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对于高校院系学生会考核机制的思考

2018-02-22 03:45封华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考核机制大思政学生会

封华

本文系2018年上海市教委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完善高校院系学生会考核机制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成果

【摘 要】 高校学生会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是高校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院系学生会的考核,既符合时代要求,也有利于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高校实际需求,从思想引领、服务同学、活动育人、风采展示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学生会;考核机制;大思政

近期,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会联合发表了倡议书,号召学生干部们不忘学生身份,努力为同学服务。学生会组织一直备受学生关注,从中山大学的学生干部公示事件以来,质疑学生会官僚风气的呼声越来越多。那么学生会组织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这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是高校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高校里,除了校级学生会组织外,各个院系还有院系学生会组织,然后再到班级委员会,可以说体系非常完善。那么如何能发挥体系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学生会应有的作用,是高校思政工作中应该加强的方面。

一、为什么要完善高校院系学生会考核机制

1、是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的客觀要求

高校学生会组织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众组织,其肩负着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在2016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出台的《全国高校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提到对院系学生会进行考核评比工作。高校院系学生会的评比标准是对于院系学生会工作的重要导向,决定着学生会工作的内容,因此校级学生会如何制定院系学生会的评比标准,关系到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地位,也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效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因此,有必要规范高校院系学生会评比标准。

2、评比有利于促进工作

以评促学,以比促进,是很多考试和评比的价值。通过评比,对于院系学生会工作提出标准和要求,学院学生会之间互相学习,有利于学生会工作的推进。院系学生会评比,有助于促进学生会的工作,以考促干,是推进工作更上一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有评比就有了督促,有了前进的动力。评比的标准就是前进的目标。因此,需要制定完善院系学生会的考评标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会工作发展。合理的评比标准,有助于院系学生会把握工作方向,可以真正促进学生会的工作。

3、能够推动思想引领

学生会一直吸引着很多优秀学生,是优秀学生的聚集地,但它更应该是思想引领的高地,学生会更应在思想引领方面有更多的作为。学生会还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基地。在目前全国高校掀起大思政的背景下,完善院系学生会考核机制不仅有助于推进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建立,更有助于推动思想引领工作,推动大思政的建设。将思政教育引入学生会的建设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评体制。考评的标准直接影响着学生会做的事情和学生们的关注点。

二、高校院系学生会考核制度应遵照的标准

1、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性质决定了其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方向。

2、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方案的制定不是决策者主观臆断的,而是通过实践调研、走访交流等方式,最终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而制定的。因此,在评比条件中,一定要从可操作性、导向性等多个方面考虑,真正去了解学院的需求和实际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又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标准。

三、高校院系学生会评比标准

院系学生会评比的标准应该从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会做的事情出发。首先,要确定评比的几个维度。

学生组织的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组织架构建设、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认真做好了提案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会的整体结构。其次,学生会是服务学生的自组织,为学生服务、让同学有获得感,这也应该是学生会应该做的事情。再次,提高影响力、举办各类服务同学的活动,也是学生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最后,每年的综合展示和答辩总结,既是一年工作的梳理,也是呈现给所有人的总结。这是评价学生会的重要维度。紧急事情的配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也应体现。

维度定好了,再根据工作需要来确定每块工作的宽度。如果满分100分,学生会的各方面工作应该占比数量,也代表着这项工作在整体学生会工作中的地位。比例的轻重,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

具体每个维度的评价标准制定,还要根据每个模块的工作情况来制定,情况如下:

1、完善机制建设,增强思想引领

2016年全国学联发布了关于规范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学生代表大会的具体要求,主席团成员的选举要求等,对此,各个高校也都在积极落实本校的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因此,在考核标准中,学生代表大会是否能按时召开、学生代表的选拔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真正落实改革方案中提出的要求,尤其是主席、副主席的差额选举,对于校园民主公平环境的营造还是很重要的。另外,提案工作也是学生代表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对于提案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提出标准,提案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体现广大同学的利益等,对于提案的审议也要体现在学生会的考评中。制度建设方面,提案审议工作由常任代表委员会全体代表采用匿名形式审议通过。根据提案的份数和案件质量给出分数。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由校学生会秘书长和各学院团委书记亲自监督。

2、立足学生本职,强调建设服务

学生会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组织。为同学服务,应该是学生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号召学院学生会多做实事工程,切实方便学生学习、生活。实事工程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有持续的影响力,具有可行性、便民性、持续性等特点。对于实事工程考察也应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考察。问卷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对于此项实事工程的感受,是否了解、能感受到工程给自己带来的便利。问卷调查采取定点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每个学院的问卷数量相同,取平均分。深度考察采取暗访的形式,校级学生组织的工作人员根据实用性与学生受益程度、创新性、覆盖度、可控性、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以活动为载体,达到育人目的

活动只是载体,育人才是目的。学生会不是搞活动的组织,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而要考虑好,为什么举办活动,所谓“不忘初心”。因此,在活动目的上要明确目标,按照全国学联的相关倡导,将活动目标分为四类:分别是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思想引领类活动。这四类活动,涵盖了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既是团中央、全国学联对于青年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正需要。学院学生会一年内举办至少一次这一类型活动,从活动意义、活动内容、活动特色、影响力、学生的获得感等多方面来衡量活动。

4、每年展示风采,分享经验成果

每年举办一次学院学生会的风采展示,既是各个学生会对于自身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给更多的人一些经验分享,让后面的同学们有更多的经验。不管是动态的答辩还是静态的展示,都能体现出学院学生会的特色和水平,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学生会就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摇篮,要让更多的学生在这里成长锻炼。

综上所述,高校学院学生会的考评制度的完善有着其必要性,考评制度的设计要根据社会核心价值、学校的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从思想引领、服务同学、活动育人、风采展示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简介】

封 华,东华大学团委副教授,学生会秘书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考核机制大思政学生会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计算机基础》课程探讨
当前铁路客运企业盈亏总额考核机制探析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