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2018-02-23 02:5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 广东珠海 51918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从学生阅读现状出发,力图构建有效的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指导模式,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我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致力于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写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口头复述故事情节的习惯、培养学生拓展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坚持每天阅读、边阅读边运笔、借助工具书阅读、读书自问自答等好习惯。让他们在精彩的阅读享受中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针对学生年龄段特点,积极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就可以推荐一些革命故事、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推荐引读

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是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等篇幅短小的作品。低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为多,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向学生推荐引读。

3.结合课文学习推荐选读

由课文的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书籍,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

4.根据《新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去引导选择

《新课程标准》规定各学年段阅读量,还推荐了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去选择阅读,教育部也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定书目的系列丛书”。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美味佳肴。

5.积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热情

良好的氛围是行动的催化剂。在校园里,张贴热爱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宣传标语;在班级中,创办图书角、学习园地、读书乐园等,这些带着书香气息的氛围再次点燃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重视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1.固定读书时间

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我帮助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把每天早上到学校后的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时间。另外,把课外阅读作为每天的必做作业,每次规定至少半小时。

2.教给读书方法

学生在阅读时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文中哪些部分让自己感兴趣,读书中获取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读书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3.制作读书卡

为了保证学生读书的效果,我们教会学生制作读书卡。读书卡上不仅有文字,也有图文并茂。我们制定一本“快乐阅读”的摘录表,让班级学生每阅读一本书,就填写一次“阅读摘录表”。要求学生填好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好词好句、读后感等,以此达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的效果。

4.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方法

(1)亲子共读一本书。在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中,我们尝试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活动时间定在周末和暑假。教师事先与家长的沟通,推荐阅读书目,指导亲子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要求,家长的参与增强了学生阅读的热情。亲子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爱上阅读,越读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

(2)师生共读一本书。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还尝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在规定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阅读内容,师生相互交流读书收获,共享读书乐趣。尤其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3)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你读,他读,我也读”形成一种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项活动最受学生欢迎。

(4)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学生们就同一本书畅谈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还让学生在读书会上向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读物,谈谈自己采用的阅读方法,讲讲阅读到的生动的故事。

三、组织竞赛评比,不断增强阅读兴趣。

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我们老师适时给学生添加催化剂,帮助他们增强阅读激情,燃起他们阅读火花。如我在班级举行读书征文比赛,自办手抄报等一系列活动后,就在班内评比班级故事大王,读书小标兵,读书小能手等。还评选班级阅读之星,藏书大王,成语大王等,在各类评比鼓励下,让好书陪伴学生,藏书成为一种习惯,看书则是一种乐趣了。

四、通过研究,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一,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第二,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它主要体现在语感不断增强、概括能力和感悟能力不断提高。第三,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能够沉入文字之中,边读边思,读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第四,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阅读中“以读促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