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传统 情满乾坤
——评《千江有水千江月》

2018-02-22 23:58李婉君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贞观寻根小说

李婉君

(广西田阳高中 广西 百色 533600)

与朱天文、朱天心、苏伟贞等50后台湾女作家不同,萧丽红并不热衷于台湾城市化之初的社会矛盾再现,也不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反映知识女性婚姻中的斗争与牺牲,反而将目光聚焦在了乡土社会里维系社会人情的根本——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给予价值肯定,不惜用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对其进行赞美和讴歌。在萧丽红看来,中国是有”情“境的民族,她说:“人们似乎在找回自己精神的源头与出处后,才能真正快活,我今简略记下这些,为了心里敬重,也为的骄傲和感动[1]”。这既是作者创作该小说的目的,更是行文的最大风格。

小说在叙事上,使用了一种散文化抒情叙事的手法,行文夹杂闽方言,情节构思上借鉴《红楼梦》的散漫和隐喻结构,并不刻意书写苦难,而是专注平凡世间的人生际遇,描摹的是世间最普世的情与爱,表达的却是浓浓的文化乡愁。小说表层上叙述着贞观与大信的爱情故事,深层里则是对传统文化刚柔并济、融合创新的隐喻。二人携手参观故宫时,贞观与大信没有你侬我侬,而是借女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她说:“汉族华夏于自己亲,如今才感觉;是连那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的鲜卑人都是关联的。”在作者看来,传统文化的延续除了保留本真,还需要不断地吸纳,传统文化的乡愁正是源自于这种延绵千年的包蕴性。

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对于传统文化,人们总在捡拾挽留与丢弃放任之间徘徊,而传统文化则如手中紧握的细沙,还是一点一滴地从指尖滑落。面对不断被蚕食的传统文化,“寻根”成为中国文学一大母题,怀念、追忆、反思成为寻根文学创作的基调,《千江有水千江月》通篇也弥漫着怀念追思的情怀,但与绝大多数乡土寻根作品不同,作者没有在追思中陷入伤感,也没有给予否定,更不为传统文化谱写挽歌,反倒利用追忆,旗帜鲜明地进行颂扬,以主人公贞观及其兄弟姐妹的成长经历反映传统文化如何内化升华成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围绕整个家族所发生的好人、好事构成了小说的“情”境。贞观成长于一个大家族中,整个家族聚居一处,相亲相爱,仁礼以待,其乐融融,虽不免有亲人离世的苦楚、养儿育女的烦思、左领右舍的嫌隙、三姑六婆的絮叨……但这里更多是传统文化礼教的无声浸润,仁义礼智信是他们最基本的处事原则,故而没有太多的婆媳矛盾、妯娌纠纷,更多是真情相待的感动。这些温馨背后的精神信念正是小说守望传统的核心“情”境。

普世的爱情加上普世的乡情、族情、路人之情构成了小说的完整架构。透过贞观的成长经历,我们感受到的是传统文化的厚重;透过台湾嘉义市布袋镇一方水土,我们品读到的是人世间美好的亲情、爱情、乡情,如深埋淤泥里的青莲种子,扎根在读者心中,给予读者心灵的净化和慰藉。靠晒海盐为生的阿启伯偷瓜时,被贞观的外祖父看到,他连忙把贞观带回房间,神情紧张得不得了,还嘱咐贞观把这件事忘掉,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件事,原因是现在是雨季,阿启伯一家十几口人没有办法靠天吃饭,作为邻居,外祖父怕阿启伯被看到而难堪。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换位思考,不仅立足于对方的立场,更要走进对方的心理,体谅对方的现实状况的同时,还要体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宁愿自己受伤也要保护好自己在乎的人,这种品质在当今时代更加值得传承和发扬。

《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立足于台湾地区一个海港小镇的世态人情,但是根本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人情礼义的热情讴歌和书写,表现出了我们整个民族为人处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重拾对已经渐渐遗失的一些美好、珍贵的习俗与信念的珍视。

猜你喜欢
贞观寻根小说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