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2018-02-22 10:47刘飞燕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高中生心理健康

刘飞燕

摘要:高中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教师应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很多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问题。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之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致使他们产生考试焦虑、厌学逃学、消极颓废、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

第二,人际关系问题。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主要包括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与家长的关系问题。师生关系不融洽,容易让学生情绪消极,产生压抑对抗心理;与同学关系紧张,容易让学生产生被孤立、被排挤的感觉,他们容易出现敏感、自闭、抑郁心理;亲子关系不协调,极易让学生出现孤僻、专横等不良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网络成瘾问题。许多高中生沉迷在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和网络聊天中不可自拔,他们不愿与家长、教师、同学、朋友一起交流,只生活在网络世界里,离开网络就萎靡不振,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性格扭曲等诸多心理问题,严重损害了高中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青春期情感心理问题。高中生正值青春成长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不强,易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组织主题班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某个话题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师可以在高三年級开展“高考复习大家谈”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畅谈自己的复习计划、学习烦恼和困惑。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明确高考复习的方向,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调整好考前心态。

(2)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室

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室,通过生动活泼的对话、专题讨论会、咨询热线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课程教学中灵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关心理教育的素材,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巧设教学情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演讲和经典朗诵比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理。教师还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家庭教育。家庭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家庭教育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青少年犯罪,究其原因是缺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他们身心发展不平衡,最终酿成了悲剧。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长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日常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高中生在家庭氛围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家长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关注孩子的内心,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最后,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家校携手,共创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语

总而言之,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意义重大、持久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多方参与、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高中生心理健康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