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研精神 促进基础研究

2018-02-22 03:45闫伟华
军工文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基础研究

闫伟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强化基础研究和提高创新水平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研机构。作为以核物理基础研究起家的原子能院,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丰硕成果的背后离不开科研精神,这种科研精神一般指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优秀品质。那么,如何培育和弘扬科研精神促进基础研究工作呢?

培育和弘扬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

新中国的核物理基础研究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起步发展的。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在组建国家研究机构时,根据物理学家们关于开展原子核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决定将原南京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物理部分与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合并,于1950年5月19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开始起步。当时,研究所的条件虽然艰苦,却吸引了大批科学家。

钱三强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他首先发现了原子核三分裂现象,之后和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四分裂现象,同何泽慧一起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然而,他却依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他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而且正因为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回国后的钱三强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之中,不仅为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也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王淦昌曾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在核物理研究领域造诣颇深,但是当组织征求他是否愿意隐姓埋名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时,王淦昌没有丝毫的犹豫,简单而有力地说,“我愿以身许同”,就这样,名扬中外的著名实验核物理专家,从科技界悄然“失踪”了,而这一“失踪”就是17年。

邓稼先认为能够从事原子弹研制这个国家最需要的工作,自己就有了最广阔的用武之地,他曾说,“做好了这件事,我的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朱光亚在回同前夕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出了一封激情澎湃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召唤华夏游子回国圆梦。彭桓武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就这样,一大批科学家、学者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从事核科学基础研究。

科学研究是具有个性的活动,它是研究者对自己所生存世界进行提问和作出回答的过程。科技工作者通过自身对世界的探索来实现自己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从事基础研究要树立科学研究成果必须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理念,探索解决与百姓生存发展有关的问题,勇敢承担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这样,科学研究才会有持续的动力。从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他们以身许同、科技报国的爱同情怀,他们淡泊名利,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在以往科研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更加艰难,更加需要弘扬这种爱同情怀,用耐得住寂寞、甘愿为科研事业牺牲自己利益的奉献精神做好科研工作。

培育和弘扬敢于创新的科学作风

科学研究是大胆地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而创造新知识的行为。核物理基础研究内容广泛,诸如强子物理、核物质性质和相变、核结构和动力学、核天体物理等领域。核物理基础研究工作都是开创性的,许多都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就要求基础科研工作者要有一种敢于创新、勇于攀登的科学作风。

6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在云南落雪山海拔3180米处,建造了我国第一座高山宇宙线研究室,利用多板云室和磁云室,开展了奇异粒子和高能核作用研究。从1954年至1957年,先后搜集到700多个奇异粒子事例,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1960年,开展氢弹理论研究,对氢弹中各种物理过程、氢弹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进行重点探索。1965年,完成轻核反应数据测量任务,配合氢弹研制部门进行轻核反应数据测量,为我国早期的氢弹技术途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1966年,提出“层子模型”理论,为强子结构研究领域作出开创性工作,1990年,成功测量了中太平洋5100米深海锰结核生长年代、生长率等,为选定太平洋公海海域铁锰多金属结核矿资源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申请联合国批准我国优先开采权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1991年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立了转轮装置,并利用核谱学方法,在利用氯-36离子轰击镍-56靶产生的熔合蒸发反应中,发现新核素钌-90。1996年,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该事件入选《光明日报》组织评选的1996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1999年,完成“近垒和垒下重离子全熔合裂变的碎片各向异性的异常”的研究。2008年,完成“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的物理和技术基础研究”。这一项项基础研究创新成果,都是立足前沿,引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切伟大的成果都来源于不断的思索。要想在基础研究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必须要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通过图书、网络等文献资源,吸取科学前沿知识,切入科学研究创新点,通过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浮不躁求进展,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提升,实现研究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育和弘扬严细严实的科学态度

核物理基础研究是以追求客观世界的实事真相为目标,这就要求科技人员必须具有求实、求真精神,敬畏科研事实,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升华。

张焕乔院士和他的合作者经过8年的时间,系统研究了近垒和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反应,实现了将全熔合裂变与转移跟随裂变事件分开。这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引用。张焕乔钟爱核物理基础研究,年逾80岁时,依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指导年轻同志进行科学研究。他曾说,“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不得有半点侥幸和松懈心理,只有全神贯注、锲而不舍地追求下去,才能做出真正的贡献,并从中享受到最大的樂趣。”

1978年,王乃彦在王淦昌的带领下回到原子能院从事粒子束和氟化氪激光聚变的研究。他们成功建设了中国第一台1兆伏80干安的电子束加速器。1980年年初,日本大阪大学的核物理学家称他们测量出电子束在物质里的能量沉积由于存在双流不稳定性而增加了100倍。也就意味着,用电子束聚变的方法,几毫克的氘、氚就能等同于两百多吨TNT炸药的爆炸能量,而氘和氚可以轻易从海水中获得。这个结论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从1983年起,王乃彦在电子束加速器上,开始用自己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他多次实验证明,日本专家所称的有100倍是不对的,其实只有3-5倍。这一研究结果和美国国立圣地亚实验室的结果相符合。苏联专家来现场察看时,很惊讶地说,“很难想象你们在这样的设备和条件下测试出了这样好的实验结果。”

在核物理基础研究中,要努力培育和弘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这方面,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示范。当前,我们要挖掘宣传老一辈科学家的先进事迹,通过纪念活动、事迹宣讲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導科研人员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核基础研究工作中做出新的贡献。

同时,做好基础研究也需要在体制、制度上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的思想活动“空间”,构建科学思想自由表达、“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和环境。为形成创新思想自由表达的氛围,物理所核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赛特沙龙活动,每次讨论人数多则30余人,少则10余人。沙龙讨论的内容主要有调研报告、科技新闻阅读及讨论、知名学者专题报告以及主题讨论等。讨论氛围轻松,报告人在作报告的过程中,大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再继续报告。每次沙龙后,都感到有收获,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就可以成为一条新的线索或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一切可续而研究的永恒主题。创新的道路总是很艰难的,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体力才能够做得出来。我们要在崇尚创造、宽容失败机制方面下功夫,比如设立“创新奖励基金”,有一些资源作支撑,鼓励大家创新。还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给予辛苦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员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优秀科研人员和创新成果的宣传,激发荣誉感和自豪感。总之,要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优越的环境,营造开放、宽容、包容差异的科研文化氛围,使科研人员可以自由地探索感兴趣的科研问题。

核物理基础研究作为核领域不断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包括核能、核安全、核技术等诸多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同防、军工、民用及其交叉学科领域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时期具有不可缺少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而基础科研又是一个需要进行艰苦的、深入的、持之以恒探索的过程,有的要耗费一个人的毕生精力甚至要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从事核物理基础研究,需要传承和发扬几代原子能院人在艰苦奋斗中创造的“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0一精神”,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不断钻研、不懈奋斗,更要有一种责任和担当。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基础研究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