稳脚跟。媒介异化时代,互联网上的各种声音的出现令人应接不暇,各种文化信息正逐步消解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故而,传统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的不断竞争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对新形势进行分析评估,重塑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继续扮演家庭空间中的重要角色。为了建立新的文化形象,电视节目应该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形态和接收终端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原有品牌的群众基础,弥补形象老套的缺陷,提高自身技术含量,创造符合当下生活形式的新形象,增强和扩大文化影响力。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背景下,在市场化的潮流中,理清当前传统媒体企业和电视的生产发展要素。

目前,现代媒体或是传媒集团采取全新的公司化运作系统,这些运作系统是一些较为成功的新媒体商业网站实行的模式转变,如果文化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改变过去传统运作的方式,将核心关注点转向受众,并且采用信息提供者和媒体实体为支撑对象的商业模式,在新技术条件下,深化自身市场化运作,完成媒体业务模式转型,提升媒体运营效率,以不断应对媒介异化。

猜你喜欢
异化电视节目媒介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书,最优雅的媒介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