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

2018-02-22 10:47刘晓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情绪美术情感

刘晓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逐渐意识到,小学美术应更加注重情感的融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伴随着情感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也逐渐被挖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探究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旨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 情感教育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实现了用艺术教育培养情感的目标

小学是学生颇为重要的时期,这时期的学生蓬勃发展,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着极其大的变化。教师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必须因地制宜,因为美术给学生带来的感观是充满变数的,同样的作品由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境遇下欣赏,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小学生需要在适当的引导下,多感受正面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区分善、恶、美、丑,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抉择。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能塑造学生的个性。如在美术课上,学生总是画他们的父母,尽管非常简单,但这是学生的头脑中最美好的东西,是学生受到情感教育的具体体现。

2.促进学生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匕以往更加具体,其要求不仅包括能力方面,还涵盖了综合素养等方面。将情感教育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艺术感受,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的表现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往往被教师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情况:

1.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育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尽管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好了材料和教学方法,但师学生没有准备好,教师过分强调教学方法和程序,很少关注学生的情绪。这样一来,教室成为教师播放幻灯片地方,学生成为观众。此外,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会研究学生的情绪和性格差异,不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顽皮的学生采取了过于极端的教育方法,这些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谴责、讽刺,甚至体罚。还有一些学生并不能够正确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就会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而且这些教育方法太过于简单,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进而打击了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喜欢向一些学习好的学生提问,而对于后进生基本上是不管、不闻、不问。尽管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但不能在课堂上有所偏见,这对于后进生是不公平的,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

1.丰富课堂内容

教材即使再丰富,仍然是遵循固定轨迹的,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教材,那么授课的过程难免就会有些僵化。因此,对于教材的理解,教师应该从多方向入手,并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学拼图课上,教师就不应该将授课的内容局限在学生能够使用拼图拼成某种固定的图案上,而应该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勇于创新、敢于动手的学生,教师要不吝夸奖。在一些实践课上,教师应该带着学生离开教室,走到室外,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并引导学生将其写下来、画下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还锻炼他们的写作和绘画能力。

2.设立有趣的题目

实际上,美术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授课顺序,所以课堂相对自由,教师可以发挥这种自由度,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话题。如在教学《救救大熊猫》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熊猫为什么会哭?如果你在它身边,你会做些什么?”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多思、多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让学生的心理朝着正確的方向发展。

3.注重讲解方法

虽然美术课程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但是美术教师仍然需要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发挥课堂自由度时,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置课堂不管,相反,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与其他课程教师不相上下的课堂掌控力。美术教师应该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说话方式去描述问题,用学生的视线去分解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意思正确地传达给学生。

4.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艺术创作具有偶然性,它并不是技术达到高级之后就能信手拈来的,它更加看重的是瞬间的情感爆发。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具有丰富的情绪感受能力,音乐、绘画、游戏都是不错的方式。如音乐可以创设各种丰富情绪的环境,绘画能够通过各种色彩传达或者表达情绪,游戏可以增强感知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强烈而丰富的情绪,然后通过活动将其表达出去,有助于学生理解情感、表达情感,成为一个有感情的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达到艺术情感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晓存.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学周刊,2018,(11).

[2]田锦林.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6,(5).

[3]陆玉佩.自主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6).

[4]呼德尔.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7,(2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

猜你喜欢
情绪美术情感
美术篇
情感
台上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