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创新

2018-02-22 05:51陈云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生时代内容

陈云娟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 昆明 650500)

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的信息量更大。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通信设备就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新闻内容。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出现还为新闻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交流互动平台。新闻读者可以在每一篇新闻内容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对新闻进行点评。新闻发布者也可以根据读者的意见,改进新闻发布形式。由此可见,在新媒体背景下,创新电视民生新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一)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传统的民生新闻传播模式往往依靠文字和图像传播新闻信息,但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不仅包括文字和图像,还融入了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在信息传播载体上,新媒体时代下的民生新闻传播也有了更多的形式,不仅能够通过电视和报纸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车载视频等载体传播新闻。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但提升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信息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能够节省对纸张的使用,具有非常强的环保意义。在当下的新闻传播模式中,人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准点在电视上收看新闻节目获取新闻信息,而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

(二)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在过去的新闻传播模式中,民生新闻的传播往往是单向输出,电视播什么,人们就看什么。当下的新闻传播模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喜好订阅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也可以针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新闻发布者可以根据读者提出的意见对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既是新闻的发布者也是新闻的接收者。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发布和浏览新鲜事,进而扩大新闻的影响范围,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民生新闻传播具有全媒体化的特点

全媒体化是当今民生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的介质实现了全媒体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pad、电脑等移动终端发布和获取新闻信息。介质的全媒体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与人们当今的阅读习惯也十分契合。二是新闻传播形式的全媒体化。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往往依靠文字和图像传播新闻信息,但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内容不仅包括文字和图像,还融入了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的传播形式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强的感官刺激,为人们带来更多趣味,从而扩大新闻传播的受众范围。

二、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民生新闻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传统的新闻传播,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信息容量都十分有限,因此对传播内容质量的管控也较为容易。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在传播速度和传播信息容量上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另外,当今时代,每个人都能在互联网上匿名发布信息,加大了新闻内容质量管控的难度,使得大量虚假、低俗的新闻内容充斥在互联网之中。除此之外,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甚至故意制造虚假新闻扰乱公众秩序。这些现象导致新媒体中存在较多的虚假新闻,阻碍了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闻内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新闻行业中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媒体抛弃了新闻行业基本的“据实”原则,而是以人们的喜好为新闻传播的方向。甚至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对新闻事件进行虚构和策划。在这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形势下,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同媒体报道的新闻内容往往大同小异,反而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也不利于新闻业的发展。

三、实现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民生新闻的本质

民生新闻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以老百姓的关注点作为新闻发展的方向。一方面,要增强民生新闻的实效性和生动性,对于大众关心的新闻事件要如实、及时地报道。同时要提升新闻编辑的素质,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积极传播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有益的新闻内容。另一方面,在传播民生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从大众的角度来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事件,多报道一些与大众有关的人物、事件。例如,人们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养生知识,但是这些养生的文章有很多都是谣言,并不具有科学性。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开办一档养生知识科普的栏目。类似地,也可以开办一些“生活小窍门”“天气变化提示”等贴近大众的节目,从而扩大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范围。

(二)加强对自媒体的应用

想要实现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必须借助自媒体的发展,正确利用自媒体的发展来推动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通过对自媒体的应用,为新闻内容的发布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在建设自媒体的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的新闻内容进行分类,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各个类别的新闻进行追踪、整理和发布,同时鼓励人们发布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对优质新闻内容发布者提供一定的奖励,从而推动自媒体的发展。

(三)通过创新新闻形式,增强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内容倾向于娱乐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新闻形式的创新,以本土资源作为基本的立足点,以大众感兴趣的民生事件作为主要的报道内容。加强对民生新闻形式的创新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节目形式的创新,加强对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拓宽新闻内容的传播渠道;二是要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深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使观众独立思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实现新闻内容传播的平民化,将国内外事件、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新闻以大众的视角展现出来。

四、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新闻业的进步,但是在当今时代下,民生新闻传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民生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加强对新闻传播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严格管控新闻传播内容的质量。同时,创新民生新闻传播模式,不仅要注重提升传播速度,还要结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努力实现民生新闻传播的个性化,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今后民生新闻传播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实现新闻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代小霞.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所受冲击和创新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6):296.

[2]罗连.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J].新闻传播,2017(03):58+60.

[3]郑思.全媒体时代下佛山电视台产品创新及其营销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4]曾欣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与传播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民生时代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